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杂病解中·积聚根原

  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癥,气积为瘕。

  《金匮》: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缘瘀血癥聚,不在子宫,三月胎长,与癥痼相碍,故血阻而下,是癥病之为血也。

  《伤寒》: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缘寒气凝结,水谷不消,则大便泄利,《难经》谓之大瘕泄,是瘕病之为气也。

  癥瘕之病,多见寒热。以气血积聚,阳不外达,故内郁而发热;阴不内敛,故外束而恶寒。气统于肺,血藏于肝,气聚者,多下寒,血积者,多上热。盖离阴右降而化金水,及其成水,而又抱阳气,故下焦不寒。气聚则金水失其收藏,阳不下蛰,是以寒生。坎阳左升而化木火,及其成火,而又含阴精,故上焦不热。血积则木火失其生长,阴不上根,是以热作。

  血性温暖而左升,至右降于金水,则化而为清凉。血之左积者,木之不温也;血之右积者,金之不凉也。气性清凉而右降,至左升于木火,则化而为温暖。气之右聚者,金之不清也;气之左聚者,木之不暖也。而溯其原本,总原于土。己土不升,则木陷而血积;戊土不降,则金逆而气聚。中气健运而金木旋转,积聚不生,癥瘕弗病也。

  化坚丸

  甘草二两 丹皮三两 橘皮三两 桃仁三两 杏仁三两 桂枝三两

  炼蜜、陈醋丸,酸枣大,米饮下三五丸,日二次。

  若癥瘕结硬难消,须用破坚化癖之品。内寒加巴豆、川椒,内热加芒硝、大黄。

  积聚之病,不过气血。左积者,血多而气少,加鳖甲、牡蛎;右聚者,气多而血少,加枳实、厚朴。总之,气不得血则不行,血不得气则不运。气聚者,血无有不积,血积者,气无有不聚,但有微甚之分耳。其内在脏腑者,可以丸愈,外在经络者,以膏药消之。

  化坚膏

  归尾四钱 鳖甲八钱 巴豆四钱,研 黄连四钱 三棱四钱 莪术四钱 山甲一两二钱 筋余一钱

  以上八味,用芝麻油一斤、净丹八两,熬膏。

  硼砂四钱 硵砂四钱 阿魏六钱,炒,研 麝香二钱 人参四钱 三七四钱 山羊血四钱 肉桂四钱

  以上八味,研细,入膏,火化,搅匀。稍冷,倾入水盆,浸二三日,罐收,狗皮摊。

  皮硝水热洗皮肤,令透,拭干,生姜切搽数十次,贴膏。一切癖块积聚,轻者一贴,重者两贴,全消。渐贴渐小,膏渐离皮,未消之处,则膏粘不脱。

  忌一切发病诸物,惟猪、犬、鸭、凫、有鳞河鱼、菘、韮、米、面不忌。其余海味、鸡、羊、黄瓜,凡有宿根之物,皆忌。若无鳞鱼、天鹅肉、母猪、荞麦、马齿苋,则忌之终身。犯之,病根立发。若癖块重发,则不可救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2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3/2024
下一篇 08/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七·杂病解下·痉病根原

      痉病者,汗亡津血而感风寒也。太阳之脉,自头下项,行身之背。发汗太多,伤其津血,筋脉失滋,复感风寒,筋脉挛缩,故颈项强急,头摇口噤,脊背反折也。《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

  • 卷四·劳伤解·气滞

      肺主藏气,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家之所播宣也。气以清降为性,以心火右转,则化肺气,肺气方化,而已胎阴魄,故其性清肃而降敛。实则顺降,虚则逆升,降则冲虚,升则窒塞。   君相之火,…

  • 卷八·七窍解·舌病

      心窍于舌,舌者,心之官也。心属火而火性升,其下降者,胃土右转,金敛而水藏之也。胃逆而肺金失敛,则火遂其炎上之性,而病见于舌,疼痛热肿,于是作焉。   火之为性,降则通畅,升则堙…

  • 卷九·疮疡解·癞风根原

      癞风者,风伤卫气而营郁未尽泄也。卫性收敛,营性发扬,风伤卫气,闭其皮毛,风愈泄则卫愈闭,其性然也。卫闭则营血不得外发,于是郁蒸而生里热。六日经尽,营热郁发,卫不能闭,则肿透皮毛…

  • 卷三·脉法解·二十四脉

      浮沉   浮沉者,阴阳之性也。《难经》: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阳性浮而阴性沉,呼出为阳,心肺之气也;吸入为阴,肾肝之气也。   心肺之脉俱浮,…

  • 卷一·天人解·精华滋生

      阴生于上,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阴下降,是以清虚而善容纳。阳生于下,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是以温暖而善消磨。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

  • 卷七·杂病解下·中风根原

      中风者,土湿阳衰,四肢失秉而外感风邪者也。四肢者,诸阳之本,营卫之所起止,而追其根原,实秉气于脾胃。脾土左旋,水升而化血,胃土右转,火降而化气。血藏于肝,气统于肺,而行于经络,…

  • 卷一·天人解·糟粕传导

      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如釜…

  • 卷一·天人解·五情缘起

      肝之气风,其志为怒。心之气热,其志为喜。肺之气燥,其志为悲。肾之气寒,其志为恐。脾之气湿,其志为思。盖阳升而化火则热,阴降而化水则寒。离火上热,泄而不藏,敛之以燥金,则火交于坎…

  • 卷一·天人解·五气分主

      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心属火,其臭焦,其味苦,其声笑,其液汗,其色赤。脾属土,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其色黄,其臭香。肺属金,其声哭,其液涕,其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