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外八段锦

  先望孩儿眼色青,次看背上冷如冰,阳男搐左无防事,搐右令人甚可惊。

  女搐右边犹可治,若逢搐左疾非轻,歪邪口眼终无害,纵有仙丹也莫平。

  囟门肿起定为风,此候应知是必凶,忽陷成坑如盏足,未过七日命须终。

  鼻门青燥渴难禁,面黑唇青命莫存,肚大青筋俱恶候,更兼腹肚有青纹。

  忽见眉间紫带青,看来立便见风生,青红碎杂风将起,必见疳症膈气形。

  乱纹交错紫兼青,急急求医免命倾,盛紫再加身体热,须知脏腑恶风生。

  紫少红多六畜惊,紫红相等即疳成,紫黑有红如米粒,伤风夹食症堪评。

  紫散风传脾脏间,紫青口渴是风痫,紫隐深沉难疗治,风痰祛散命须还。

  黑轻可治死还生,红赤浮寒痰积停,赤青皮受风邪症,青黑脾风作慢惊。

  红赤连兮风热轻,必然乳母不相应,两手忽然无脉见,定知冲恶犯神灵。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2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一·巨刺论

      巨刺刺经脉,缪刺刺络脉,所以别也。   歧伯曰:“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

  • 卷十·入门歌

      五指梢头冷,惊来不可安,若逢中指热,必定见伤寒。中指独自冷,麻痘症相传,女右男分左,分明仔细看。   儿心热跳是着唬,热而不跳伤风说,凉而翻眼是水惊,此是入门探候诀。

  • 卷五·臟腑井滎俞經合主治(聚英)

      假令得弦脉,病人善洁①,面青善怒,此胆病也。若心下满,当刺窍阴②,身热当刺侠溪③,体重节痛刺临泣④,喘嗽寒热刺阳辅⑤,逆气而泄刺阳陵泉⑥,又总刺丘墟⑦。   ①胆为清净之府故耳…

  • 卷七·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经穴主治   《内经》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皆取决胆也。胆为青肠。”又曰:“胆为清净之府。诸腑皆传秽浊,独胆无所传道,故曰清净。虚则目昏,若吐伤胆倒,…

  • 卷四·生成数(聚英)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 卷十·手法歌

      心经有热作痰迷,天河水过作洪池,肝经有病儿多闷,推动脾土病即除。脾经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效必应,肺经受风咳嗽多,即在肺经久按摩。肾经有病小便涩,推动肾水即救得,小肠有病气来攻,…

  • 卷二·玉龙赋(聚英)

      观夫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先分病之上下,次定穴之高低。头有病而足取之,左有病而右取之。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用…

  • 卷一·皮部论

      帝曰:“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歧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 卷七·十五络脉(节要)

      手太阴之别络,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泻之;虚则欠呿,小便遗数,补之。去腕寸半,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络,名曰通里。去腕…

  • 卷二·金针赋(杨氏注解)

      观夫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先分病之上下,次定穴之高低。头有病而足取之,左有病而右取之。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