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皮散组成,功效与作用

五皮散

出自《华氏中藏经》

【组成】 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 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水肿等,苔白腻,脉沉缓。

【方解】 本方所治之皮水证,系由脾湿壅盛,泛溢肌肤而致。水湿泛溢,故一身悉肿;湿性重浊,则肢体沉重;湿邪最易阻碍气机,气机壅滞,则心腹胀满;肺气不降,则上气喘急。治宜利水消肿,理气健脾。方中以茯苓皮为君,本品甘淡性平,功专行皮肤水湿,奏利水消肿之功。臣以大腹皮,行气消胀,利水消肿;橘皮理气和胃,醒脾化湿。佐以生姜皮,和脾散水消肿;桑白皮清降肺气,通调水道以利水消肿。五药皆用皮,取其善行皮间水气之功,利水消肿与利肺健脾同用,使气行则水行,则皮水自已。

《麻科活人全书》所载之五皮饮,较本方多五加皮,少桑白皮,主治相近,唯稍兼通络祛风之力。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五皮散,较本方多五加皮、地骨皮,少桑白皮、橘皮,其行气之力不及本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药性平和,为治疗皮水之常用方。以一身悉肿,心腹胀满,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偏寒者,可加附子、干姜等,以温阳利水;偏热者,可加滑石、木通等,以清利湿热;妊娠水肿,可加白术等,以健脾利湿而安胎

3.现代运用:肾炎水肿、心源性水肿、妊娠水肿等,属脾湿壅盛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华氏中藏经》:“男子妇人脾胃停滞,头面四肢悉肿,心腹胀满,上气促急,胸膈烦闷,痰涎上壅,饮食不下,行步气奔,状如水病。”

2.方论选录

徐大椿《医略六书》卷3:“脾肺气滞,湿热泛滥,溢于皮肤,故遍体四肢浮肿焉。桑皮清肺以肃生水之源,腹皮泄满以舒健运之气,苓皮渗皮肤之湿,姜皮散皮肤之肿,陈皮利中气以和胃也。使胃气调和,则脾气亦健,而滞结自消,皮肤溢饮亦化,何患浮肿之不退哉?此疏利湿热之剂,为湿淫气滞水肿之专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89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乳腺癌的治疗方12

    王不留行、八月札各30克,山甲片12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活血解毒,适用于乳腺癌。

  • 瑶池金母菜单之春季

    春天之时,①甘蔗一尺多长,上午吃下可补气、补血。②甘蔗一尺多长,下午四点吃下,可清血、通血。说明:有胃病的人在指示时间内吃甘蔗五寸长,胃病一定可以康复。早晨菜单1、花生仁压碎,炒青…

  • 加减复脉汤合犀角地黄汤化裁治疗气阴两虚、津亏热炽

    郑某,女,37岁,剑阁县长岭公社农民。初诊:10月13日。高热持续20天不退(体温37.8℃~39℃),口干口苦,呕恶不食已半月。全身瘦削,肌肤甲错,身目俱黄,黄疸指数32U。呼吸…

  • 三仁汤加味治疗肠伤寒

    湿热病毒侵人体,脾胃受邪肠伤寒。身热缠绵身重痛,脘痞少食苔滑腻。望闻问切细诊断,辨证施治方奏功。 注: 本病发生多因感受湿热病毒引起。病邪多从口腔而入,首先伤及胃气,逐渐阻碍脾胃气…

  • 香酥参归鸡

    仔鸡I只130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姜块10克,熟地15克,精盐7克,花椒10克,五香粉1克,绍酒50克,菜油1000克(耗100克),葱头15克。将党参、白术…

  •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 内科卷》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内科卷》,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 香草浴液香身爽体

    用料:香草。制用法:煎水沐浴用。

  • 麦粒肿三针眼消毒方

    方名:针眼消毒方【功能主治】功能清脾胃伏热。主治麦粒肿及顽固性屡发性麦粒肿。【处方组成】木通3克、滑石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瞿麦15克、大黄(后下)6克、蝉衣4克、生甘草6…

  • 清热消积汤治疗小儿食积

    食积不解滞热生,食退好哭两颊红。手足心热眠不实,尿黄便干腹胀渴。清热消积陈地骨,知母内金莱菔军。胡连木通竹叶草,麦芽楂曲焦枳壳。 方药:   清热消积汤: 陈皮10g 地骨皮10g…

  • 产后病方十四

    猪肝200克,芜荑末20克,面适量。将猪肝洗净后,顺其肝叶切成薄片,掺芜荑末于肝叶中,将面加水和后,裹于肝之表面,其外再裹以湿纸,置于塘灰中炮熟,去纸及面,空腹服。本方适用于产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