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六气解·六气解 admin • 07/03/2024 10:05 • 四圣心源 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义至简而法至精也。仲景既没,此义遂晦,寒热错讹,燥湿乖谬,零素雪于寒泉,飘温风于阳谷,以水益水而愈深,以火益火而弥热。生灵夭札,念之疚心,作六气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78.html 赞 (0) admin 0 0 生成海报 卷一 卷上·盐 上一篇 06/03/2024 卷十·补遗 下一篇 08/03/2024 相关推荐 卷七·杂病解下·霍乱根原 霍乱者,饮食寒冷而感风寒也。夏秋饮冷食寒,水谷不消,其在上脘则为吐,其在下脘则为泄,或吐或泄,不并作也。一感风寒,皮毛闭塞,而宿物陈菀壅遏,中气盛满莫容,于是吐泄并作。 其…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七·杂病解下·湿病根原 湿病者,太阴湿旺而感风寒也。太阴以湿土主令,肺以辛金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胃以戊土而化燥,燥湿相敌,是以不病。人之衰也,湿气渐长而燥气渐消,及其病也,湿盛者不止十九,燥盛者未…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序·自叙 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书,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金匮》,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四·劳伤解·溺血 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谷道不收,则后泄于大肠,水道不敛,则前淋于小便。 阳气蛰藏,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壬水之藏令不行也。水性蛰藏,木性疏泄,水欲藏而不…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九·疮疡解·痈疽根原 痈疽者,寒伤营血之病也。血之为性,温则流行,寒则凝涩。寒伤营血,凝涩不运,卫气郁阻,蓄而为热,热盛则肉腐为脓。脓瘀不泄,烂筋而伤骨,骨髓消烁,经脉败漏,熏于五藏,藏伤则死矣。 …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四·劳伤解·神惊 神发于心而交于肾,则神清而不摇。神不交精,是生惊悸,其原由于胆胃之不降。 乙木上行,而生君火,甲木下行,而化相火。升则为君而降则为相,虽异体而殊名,实一本而同原也。相火之降…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三·脉法解·浮沉大小 五藏之脉,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胃居沉浮之间。阳浮而阴沉,其性然也。 然阳主降而阴主升,阳体虽浮而内含降意,则浮中带沉;阴体虽沉而内含升意,则沉中带浮。沉而微浮,则阴不下走…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五·杂病解上·噎膈根原 噎膈者,阳衰土湿,上下之窍俱闭也。脾阳左升,则下窍能开,胃阴右降,则上窍不闭。下窍开,故旧谷善出,上窍开,故新谷善纳。新旧递嬗,出纳无阻,气化循环,所以无病。 其上下之开,…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九·疮疡解·痔漏根原 痔漏者,手太阳之病也。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三阳之走头者,清阳之上升也;足三阳之走足者,浊阴之下降也。足三阳病则上逆而不降,手三阳病则下陷而不升。 《素…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六·杂病解中·瘕疝根原 瘕疝者,肾肝之积也。木生于水,水之为性,得阳和而冰泮,遭阴肃而冻合,冰泮则木荣,冻合则木枯。肾水澌寒,木气菀遏,拥肿结硬,根于少腹而盘于阴丸,是谓寒疝。 水凝则结而为内寒,…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