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补心丹的功效与作用,方歌方解

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 人参去芦 茯苓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 各五钱(各15g)  当归酒浸 五味 麦门冬去心 天门冬 柏子仁 酸枣仁 炒, 各一两(各30g) 生地黄 四两(120g)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6~9g),临卧,竹叶煎汤送下(现代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用朱砂水飞9~15g为衣,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或用桂圆肉煎汤送服。亦可改为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 阴虚血少,虚火内扰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歌】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方解】 本方治证,多由忧愁思虑太过,暗耗心肾阴血,以致心肾两亏,阴虚血少,虚火内扰所致。阴虚血少,心失所养,故心悸失眠,神疲健忘;阴虚生内热,虚火内扰,则手足心热,虚烦,遗精,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是阴虚内热之征。治当滋阴清热,养血安神。方中重用甘寒之生地黄,入心能养血,入肾能滋阴,以之滋阴养血,壮水以制虚火,为君药。天冬、麦冬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共助生地滋阴补血,并养心安神,俱为臣药;玄参滋阴降火;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人参补气以生血,并能安神益智;五味子之酸以收敛耗散之心气,并能安神;丹参清心活血,合补血药使补而不滞,则心血易生;朱砂镇心安神,以治其标,以上共为佐药。桔梗为舟楫,载药上行以使药力缓留于上部心经,为使药。本方配伍,滋阴补血以治本,养心安神以治标,标本兼治,心肾两顾,但以补心治本为主,共奏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

学子良药——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又名天王补心丸,出自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 05版有载,各医院、中药店有售,其组成为:

生地2 0 0克,元参25克,天冬5 0克,麦冬50克,丹参25克,当归50克,党参25克,茯苓25克,甘草25克,朱砂10克,石菖蒲25克,远志25克,五味子50克,柏子仁50克,酸枣仁50克,桔梗25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适用于阴虚血少,神志不安,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

文人仕子,莘莘学子,读书写作,劳心伤神,阴血暗耗,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常常出现心悸失眠,多梦易醒,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而益智强记,养心安神,莫过于天王补心丹。该方比较适合于读书人苦读劳心所致诸病,或对其日常读书写作有所帮助。《道藏》言:“昔志公和尚日夜讲经,邓天王悯其劳者也,锡之此方,因以名也”,可见此方专为劳心思虑者所设。《寿世保元》言此方“读书劳神,勤政伤心,并宜服之”。《医学入门》言此方:“专治玩读著作,劳神过度”。由此可知,此方确为读书人所设,有助文人学子养心安神,益智强精,增强体力与精力,增强记忆力,有助睡眠。

喜欢汤饮的朋友可改丸作汤,其组方剂量为:生地10克,元参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朱砂2克(冲饮),石菖蒲10克,远志15克,五味子10克,柏子仁15克,酸枣仁10克,桔梗5克,生姜3片,大枣5个。水煎取汁,冲服朱砂,每日3次,2日1剂。

【运用】

  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心肾阴血亏虚所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但本方滋阴之品较多,对脾胃虚弱,纳食欠佳,大便不实者,不宜长期服用。

2.加减法:失眠重者,可酌加龙骨、磁石以重镇安神;心悸怔忡甚者,可酌加龙眼肉、夜交藤以增强养心安神之功;遗精者,可酌加金樱子、煅牡蛎以固肾涩精。

3.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冠心病、精神分裂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所致的失眠、心悸,以及复发性口疮等属于心肾阴虚血少者。

【附方】

1.柏子养心丸(《体仁汇编》) 柏子仁 四两(120g) 枸杞子 三两(90g) 麦门冬 当归 石菖蒲 茯神 各一两(各30g) 玄参 熟地黄 各二两(各60g) 甘草 五钱(15g) 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9g)。功用:养心安神,滋阴补肾。主治:阴血亏虚,心肾失调所致之精神恍惚,惊悸怔忡,夜寐多梦,健忘盗汗,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2.孔圣枕中丹(《备急千金要方》原名孔子大圣知枕中方) 龟甲 龙骨 远志 菖蒲 各等分 上为末,食后服方寸匕(3g),一日三次,黄酒送服,常服令人大聪。功用:补肾宁心,益智安神。主治:心肾阴亏而致健忘失眠,心神不安,或头目眩晕,舌红苔薄白,脉细弦。

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孔圣枕中丹同治阴血亏虚之虚烦不眠。其中不同点在于:天王补心丹以滋阴养血药与补心安神药相配,其中生地用量独重,且与二冬、玄参为伍,滋阴清热力较强,故主治阴虚内热为主的心神不安;柏子养心丸以补肾滋阴药与养心安神药相伍,其中重用柏子仁与枸杞子,滋阴清热力较逊,故主治心肾两虚而内热较轻者;孔圣枕中丹则以滋阴潜阳,宁神益智之龟板、龙骨与交通心肾之远志、石菖蒲相伍,故主治心肾阴虚,心阳不潜之健忘、失眠等。

