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香草

兰香草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婆绒花(《植物名实图考》),独脚求、石母草(《岭南采药录》),走马风(《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段菊(《广州植物志》),九层楼、野薄荷(《南宁市药物志》),茵陈草、节节花(《广西药植名录》),莸、马蒿、独脚球、山薄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紫罗球、地罗珠、野仙草、子附莲、对对花、避蛇虫、杳壁力、野金花、石仙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白鸡婆捎、小六月寒(《陕西中草药》),血汗草(《陕西草药》),九层塔、假仙草、黄鸦柴(《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料植物兰香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兰香草
直立灌木,高25~60厘米,密被微毛。叶对生,具短柄,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5厘米,先端钝,基部浑圆,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密披灰色短柔毛。聚伞花序,为具柄的花束,多花,长1~1.5厘米;萼钟形,长约2毫米,被微毛,5深裂,裂片披针形;花冠蓝色,管长约4毫米,5裂,有1裂片较大,边缘有睫毛,外面被微毛;雄蕊4,2长2短,伸出;花柱线形,两短裂。蒴果球形,外面被粗毛,分裂为4个凹陷的粟瓣,瓣缘内弯如翅,抱着种子。花期6月。
生于山野。分布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湖南、浙江、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切断,晒干。

【药材】干燥带根全草,根较粗壮,圆柱形。径3~7毫米,外皮粗糙,黄棕色,有纵裂及纵皱纹。茎丛生,幼茎略呈钝方形,灰褐色或棕紫色。叶对生,长卵形至卵形,皱缩,灰褐色至黑褐色,纸质,可捻碎。有花椒样特异香气,味苦。
产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生物碱、酚类、甾体、氨基酸、有机酸、鞣质。其中有一种抗菌有效成分,暂称兰香草素钠,其在根、茎、叶、花、全草中的含量分别为1、5、1、5、10.4、5.5、4.7克%,系淡黄色或黄绿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兰香草素钠(兰素钠)在体外(试管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伤寒,甲型和乙型副伤寒、绿脓、大肠,痢疾(弗氏)等杆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也有-定作用;较高浓度为杀菌,较低浓度为抑菌。体内试验证明对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大多数动物免于死亡。

②其他作用
对氨水刺激引起慢性气管炎的小鼠,口服兰香草煎剂20克/公斤有止咳作用。

【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辛,温,无毒。"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微辛,性平。"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止咳散瘀。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百日咳,慢性气管炎,月经不调,崩漏,白带,产后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皮肤瘙痒,湿疹,疮肿。

①《植物名实图考》:"焰肉(食)可治嗽。"

②《岭南采药录》:"祛风散瘀,凡产后风迷或瘀血作痛,以之煎服。"

③《南宁市药物志》:"发汗祛风湿。内服治伤风感冒,疳积。煎水外洗治风湿骨痛及皮肤瘙痒。"

④《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伤风咳嗽。"

⑤《湖南药物志》:"根:治腰痛,伤食腹泻。"

⑥《广东中药》Ⅱ:"治月经不调腰痛,理跌打。"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兰香草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跌打肿痛:鲜兰香草捣敷患处。

③治湿疹,皮肤瘙痒:鲜兰香草捣汁外涂或煎水洗患处。(①方以下出《广西中草药》)

④治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小六月寒根二至三钱,煎汤服。(《陕西中草药》)

⑤治感冒头痛,咽喉痛:兰香草五钱,白英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疖肿:鲜兰香草拇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气滞胃痛:莸干全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产后瘀痛,跌打:兰香草、黑老虎。煎汤或浸酒服。(《广东中药》Ⅱ)

【临床应用】①治疗百日咳
取兰香草煎服。每日量:1~3岁1两,3~5岁1.5两,5岁以上递增。观察330例,均愈。有的服3剂后,临床症状即消失。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兰香草1两,毛冬青2两,水煎2次,浓缩成膏,加适量赋形剂后再制成颗粒为1日量,分2次开水冲服,连服10天。治疗32例,显效者6例,好转13例,其余无效。在治疗过程中,一般无明显副作用。

③治疗肾盂肾炎
用25%兰香草素钠行肌肉注射,每次4毫升,每日4次。观察8例。4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疗程最短6天,最长25天,平均12天。在治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65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酸石榴

    酸石榴(《纲目》) 【异名】醋石榴(《海上集验方》)。 【来源】为石榴料植物石榴的味酸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石榴皮"条。 【化学成分】种子油中含石榴酸(即栝楼酸),尚含雌酮及雌二醇、…

  • 马蝗果

    马蝗果(《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美丽栒子的根。 【植物形态】美丽栒子灌木,高1.5~2.5米。树皮红褐色;枝密生,韧性强,不易折断,小枝最初有软毛,最后几无毛。单叶互…

  • 双肾藤_双肾藤是中药吗_双肾藤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夜关门、羊蹄甲、马蹄、羊蹄藤、猪腰藤、马鞍藤、鹰爪风、缺月藤、燕尾藤 性味:苦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收敛固涩,解毒除湿。主咳嗽咯血,吐血,便血,遗尿,尿频,白带,…

  • 阳雀花根

    阳雀花根(《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百科植物云南锦鸡儿的根。植物形态详"阳雀花"条。 【采集】8~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性平,味甘微苦。 【功用主治】祛风活血…

  • 茜草藤_茜草藤的功效_茜草藤有什么副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苦;凉;无毒 功能主治:止血;行瘀。主吐血;血崩;跌打损伤;风痹;腰痛;痈毒;疗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地上部分。 原形态:茜草,多年生攀援…

  • 狍茸_狍茸怎么入药_狍茸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狍子、狍 性味: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主虚劳赢弱;腰膝酸软;筋骨疼痛;阳痿;不孕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狍雄性未骨化的幼角…

  • 芦叶

    芦叶(《唐本草》) 【异名】芦箬(《本经逢原》)。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叶。植物形态详"芦根"条。 【采集】春、夏、秋均可采取。 【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1.45~21.35%…

  • 香橼露

    香橼露(《纲目拾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果实之蒸馏液。植物形态参见"香橼"条。 【性味】淡。 【功用主治】消痰逐滞,与金橘橙露同功。 【用法与用量】内服:炖温饮,1…

  • 蚺蛇胆

    蚺蛇胆(《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的胆。动物形态详"蚺蛇肉"条。 【性味】甘苦,寒,有毒。 ①《别录》:"味甘苦,寒,有小毒。" ②《海药本草》:"大寒,毒。" 【…

  • 维特他_维特他的副作用_维特他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野芝麻、野芝麻棵、山芝麻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截疟;清热解毒。主恶性疟疾;感冒高热;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蛇虫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