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肉

蛏肉
(《食疗本草》)

【异名】蛏肠(《纲目》)。

【来源】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肉。

【动物形态】缢蛏
贝壳2片,薄而脆,长方形。壳长约4~8厘米,高度约为长度的1/3,宽度约为长度的1/5~1/4。壳顶位于背缘略靠前端,约贝壳全长的1/3处。背腹缘近于平行,前缘稍圆,后缘略呈截形。外韧带黑褐色,略近三角形。壳面平滑,生长纹显著,由壳顶至腹面,并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壳面被有一层黄绿色的壳皮,顶部带脱落而呈白色。壳内面白色,壳顶下面有与壳表凹沟相对的突起。铰合部小,右壳具2个针状主齿,左壳具3个主齿,中央1个大而分叉。外套痕显着,外套窦宽大,前端呈圆形。前、后闭壳肌均为三角形,后闭壳肌痕较大。足部肌肉发达,两侧扁,尖端平,形成一卵圆形的跖面,足孔周围具有很多触手。水管2条,长而分开。
生活于浅海河口附近的泥滩中。主要以硅藻为食。分布我国沿海。浙江、福建等地有养殖。

本动物的壳(蛏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以捕捉;捕得后,剥去外壳,洗净,鲜用或晒制为蛏干。

【化学成分】每100克含水分88克,蛋白质7.2克,脂肪1.1克,碳水化物2.4克,灰分1.3克;钙133毫克,磷114毫克,铁22.7毫克;又每公斤蛏干含碘1900微克。

【性味】甘咸,寒。

①《本经逢原》:"甘,平,无毒。"

②《本草从新》:"甘咸,寒。"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肾、肝。"

②《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用主治】补阴,清热,除烦。治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

①《嘉祐本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

②《本草从新》:"补阴,主热痢。"

③《医林纂要》:"解渴醒酒,除烦去热。""干食,补心滋阴。"

④《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退胸中邪热。主治湿热水肿,中暑血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

【宜忌】①孟诜:"天行病后不可食。"

②《医林纂要》:"生食,大寒,令人泻。"

【选方】①治湿热水肿:蛏干二两,炖蒜头梗服。(《泉州本草》)

②治中暑血痢:蛏和刺瓜煮食。(《泉州本草》)

【名家论述】《本草求真》:"蛏,性体属阴,故能解烦涤热,然惟水衰火盛者则宜。若使脾胃素冷,服之必有动气泄泻之虞矣。书言可治冷痢,似属巧说,未可深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03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钮子瓜_钮子瓜吃多了会拉肚子吗_钮子瓜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土瓜、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天罗网、钮子果、红果果、大树献钮子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镇痉;解毒;通淋。主发热;惊厥;头痛;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淋证 生长…

  • 宜梧_宜梧可以入药吗_宜梧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 性味:苦;酸;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健脾益肾。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慢性肝炎;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肾亏腰痛…

  • 僵蛹

    僵蛹(《中草药通讯》(6):5,1972) 【来源】为蚕蛹经白僵菌发酵的制成品。动、植物形态详"白僵蚕"条。 制法取白僵菌在25~28℃下经斜面培养10~12天,再将菌种用煮茧液作…

  • 黄明胶

    黄明胶(《食疗本草》) 【异名】水胶(《外台》),牛皮胶(《本草图经》),海犀胶(《纲目》),广胶、明胶(《本经逢原》)。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的皮所熬的胶。原动物详"牛肉"条。…

  • 松油

    松油(《纲目拾遗》) 【异名】松脂(《唐本草》),沥油(《纲目拾遗》)。 【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其同属植物树材中的松脂。植物形态详"松节"条。 【制法】《纲目拾遗》:"取油法:以…

  • 臭梧桐子

    臭梧桐子(《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臭梧桐"条。 【功用主治】《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平喘。" 【用法与用量】内脏:煎汤…

  • 白松塔_白松塔的临床应用_气管炎可以食用白松塔吗

    基础信息 别名:松塔、松球、松果、椁树核桃、蛇皮松果、白松果 性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短;吐白沫痰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白…

  • 小金樱子

    小金樱子(《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果蔷薇的果实。植物形态详"小金樱"条。 【药材】果实圆形,直径0.5~1厘米;外表面深棕色,光滑无刺,有时具皱纹;基部附有细长果…

  • 菥蓂

    菥蓂(《本经》) 【异名】大荠(《尔雅》),蔑菥、大蕺、马辛(《本经》),析目、荣目、马驹(《吴普本草》),老荠(《尔雅》郭璞注),遏蓝菜(《救荒本草》),花叶荠、水荠(《植物名实…

  • 白花穿心莲_白花穿心莲调肠胃的功效_白花穿心莲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散风热;宣肺气;调肠胃。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喘;呕吐;泄泻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须药草的全草。 原形态:须药草一年生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