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杜鹃花的药用价值

杜鹃为常绿灌木,原产长江、珠江流域,为“中国三大名花”之一,全世界有800多种,我国占650多种,仅云南一省就有420多种。当春季杜鹃花开放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

杜鹃花除了美化环境,供观赏之外,还有较为广泛的药用价值。据《中药大辞典》等有关中医药文献记载:杜鹃花味酸甘、性温,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可治闭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等;杜鹃叶味酸、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的效能,可治痛肿疔疮、外伤出血、荨麻疹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杜鹃叶还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杜鹃根味酸甘、性温,有一定的收敛止血效能。

  现将杜鹃花的主要有效方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运用。

  ◇ 治崩漏

崩漏即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凡大量出血叫“崩”,少量之点滴出血称之为“漏”。凡点滴漏下,长久未止,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者,可用下方治之。

方药:杜鹃根30克,金樱根23克,茜草根13克,侧柏叶炭10克,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

随证加减:气短、上气不接下气加党参12克,生黄芪15克;腹痛者加生三七粉8克(分2次吞服)。

  ◇ 治皮肤疮疖久未治愈

症见舌质红、苔薄黄、咽喉略红者,可用下方治疗。

方药:杜鹃叶、绿豆各15克,赤芍、美人蕉根各12克,千里光10克,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日1剂,可服3~4剂。

随证加减:如疮疖见脓点者,去绿豆,加天花粉15克,浙贝母12克,败酱草10克;常饮酒者加枳椇子30克,葛花12克,以解酒毒;曾多食贝壳类海鲜者,加土茯苓15克,马鞭草12克,萹蓄10克。

  ◇ 治咳嗽

杜鹃叶有较好的祛痰止咳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方药:杜鹃叶20克,款冬花12克,紫菀、艾叶各10克(后下),石苇15克,甘草8克,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

随证加减:痰黄稠加天花粉15克,浙贝母、鱼腥草各12克(后下,只煎5分钟);有肺结核接触史,或曾患结核病已转阴性者,加白及12克,葎草15克;长期吸烟者加百合30克,银耳15克(硫磺闷过的银耳,先用清水洗15分钟去硫磺),白花蛇舌草18克;气喘加麻黄6~8克,射干12克,地龙10克。

特别提醒: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以上两种杜鹃均不可做药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07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预测精神病患者将大增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精神性疾病,包括忧郁症和癫痫,将成为导致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专家们估计,在今后20年中,患精神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人数将大增。目前全球患精神性…

  • 香发

    香发型具有香散润泽、馨香宜人的作用。主要用于香泽头发。多做油剂、洗剂、或撒剂使用。现代之香发剂、洗发水水品类众多,价格昂贵,多用西法从植物中提取。而中医传统方剂中早有所用,多为草植…

  • 遗尿方剂5

    [方剂]黄芪、桑螵蛸各25克,党参、白术、当归各20克,陈皮、柴胡、益智仁、五味子、补骨脂各15克,升麻、甘草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肺脾气虚遗尿。

  • 瑶池金母青果药方九

    蕃石榴:治六种病下午五点吃下一粒,可治胃口不开。

  • 归脾汤加减治疗紫癜性肾炎3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本院的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紫癜性肾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例采用激素治疗,治疗组1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

  • 人参蜂蜜粥

    [原料]人参3克,蜂蜜50克,生姜汁5毫升,韭菜汁5毫升,粳米100克。[制法]将人参切片,置清水中浸泡1夜,连同泡参水与洗净的粳米一起放砂锅中,文火煨粥,粥将熟时放入蜂蜜、生姜汁…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图书简介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 撰写原则…

  • 砂糖治褥疮

    白砂糖500克,加少许高锰酸钾,用250毫升水溶解,加热至粘稠状,待凉至温热后直接涂在患处,厚度为4毫米左右,然后用纱布包扎,每5天洗换1次,3次后症状会明显好转。

  • 白及合剂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功用:抗菌消炎,止痛生肌。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证见疼痛剧烈者。 处方:白及160g,川黄连100g,滴乳香100g(去油),延胡索100g。 制法:将上药去杂质,烘干研细末,…

  • 气淋(前列腺肥大)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与经验

    冉某,男,51岁,驾驶员。初诊:1982年4月3日。主诉:排尿困难、小便频而艰涩已4月余,近年更夜尿失禁。从1981年11月以来,即感夜尿次数增多,尿量甚少,每晚小便7~8次,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