麻黄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麻黄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应用麻黄汤加减进行治疗,同时设77例西药对照组时行疗效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59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麻黄汤对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麻黄汤;中医中药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尤以老年人多见,50岁以上者高达15%左右,其高发病率严重危害着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期。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或气短,尤以清晨或夜间为重,痰量增多。当并发肺气肿时,除有咳、痰、喘等症状外,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起初仅在劳动时气促,随着病情发展,以后静息时也感气短[1]。本科室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用中医中药治疗,并同西药注射法进行对比,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慢性支气管炎标准的患者157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66例,年龄32~75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30余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7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用麻黄汤加减,基本药物:麻黄9 g、桂枝6 g、杏仁6 g、甘草3 g。加减法: 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水煎2 次,早晚分服,忌食油腻、烟酒、辛辣、生冷等食物[2]。

1.2.2 对照组青霉素G针800 000 U,im,bid。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200 000 U,im,bid。治疗期间暂停与本病有关的其他一切治疗药物。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治疗前后疗效的对比。

1.2.3 观察指标症状:咳嗽、咳痰程度、气喘轻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体征:体温、心肺体征、啰音、哮鸣音、舌象等;胸部X线片、痰液检查治疗前后各查至少2次。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急性发作期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评定:主要观察指标为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体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是否恢复到发作前水平。显效:白天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咳痰量少、喘息偶有发作,程度轻,不影响睡眠或活动,肺部哮鸣音偶闻,或在咳嗽、深快呼吸后出现。有效: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有减轻,但程度不足显效者。无效: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3个疗程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检查指标疗效评定,①X射线检查:肺间质改变合并肺气肿的程度等,前后对比有明显好转者为有效;无改变者为无效。②呼吸功能检查:肺容量的流量有无明显好转,增大者有效,降低者无效[3]。③痰液检查:嗜酸粒细胞有无减少,前后对照减少者为有效,增多者为无效。

  2 结果

临床症状疗效对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1。

  3 讨论

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证悉除。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清代医家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本院经20年临床反复实践,化裁治疗寒喘,确有神奇疗效[4-5]。中医理论在我国运用的历史悠久,中药的使用更是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所以中医中药在治疗支气管炎领域还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斌,应瑛,胡惠智. 清金宁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106 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5):34-36.

[2]冯水炎.小青龙汤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65 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3,18(106):48-49.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2.

[4]郑有顺.中药研究与应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279-282.

[5] 王锦鸿.新编常用中药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123.

文章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06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哮喘的偏方16

    鲜胎盘1个,冬虫夏草10~15克。[制用法]胎盘洗净切碎,共炖至烂熟,调味服食。每周1次,连服5-10次。[适应证]脾肾阳虚之哮喘。

  • 姜枣花椒汤

    【来源】民间方【原料】生姜24克大枣30克花椒9克【制作】将姜、枣洗净,生姜切薄片,同花椒一起加水,小火煎成1碗汤汁即成。【用法】每日2次,趁热服。【功效】温中止痛。适用于寒性痛经…

  • 妇女痛经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滞血瘀。【治法】行气活血。【方名】二香饮。【组成】广木香3克,当归3克,香附3克,川芎3克,青皮3.6克,牡丹皮3.6克,枳壳3.6克,生地3.6克,蓬莪术…

  • 产后发热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治法】清热育阴。【方名】小柴胡汤。【组成】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 肾功能低下,气血两虚的中医治疗验方

    脾肾亏极气血虚,面色苍白倦无力。心慌汗出食不振,或有浮肿舌淡白。脉象沉细肾功低,严重贫血尿蛋白。益肾补血参苓芪,白术阿胶鹿角胶。当归金樱紫河车,五味杜仲地百合。 方药: 党参10g…

  • 白头翁汤加减治疗中、后期急性细菌性痢疾

    湿热内遏气机阻,发热渐退利不止。便频量少下脓血,里急后重痢不爽。恶心呕吐苔黄腻,食少纳差脉滑数。解毒止痢清湿热,白头加减效特殊。秦皮木香马齿苋,黄连白芍白头翁。槟榔黄芩炒麦芽,藿香…

  • 桃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本文目录 1 桃仁的功效与作用2 桃仁的食疗价值3 桃仁的药用方法4 桃仁的食用方法桃仁的功效与作用 桃仁的主要功效 食用价值 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等各种敝症 因其味苦甘而性平,能够为…

  • 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心悸不宁,失眠盗汗

    心肾不交虚火炎,心悸不宁烦不眠。寐梦惊恐夜盗汗,健忘脱发或遗精。腰酸腿软肾虚弱,脉象细数舌质红。育阴清热通心肾,黄连阿胶山萸肉。山药茯神鸡子黄,丹皮泽泻生熟地。 方药: 六味地黄汤…

  • 十灰散医案分析

    【组成】大蓟 小蓟 侧柏叶 荷叶 白茅根 茜草 棕榈皮 栀子 丹皮 大黄各9g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症见吐血、咯血、咳血、衄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病案】岳某,女,7…

  • 芍药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芍药一两(30g)当归半两(15g)黄连半两(15g)槟榔 木香 甘草炒,各二钱(各6g)大黄三钱(9g)黄芩半两(15g)官桂二钱半(5g) 【方歌】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