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五络脉歌(医经小学)

  人身络脉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为尾翳,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名君须记。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8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十·小儿针

      《小儿针》(针用毫针,艾炷如小麦,或雀粪大)   《宝鉴》曰:“急慢惊风,灸前项。若不愈,灸攒竹,人中各三壮。”或谓急惊属肝,慢惊属脾,《宝鉴》不分。灸前顶,攒竹二穴,俱太阳、…

  • 卷五·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

      甲己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卯壬寅亦顺寻,戊癸甲寅定时候,五门得合是元因。

  • 卷九·灸疮膏法;洗灸疮;灸后调摄法

      灸疮膏法   用白芷、金星草、淡竹叶、芩、连、乳香、当归、川芎、薄荷、葱白等,炒铅粉、香油煎膏贴。如用别膏不对症。倘疮口易收,而病气不得出也。如用别物,干燥作疼,亦且不便。  …

  • 卷一·经络论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歧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曰:“心赤,肺白,肝青…

  • 卷一·针灸直指

      针灸方宜始论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歧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 卷九·灸结胸伤寒法;灸阴毒结胸

      灸结胸伤寒法   宣黄连七寸,捣末,巴豆七个,去壳不去油,一处研细成膏,如干,滴水两点,纳于脐中,用艾灸腹中通快痛为度。   灸阴毒结胸   巴豆十粒研烂,入面一钱,捣作饼子,…

  • 卷五·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

      手太阴肺经,属辛金。起中府,终少商,多气少血,寅时注此。是动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谓臂厥。所生病: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 卷十·面部五位歌

      面上之症额为心,鼻为脾土是其真,左腮为肝右为肺,承浆属肾居下唇。

  • 卷五·十二經之原歌

      甲出丘虚乙太冲,丙居腕骨是原中,丁出神门原内过,戊胃冲阳气可通,己出太白庚合谷,辛原本出太渊同,壬归京骨、阳池穴,癸出太溪、大陵中。   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曰原。又曰:『三…

  • 卷二·灵光赋(针灸大全)

      黄帝歧伯针灸诀,依他经里分明说。三阴三阳十二经,更有两经分八脉。   灵光典注极幽深,偏正头疼泻列缺。睛明治眼努肉攀,耳聋气闭听会间。   两鼻鼽衄针禾髎,鼻窒不闻迎香间。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