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草

磨盘草
(《岭南采药录》)

【异名】金花草、唐挡草(《生草药性备要》),耳响草(《岭南采药录》),帽笼子、磨笼子(《陆川本草》),磨盆草(《南宁市药物志》),印度苘麻(《英拉汉植物名称》),牛响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白麻(《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磨盘草
一年生成多年生、直立、分枝,亚灌木状草本,高0.5~2.5米,全部皆被灰色短柔毛。叶互生,具长柄;圆卵形至阔卵形,长3~9厘米,宽2.5~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叶缘有不规则的圆齿,两面皆被灰色小柔毛。花单生叶腋,黄色,直径2~2.5厘米;花柄长,近顶端有节;萼盘状,5深裂,绿色,密被灰色小柔毛,裂片阔卵形,短尖;花瓣5,较萼长2倍以上;雄蕊多数,花丝基部连成短筒;子房上位,心皮15~20,轮状排列。蒴果圆形似磨盘,高约1.5厘米,宽2厘米,分果爿15~20,顶端具短芒。种子肾形,被星状疏柔毛。
生于砂地、旷野或路旁。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磨盘根)、种子(磨盘草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秋割取全草,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主干粗约2厘米,有分枝,外皮有网格状皱纹,淡灰褐色如被粉状,触之有柔滑感。叶皱缩,浅灰绿色,背面色淡,少数呈浅黄棕色,被短柔毛,手捻之较柔韧面不易碎,有时叶腋有花或果。气微。
产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磨盘草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黄酮甙有:棉花皮甙、棉花皮次甙、矢车菊素-3-芦丁糖甙。

【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平,无毒。"

②《本草求原》:"叶:甘涩,微温。"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开窍,活血。治泄泻,淋病,耳鸣耳聋,疝气,痈肿,荨麻疹。

①《生草药性备要》:"散风、盘热。耳鸣、耳聋,煲鸡、肉食亦可。"

②《本草求原》:"健脾,止泻,同米擂煮黄糖食。"

③《岭南采药录》:"能升清降浊,开窍活血,又捣敷搭手、痈疮。"

④《广东中药》Ⅱ:"治小肠疝痛,肾虚余沥,小便刺痛或小便浑浊,腮腺炎,骨蒸劳热。"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清热,升清降浊。治感冒高热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聋,耳鸣,甲状脓肿,遗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炖肉。外用:捣敷。

【选方】治过敏性荨麻疹:磨盘草干全草一两,猪瘦肉适量,水炖服。(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0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鹿藿

    鹿藿(《本经》) 【异名】鹿豆(《尔雅》郭璞注),荳豆、野绿豆(《纲目》),野黄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老鼠眼(《广州植物志》),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湖南药物…

  • 良旺茶

    良旺茶(《云南中草药》) 【异名】宝金刚、金刚树、白鸡骨头树(《云南中草药》),金刚散、山槟榔(《云南中草药选》),雅害黑(傣名)。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掌叶梁王茶的全株或根。 【…

  • 杨梅树

    杨梅树(《云南中草药》) 【异名】大树杨梅、野杨梅(《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毛杨梅的树皮或根皮。 【植物形态】毛杨梅常绿乔木,高5~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和芽密生…

  • 蚂蝗(水蛭)

    【中药名称】水蛭【拼音名】Shuizhi【英文名】HIRUDO 【来源】本品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水蛭HirudenipponicaWhitm…

  • 川贝母—暗紫贝母

      川贝母—暗紫贝母 BulbusFritillariaeUnibracteatae  (英) UnibractFritillaryBulb  【别名】 乌花贝母、松贝母。   【…

  • 刺龙牙_刺龙牙的功效与作用_刺龙牙副作用与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刺老牙、鹊不踏、刺老鸦、虎阳刺 性味:味辛;微苦;甘;性平 功能主治:益气补肾;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气虚乏力;肾虚阳痿;胃脘痛;消渴;失眠多梦;风湿骨痹;腰膝无力…

  • 白栎?

    白栎?(《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栎果实上带有虫瘿的总苞。 【植物形态】白栎,又名:金刚栎,白反栎、?栎、柞子柴、白斗、枥柴、白柴蒲树。落叶乔木,高达25米。小…

  • 牯牛卵囊

    牯牛卵囊(《纲目》)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睾丸及阴囊。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化学成分】主要含雄性激素睾丸甾酮,牛睾丸100公斤得10毫克。 【功用主治】吴球:"治疝气…

  • 蛇果黄堇_蛇果黄堇的副作用_蛇果黄堇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扭果黄堇、断肠草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祛风止痒。主跌打损伤;皮肤瘙痒症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蛇果黄堇的全草。 原形态:…

  • 木槿皮

    木槿皮(《纲目》) 【异名】槿皮(《救急方》),川槿皮(《养生经验合集》)。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茎皮或根皮。 【植物形态】木槿(《尔雅》),又名:舜(《诗经》),朝菌(《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