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脉法解·脉法解 admin • 07/03/2024 10:05 • 四圣心源 六府化谷,津液布扬,流溢经络,会于气口,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医法无传,脉理遂湮,金简长封,玉字永埋。方书累架,七诊之义无闻;医录连床,九候之法莫著。既迷罔于心中,复绵昧于指下。使踟蹰之余,命饱庸妄之毒手。顾此悢悢,废卷永怀,作脉法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66.html 赞 (0) admin 0 0 生成海报 卷一 卷上·盐 上一篇 06/03/2024 卷十·补遗 下一篇 08/03/2024 相关推荐 卷二·六气解·六气治法 治厥阴风木法桂枝苓胶汤 甘草 桂枝 白芍 茯苓 当归 阿胶 生姜 大枣 上热加黄芩。寒加干姜、附子。 治少阴君火法黄连丹皮汤 黄连 白芍 生地 丹皮 少阴病,水胜火负,最易生寒。若…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一·天人解·五行生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九·疮疡解·痔漏根原 痔漏者,手太阳之病也。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三阳之走头者,清阳之上升也;足三阳之走足者,浊阴之下降也。足三阳病则上逆而不降,手三阳病则下陷而不升。 《素…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四·劳伤解·溺血 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谷道不收,则后泄于大肠,水道不敛,则前淋于小便。 阳气蛰藏,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壬水之藏令不行也。水性蛰藏,木性疏泄,水欲藏而不…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四·劳伤解·吐血 血敛于肺而降于胃,肺气能收,则鼻不衄,胃气善降,则口不吐。肺气莫收,经络之血,乃从鼻衄;胃气莫降,脏腑之血,因自口吐。而肺气之敛,亦因胃气之降,吐衄之证,总以降胃为主。 胃…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四·劳伤解·阳脱 阴自左升,升于离位而化清阳,则又含阴精,是谓阴根。阴性清肃而降敛,阳气右降而不逆者,有此离阴以翕之也。其降敛之机,全在于胃,胃气不降,则神气飞腾而阳脱。 二十难曰:脱阳者,…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六·杂病解中·淋沥根原 淋沥者,乙木之陷于壬水也。膀胱为太阳寒水之府,少阳相火随太阳而下行,络膀胱而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相火在下,逢水则藏,遇木则泄。癸水藏之,故泄而不至于遗溺;乙木泄之,故藏…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四·劳伤解·中气 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五·杂病解上·消渴根原 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相为表里。风木之性,专欲疏泄,土湿脾陷,乙木遏抑,疏泄不遂,而强欲疏泄,则相火失其蛰藏。手少阳三焦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从相火化气。手少…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 卷五·杂病解上·咳嗽根原 咳嗽者,肺胃之病也。胃土右转,肺金顺下,雾气降洒,津液流通,是以无痰;呼吸安静,上下无阻,是以不嗽。胃土上逆,肺无降路,雾气堙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碍,则咳嗽发作。其多作于秋冬… admin 四圣心源 07/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