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杂病解下·齁喘根原

  齁喘者,即伤风之重者也。其阳衰土湿,中气不运,较之伤风之家倍甚。脾土常陷,胃土常逆,水谷消迟,浊阴莫降。一遇清风感袭,闭其皮毛,中脘郁满,胃气愈逆。肺藏壅塞,表里不得通达,宗气逆冲,出于喉咙。而气阻喉闭,不得透泄,于是壅闷喘急,不可名状。此齁喘之由来也。

  轻则但作于秋冬,是缘风邪之外束,重则兼发于夏暑,乃由湿淫之内动。湿居寒热之中,水火逼蒸,则生湿气。湿气在上,则随火而化热;湿气在下,则随水而化寒。火盛则上之湿热为多,水盛则下之湿寒斯甚。此因水火之衰旺不同,故其上下之寒热亦殊。而齁喘之家,则上焦之湿热不敌下焦之湿寒,以其阳衰而阴旺,火败而水胜也。

  此当温中燥土,助其推迁。降戊土于坎中,使浊阴下泄于水道;升己土于离位,使清阳上达于汗孔。中气一转而清浊易位,汗溺一行而郁闷全消,则肺气清降,喘阻不作。若服清润之剂,中脘愈败,肺气更逆,是庸工之下者也。

  紫苏姜苓汤

  苏叶三钱 杏仁三钱 橘皮三钱 半夏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甘草二钱 砂仁二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若皮毛闭束,表邪不解,则加麻黄。若言语谵妄,内热不清,则加石膏。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3/2024
下一篇 08/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四·劳伤解·衄血

      肺窍于鼻,肺气降敛,则血不上溢。肺气逆行,收敛失政,是以为衄,其原因于胃土之不降。   《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

  • 卷三·脉法解·四时脉体

      天地之气,生长于春夏,收藏于秋冬。人与天地同气也,阳气生长,则脉浮升,阴气收藏,则脉沉降。是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秋之脉降,冬之脉沉。   《素问·脉要精微论》:天地之变,阴阳…

  • 卷八·七窍解·目病根原

      目病者,清阳之上衰也。金水为阴,阴降则精盈,木火为阳,阳升则神化。精浊故下暗,神清故上光。而清阳之上发,必由于脉,脉主于心而上络于目,心目者,皆宗脉之所聚也。《内经》:心者,宗…

  • 卷五·杂病解上·颠狂根原

      颠狂者,即惊悸之重病也。肝为木,其气风,其志怒,其声呼。心为火,其气热,其志喜,其声言。肺为金,其气燥,其志悲,其声哭。肾为水,其气寒,其志恐,其声呻。脾为土,其气湿,其志忧,…

  • 卷二·六气解·太阴湿土

      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

  • 卷九·疮疡解·疮疡解

      疮疡之病,因寒邪伤营,血涩气阻,积郁成热,肉腐为脓。阳盛则红肿而外发,阴盛则黑塌而内陷。其轻则疥癣之疾,其重则腹内之病。   《灵枢》义哲而无方,《金匮》法略而未备,后世外科之…

  • 卷二·六气解·六气从化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六气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气之魄。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府,秉地气而生五…

  • 卷二·六气解·太阳寒水

      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水也,手太阳小肠,火也,火水异气,而以寒水统之,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离阴…

  • 卷一·天人解·脏腑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

  • 卷四·劳伤解·阳脱

      阴自左升,升于离位而化清阳,则又含阴精,是谓阴根。阴性清肃而降敛,阳气右降而不逆者,有此离阴以翕之也。其降敛之机,全在于胃,胃气不降,则神气飞腾而阳脱。   二十难曰:脱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