【文献摘要】

  1.原方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6:“妇人热劳,心经血虚,心神烦躁,颊赤头痛,眼涩唇干,口舌生疮,神思昏倦,四肢壮热,食欲无味,肢体酸疼,心怔盗汗,肌肤日瘦,或寒热往来。”

2.方论选录

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4录柯琴:“心者主火,而所以主者,神也。神衰则火为患,故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始安。补心丹用生地黄为君者,取其下足少阴以滋水主,水盛可以伏火,此非补心之阳,补心之神耳!凡果核之有仁,犹心之有神也。清气无如柏子仁,补血无如酸枣仁,其神存耳!参、苓之甘以补心气,五味之酸以收心气,二冬之寒以清气分之火,心气和而神自归矣;当归之甘以生心血,玄参之咸以补心血,丹参之寒以清血中之火,心血足而神自藏矣;更假桔梗为舟楫,远志为向导,和诸药入心而安神明。以此养生则寿,何有健忘、怔忡、津液干涸、舌上生疮、大便不利之虞哉?”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1:“夫心为离火,中含真水,凡诵读吟咏,思虑过度,伤其离中之阴者,则必以真水相济之。故以生地、元参壮肾水,二冬以滋水之上源,当归、丹参虽能入心补血,毕竟是行走之品,必得人参之大力驾驭其间,方有阳生阴长之妙。茯苓、远志泄心热而宁心神,去痰化湿,清宫除道,使补药得力。但思虑过度,则心气为之郁结,故以柏子仁之芳香润泽入心者,以舒其神畅其膈。枣仁、五味收其耗散之气,桔梗引诸药上行而入心。衣以朱砂,取其重以镇虚逆,寒以降浮阳,且其色赤属离,内含阴汞,与人心同气相求,同类相从之物也。”

【临床报道】

天王补心丹对神经衰弱有显著而稳定的疗效。王氏治疗神衰弱3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晕、乏力等表现,用天王补心丹于早、中、晚和临睡前各服1丸,连续服用1个月为1疗程。结果:临床症状基本控制者(临床症状消失,停药后随访2个月不复发)16例,占44.2 % ;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18例,占50% ;无效(服药2个疗程以上,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94.2 % 。认为天王补心丹可作为治疗神经衰弱的首选药物。[王秀华,等.天王补心丹治疗神经衰弱36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11(4):374]

更多天王补心丹临床应用医案如下:

天王补心丹组方用药的规律

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失眠的研究报告

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神经科、精神科杂病的医案

天王补心丹治疗熬夜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70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急性腹痛的中医治疗验方

      1、理血行气汤治疗急性腹痛 主治:因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泌尿系结石及肠道蛔虫引起的急性腹痛。 处方:桃仁15克,红花10克,炒乳香15克,炒没药…

  • 赵氏“排卵汤”治疗不孕症

    排卵汤治不孕症,补肾调肝养冲任。月经异常不排卵,随证加减见奇功。 作者运用“排卵汤”(自拟经验方)随证加减,1973年总结治愈250例不孕症,荣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近十余年来…

  • 干柿去斑方

    干柿去斑方:干柿子,天天食之,久食有效。功效润心肺,去黑斑。适用于面部黑斑、雀斑。

  • 治疗夜啼的偏方8

    治少小心腹热,除热丹参赤膏方。丹参﹑雷丸﹑芒消﹑戎盐﹑大黄(各二两)。右五味〔口父〕咀,以若酒半升浸四种一宿,以成炼猪肪一斤,煎三上三下,去?乃内芒消,膏成,以摩心下,冬夏可用,一…

  • 黄褐斑方四

    青嫩柿树叶若干,白凡士林30克。将柿树叶晒干研细面,与白凡士林调匀成膏,每天睡前涂患处,晨起洗净,一般半月至一月后方能奏效。本方适用于黄褐斑。

  • 《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医话卷)

    张锡纯的实验精神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药物的切实研究,二是临床的细致观察,以及详细可靠的病历记录。他认为,学医的“第一层功夫在识药性……仆学医时,凡药皆自尝试”。自我尝试仍不得真…

  •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术基本介绍 白术(zhú),拉丁学名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肉苁蓉的功效与主治等!

    肉苁蓉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肉苁蓉主治:肾虚阳痿,早泄,女子不孕,肝肾不足之筋骨痿弱,腰膝冷痛老年病后,产后,津液不足,肠燥便秘。

  • 痛经的病因病机,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痛经的中医治疗方剂

    痛经血滞兼血虚,养血和血痛自除。疏通冲任调整体,固护精血效迥殊。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以行经前后小腹疼痛,并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为特点。古称“经引腹痛”。痛经见于《诸病源侯论》,…

  • 美容蜜膏润肌肤

    玉竹润肤膏:方法:玉竹1000克,磨成粗末加水煎煮3次,然后弃渣取汁浓缩加白蜜250克调成膏状装瓶。每日早晚空服30克,白开水冲服。《神农本草经》中说玉竹有润泽肌肤、轻身不老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