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以治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本章方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的理论而立法的。属于“八法”中的“下法”。

形成里实证的病因不一,有因热而结者,有因寒而结者,有因燥而结者,有因水而结者;人体体质有虚实之异,故治法、用药亦随之而不同。因热结者,宜寒下;因寒结者,宜温下;因燥结者,宜润下;因水结者,宜逐水;邪实而正虚者,又当攻补兼施。因而泻下剂相应地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和攻补兼施五类。

寒下剂,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甚或潮热,苔黄厚,脉实等。常用寒下药如大黄、芒硝等为主组成方剂,由于实热积滞于肠胃,易致气机升降阻滞,甚则导致气滞血瘀,故常配伍行气与活血袪瘀药如厚朴、枳实、木香、桃仁、丹皮等。代表方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

温下剂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其病机为寒邪与积滞互结于肠胃,以致冷积中阻。常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喜温,手足不温,甚或厥冷,脉沉紧等。寒邪非温不去,积滞非下不除,故常用泻下药大黄、巴豆等与温里药附子、干姜、细辛等配伍,变寒下药为温下之用,以达温散寒结,通下里实之功。若寒积兼有脾气不足者,宜适当配伍补气之品如人参、甘草等。代表方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

润下剂,适用于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其病机为邪热伤津或素体火盛,胃肠干燥,热结阴亏;或肾虚气弱,关门不利,津液不布;或病后虚损,阴津不足,以致肠道传化无力,大便燥结。临床表现可见大便干结,面赤身热,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滑实;或大便秘结,小便清长,面色青白,腰膝酸软,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迟。前者属肠胃燥热之“热秘”,常用润下药如麻子仁、杏仁、郁李仁之类,适当配伍寒下药如大黄、芒硝以及滋阴养血药如白芍、当归等组成方剂。后者为肾气虚弱之“虚秘”,常用温肾益精,养血润肠药如肉苁蓉、牛膝、当归之类为主,配伍升清降浊之品如升麻、枳壳、泽泻等组成方剂。润下剂的代表方如麻子仁丸、济川煎。

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的实证。常见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实有力等症。此时非一般淡渗利湿治法所能胜任,只宜峻下逐水,使体内积水通过大小便排出,以达消除积水肿胀之目的。常用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等峻下逐水药为主组成方剂。因此类药物药力峻猛,有一定的毒性,故常须配伍养胃扶正之品如大枣等。代表方如十枣汤。

攻补兼施剂,适用于里实正虚之大便秘结证。多由素体虚弱,积滞内停;或阳明腑实失治、误治,以致燥实不通而气阴大伤,津液将竭而成邪实正虚。常以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兼气血、阴津不足为主要表现。若不攻则里实不去,只下则正气更伤;不补则正虚无救,纯补则里实愈坚。故唯有攻补兼施,邪正兼顾,方可两全。常用大黄、芒硝等攻下药与人参、当归、生地、玄参、麦冬等补益药配伍组成方剂。代表方如黄龙汤。

泻下剂是为里实证而设,使用时必待表证已解,里实已成。若表证未解,里实虽成,不可纯用泻下剂,以防表邪随下法内陷而变生他证;应权衡表证与里实证之轻重缓急,或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方能切合病情。若兼瘀血、虫积、痰浊,则宜配合活血袪瘀、驱虫、化痰等法。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或正值经期、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泻下剂,必要宜配伍补益扶正之品,即攻邪不忘扶正之意。泻下剂大都易伤胃气,使用时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同时,服药期间应注意调理饮食,少食或忌食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重伤胃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心血管疑难病选方用药技巧》

    内容简介本书为“临床用方配伍技巧丛书”的一个分册,以心血管疑难病证中医辨治为主要内容。简要介绍了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西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重点…

  • 麦粒肿四

    方名:解毒消肿方【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化脓性睑板腺炎。【处方组成】黄芩15克、连翘15克、二花15克、生地15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白术10…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的中医治疗医案

    李某某,女,42岁,某地质队干部1974年8月1日初诊。自诉:1973年4月2日,在某职工医院检查,胃下垂8厘米,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长期以来胃痛,泛酸,嘈杂,曾经吐血,大便中…

  • 补气方十

    葱刃克,猪蹄4只。食盐、味精各适量。将猪蹄拔净毛,洗净,用刀划口置锅中,葱切段加入锅内,加盐、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炖熬至熟烂即成。吃肉喝汤。本汤菜补气消肿,适用于血虚四…

  • 牙槽脓肿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胃经实火。【治法】清胃泻火。【方名】石皮汤。【组成】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芩9克,银花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

  • 天门冬粥

    【来源】《饮食辨录》【原料】天门冬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制作】1.将天门冬水煎,去渣取汁。2.将粳米加入天门冬汁煮粥,候熟,入冰糖少许。稍煮即可。【用法】空腹食用。【功…

  • 肝炎的偏方3

    乙肝剂药物:黄芪,丹参、虎帐、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皂角刺各25克,露蜂房、甘草各9克,菌灵芝(研末冲服)5克。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30天为一疗程,总疗程为3-4个月此方治疗乙型…

  • 小儿呕吐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呕吐小儿呕吐是以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去为主要特征。本病常因伤食、胃热、胃寒、肝气犯胃、惊恐气逆所致。常用的临床偏方主要如下。[方一]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

  • 前列腺增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肾两虚,气滞血瘀。【治法】湿补脾肾,活血化瘀,利尿通闭。【方名】前列腺增生1丸。【组成】黄芪20克,莪术15克,泽泻15克,肉苁蓉15克,熟地15克,当归1…

  • 斑秃方四

    榧子3枚,胡桃2个,侧柏叶30克。将药共捣浸雪水梳头,其发水不脱落,而且光润。本方尤适用于肾虚型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