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0例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 观察加减乌梅丸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对200例确诊(UC)的患者给予口服加减乌梅丸并观察疗效。结果 200例(UC)治愈171例,显效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 口服加减乌梅丸治疗(UC)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价格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 ;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 (UC),是指一种原因不完全明了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性疾病。常常累及全结肠,主要限于结肠黏膜,且以溃疡为主。在临床中溃疡多在乙状结肠、直肠为多见,其次在盲肠、升结肠。几乎不侵及肠肌层和浆膜。长期不愈,结肠黏膜或伴有有假性息肉,但极少恶变。慢性持续者黏膜弹性降低,绉襞减少,板硬光滑,血管粗状紊乱。本病急、慢、轻、重悬殊。笔者从80年代初以来至今十多年的门诊治疗观察,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不良反应显、疗程长,复发率高,且很多患者不接受常规治疗。口服加减乌梅丸治疗(UC)取得了明显疗效,现简介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例(UC)中男性169例,占总数的84.5%;女性31例,占15.5%。男性169例中,20~40岁138例,占81.7%;40~55岁31例,占18.5%。女性31例中20~40岁21例,占67.7%,40~55岁10例,占32.3%。本组均为门诊病例,均经乙状结肠镜,电子结肠镜检查,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经活检27例,占总数1 3.5%。本组症状明显168例,占84%;相对轻32例,占16%。肠外症状关节疼74例,占37%;轻度、中度贫血38例,占19%,皮肤黏膜损伤3例,占1.5%;并发结肠黏膜炎性息肉36例,占18%;肛周脓肿13例,占6.5%;结肠狭窄3例,占1.5%。

  2 治疗方法

采用以《伤寒论》乌梅丸为基础方加减,丸改成煎汤服用,减细辛、桂枝,且用量更变,乌梅6g,干姜3g,附子(炮)3g,黄连20g,黄柏30g,当归6g,蜀椒3g,党参10g,地榆(炒)30g,白及3g,白芍30g,甘草3g,丹参15g,艾叶6g。水煎服,2日1剂,每日3次,每次100~200 mL,温服,10d为1疗程,一般1个疗程,很少服用2个疗程,阴虚火旺者,方中热性药酌减,至于于高血压、糖尿病、妊娠、哺乳期均无实验病例,慎用,有待探讨。

  3 疗效观察

本组200例,治愈171例,85.5%;显效8例,占4%;有效5例,占2.5%,总有效92%,无效16例,占8%。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辅检正常,2年以上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远期效果差。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反复发作。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辅助检查无明显改变。

4 病案例举

患者魏××,男,41岁,村民,于1980年4月16日来门诊就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便挟少量血迹2年,加重7d,曾在某市医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曾服用柳氮磺胺吡啶、激素,中药灌肠等治疗,病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查体:面表痛苦,心烦易怒,体温36.8~37.2℃细菌培养未发现致病菌。服用加减乌梅丸2剂明显好转,再服4剂而愈,访3年未发。

  5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有急、有慢,但在临床中以慢性、慢性持续为主,其次是慢性急发为多见,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对比病例,采用常规治疗,不良反应明显。远期效果差,往往很多患者不接受常规治疗,或一旦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迫使停药而终止治疗。笔者根据临床表现,病程长、反复的特点,按中医理论辨证,属于寒温失调,错综复杂,治疗以寒热并,调整阴阳,病久多虚多瘀,佐以固本祛瘀,合之有寒热并用,调和阴阳,固本活血的作用,所以效果明显。

然而患者大多有情绪紧张,多虑的特点,临床中不可忽视,可从中药或重视心理治疗,饮食方面常规调护,在这不多阐述。在临床中患者的体质,男、女,伴有其他疾病等因素,会出一些不同的临床表现,应作相应的加减。一旦病稳定,防止复发,则采用中医固本,笔者多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或脾肾同补。

文章来源:新医学导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1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民间方治疗崩漏

    妇女不在行经期问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不断者,称为“崩漏”。现将民间治疗崩漏小方介绍如下:1.荠菜、龙芽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2.飞龙掌血(散血丹)、陈艾各9克…

  • 小儿百日咳的偏方2

    核桃治百日咳用料:核桃仁30克,冰糖30克,梨150克。用法:梨洗净去核,同核桃、冰糖共捣烂,加水煮成浓汁,每次一匙,每日3次。

  • 产后奇病妙治

    产后奇病妙治产后摇头一少妇产后半年来,一直摇头不已,唯在倦怠无力时,方得小休。入夜乱梦纷纭,呓唔喃喃。先用甲方:铁落、煅龙骨、煅牡蛎、山羊角各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丹参15…

  • 四逆散治疗肝胆疾病新进展

    四逆散首见于《伤寒论》一书,乃东汉张仲景所创。原方由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等分所组成。此方为调和肝脾的常用代表方剂之一。用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

  • 老年性白内障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肝郁,肾虚。【治法】疏肝理脾,清心益肾。【方名】消障汤。【组成】土白术10克,杭白芍15克,当归10克,柴胡6克,青葙子12克,茺蔚子10克,枸杞子10克,车…

  • 中医治疗“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的点滴体会

    眼球在正常情况下,能保持一定形态而不发生改变,除了有眼眶骨及眼壳的保护支撑而外,眼房水压力的稳定度,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当然,血管、神经的活动正常与否,也是不容忽视的,房水的生成和排…

  • 九味木香散治疗胆囊炎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 处方:木香、柴胡、黄芩、红花各15克,大黄、枳壳、郁金、芒硝各10克,半夏5克。 用法:以上药味,研为细粉,过筛混匀,每次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疗效:…

  • 保和丸加减治疗胃脘痛

    胃炎溃疡现代名,中医归属“胃脘疼”。平素嗜酒贪生冷,忽饱忽饥胃损成。 注: 慢性胃炎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多因平素饮食失调不节,忽饱忽饥,或贪食生冷,辛辣厚味,嗜酒过饮,损伤胃气而…

  • 治斑秃的单方验方

    ⑴川芎5克,首乌20克,桃仁30克,打碎、泡开水代茶饮服,配何外用药治疗。⑵茯苓粉:每日2次,每次6克或临睡前10克吞服,或用茯苓批煎水内服亦可,效颇佳。⑶雷公藤、首乌为主制成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