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刺腰痛论

  黄帝问曰:“腰痛起于何脉。刺之奈何?”

  歧伯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胻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冬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嘿嘿然不慧,刺之三痏。

  即委中穴。即阳陵泉。即三里穴。即复溜穴,针三分,灸五壮。蠡沟针二分,灸三壮。一云无善字。

  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目佴佴然,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刺之在郄阳筋之间,上郄数寸衡居,为二痏出血。

  小锤,小针。承山针七分,灸五壮。委阳针七分,殷门针五分,灸各三壮。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飞扬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则悲以恐,刺飞扬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佴佴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散脉令人腰痛而热,热甚生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痏。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痏,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一云承筋禁针。一作七寸。复溜、筑宾俱针三分,灸五壮。交信穴。地机穴。

  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目佴佴欲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郄中出血。腰痛上寒不可顾,刺足阳明;上热,刺足太阴;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大便难,刺足少阴;少腹满,刺足厥阴;如折不可以俯仰,不可举,刺足太阳;引脊内廉,刺足少阴;腰痛引少腹控腗,不可以仰,刺腰尻交者,两髁胂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取右,右取左⑩。

  佴佴一作沉沉。阴市、三里。地机。涌泉、大钟。涌泉。太冲。束骨、京骨、昆仑、申脉、仆参。复溜、飞扬。腰髁下第四髎,即下髎,针二寸,灸可三壮。⑩痛在左针右,痛在右针左,所以然者,以其脉左右交于尻骨之中故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0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八·疮毒门

      疔疮生面上与口角:灸合谷。   疔疮生手上:曲池(灸)。   疔疮生背上:肩井三里委中临泣行间通里少海太冲。   瘰疬:少海(先针皮上,候三十六息,推针入内,须定浅深,追核大小…

  • 卷五·流注开阖(医学入门)

      人每日一身周流六十六穴,每时周流五穴(除六原穴,乃过经之所)。相生相合者为开,则刺之。相克者为阖,则不刺。阳生阴死,阴生阳死。如甲木死于午,生于亥。乙木死于亥,生于午。丙火生于…

  • 卷一·刺志论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   歧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

  • 卷十·汤氏歌

      山根若见脉横青,此病明知两度惊,赤黑因疲时吐泻,色红啼夜不曾停。   青脉生于左太阳,须惊一度见推详,赤是伤寒微燥热,黑青知是乳多伤。   右边赤脉不须多,有则频惊怎奈何?红赤…

  • 卷三·补泻雪心歌(聚英)

      行针补泻分寒热,泻寒补热须分别。拈指向外泻之方,拈指向内补之诀。   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曳。补左次指向前搓,补右大指往上曳。   如何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补泻…

  • 卷六·手太阴肺经

      《内经》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与肺,故病在背。其味…

  • 卷六·五脏六腑

      五脏: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六腑:腑者,府也。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受五脏浊气,名传化之府,故为六腑。   五脏…

  • 卷五·十二經之原歌

      甲出丘虚乙太冲,丙居腕骨是原中,丁出神门原内过,戊胃冲阳气可通,己出太白庚合谷,辛原本出太渊同,壬归京骨、阳池穴,癸出太溪、大陵中。   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曰原。又曰:『三…

  • 卷八·腹痛胀满门

      腹痛:内关三里阴谷阴陵复溜太溪昆仑陷谷行间太白中脘气海膈俞脾俞肾俞。   食不下:内关鱼际三里。   小腹急痛不可忍及小肠气,外肾吊,疝气,诸气痛,心痛:灸足大趾次指下中节横纹…

  • 卷十·入门歌

      五指梢头冷,惊来不可安,若逢中指热,必定见伤寒。中指独自冷,麻痘症相传,女右男分左,分明仔细看。   儿心热跳是着唬,热而不跳伤风说,凉而翻眼是水惊,此是入门探候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