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消毒饮方歌,功效与作用

普济消毒饮

出自《东垣试效方》

【组成】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各15g) 陈皮去白 甘草生用 玄参 柴胡 桔梗各二钱(各6g)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薄荷各一钱(各3g) 僵蚕 升麻各七分(各2g)

【用法】 上药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 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普济消毒饮方歌

版本一: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此方先。

版本二:普及消毒芩连鼠,玄参甘桔兰根侣,升柴马勃连翘陈,薄荷僵蚕为末举。

【方解】 本方主治大头瘟(原书称大头天行),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乃致头面红肿热痛,甚则目不能开;温毒壅滞咽喉,则咽喉红肿而痛;里热炽盛,津液被灼,则口渴;初起风热时毒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舌苔黄燥,脉数有力均为里热炽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当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剂。以头面红肿 火欣 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若大便秘结者,可加酒大黄以泻热通便;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龙胆草以泻肝经湿热。

3.现代运用:多用治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病,属风热邪毒为患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东垣试效方》卷9:“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手太阴、少阴、足少阳、阳明药也。芩、连苦寒,泻心肺之热为君;玄参苦寒,橘红苦辛,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连翘、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蓝根甘寒,马勃、僵蚕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之阳气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揖,不令下行,为载也。”

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下:“时行疫疠,目赤肿痛,胞烂者,属湿热。憎寒壮热,头面胀者,属风热。此皆邪发于乎三阴者也。黄芩、黄连、连翘、玄参泻心肺之热为君;人参、橘红负荷其正,驱逐其邪为臣;升麻、柴胡伸少阳、阳明之正气,桔梗、甘草载引诸药不令下行为佐;牛蒡散风消毒,僵蚕消风散结,板蓝根解天行热毒,马勃消头面毒肿,使药四味,为诸药驱使于上焦,以成消散之功。”

【临床报道】

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日1剂水煎服,结合耳针,点刺睾丸穴(对耳屏内侧前下方),夜间将药渣捣烂、醋调,湿敷患处,卧床休息。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腮腺炎症完全消退,睾丸、附睾肿痛消散,实验室检查正常。结果:本组68例均治愈。退热时间1~2日,睾丸,附睾、阴囊红肿疼痛消退时间3~7日,未发现睾丸萎缩。疗效满意。[王明义.下病上取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中国中医急症 2000;9(2):87]

【实验研究】

普济消毒饮煎剂对甲型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特别是对耐药性细菌仍有较强的作用。[陈荣,等.普济消毒饮研究概况。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7;3(6):26]

出自《东垣试效方》

【组成】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各15g) 陈皮去白 甘草生用 玄参 柴胡 桔梗各二钱(各6g)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薄荷各一钱(各3g) 僵蚕 升麻各七分(各2g)

【用法】 上药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 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方解】 本方主治大头瘟(原书称大头天行),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乃致头面红肿热痛,甚则目不能开;温毒壅滞咽喉,则咽喉红肿而痛;里热炽盛,津液被灼,则口渴;初起风热时毒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舌苔黄燥,脉数有力均为里热炽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当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剂。以头面红肿 火欣 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若大便秘结者,可加酒大黄以泻热通便;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龙胆草以泻肝经湿热。

3.现代运用:多用治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病,属风热邪毒为患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东垣试效方》卷9:“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手太阴、少阴、足少阳、阳明药也。芩、连苦寒,泻心肺之热为君;玄参苦寒,橘红苦辛,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连翘、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蓝根甘寒,马勃、僵蚕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之阳气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揖,不令下行,为载也。”

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下:“时行疫疠,目赤肿痛,胞烂者,属湿热。憎寒壮热,头面胀者,属风热。此皆邪发于乎三阴者也。黄芩、黄连、连翘、玄参泻心肺之热为君;人参、橘红负荷其正,驱逐其邪为臣;升麻、柴胡伸少阳、阳明之正气,桔梗、甘草载引诸药不令下行为佐;牛蒡散风消毒,僵蚕消风散结,板蓝根解天行热毒,马勃消头面毒肿,使药四味,为诸药驱使于上焦,以成消散之功。”

【临床报道】

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日1剂水煎服,结合耳针,点刺睾丸穴(对耳屏内侧前下方),夜间将药渣捣烂、醋调,湿敷患处,卧床休息。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腮腺炎症完全消退,睾丸、附睾肿痛消散,实验室检查正常。结果:本组68例均治愈。退热时间1~2日,睾丸,附睾、阴囊红肿疼痛消退时间3~7日,未发现睾丸萎缩。疗效满意。[王明义.下病上取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中国中医急症 2000;9(2):87]

【实验研究】

普济消毒饮煎剂对甲型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特别是对耐药性细菌仍有较强的作用。[陈荣,等.普济消毒饮研究概况。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7;3(6):26]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4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炖白木耳的讲究

    [组成]白木耳30克,瘦肉(猪、羊牛皆可)适量,大枣10枚,佐料适量。[制法与用法]先将白木耳泡发,用此白木耳加水与瘦肉及大枣同炖至烂熟(如常法炖肉),做正餐食之。[功效与应用]补…

  • 口腔溃疡是什么原因?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怎么办?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

    口腔溃疡虽然不是大病,但疼起来也很要命。这是很多患者的切身体会。一个小小的溃疡,不仅让人吃饭疼、喝水疼、刷牙疼,甚至说话也会变成一种“折磨”。 病因:口腔溃疡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有…

  •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原因及中医治疗验方

    支气管扩张咯血,是由于扩张的支气管的小血管破裂而引起,量大小不等。部分支气管感染不严重的病人,除突然咯血外,可以没有其它症状。 支气管扩张咯血,反复发作者容易诊断。早期仅有轻微咳嗽…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

    痰热挟感成闭肺,发热咳嗽烦不宁。喘憋胸高痰漉漉,舌苔黄腻脉滑数。宣肺降逆清热痰,麻黄杏仁酒黄芩。郁金瓜蒌生石膏,胆星白前贝竺黄。 方药: 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3g 杏仁6g 酒黄…

  • 《道藏》九大仙草及其现代研究

    《道藏》 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内容包括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

  • 坐骨神经痛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寒湿闭阻。【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方名】蠲痹镇痛汤。【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

  • 温脾汤组成,医案,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温脾汤组成】2 【温脾汤主治】3 【温脾汤医案】4 【医案分析】5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温脾汤的论述5.1 主证病机分析5.2 功用5.3 方解5.4 配伍特…

  • 健骨强腰方3

    鸡头实30克,羊脊骨1副,生姜汁10毫升。将鸡头实磨成粉,待用;煮羊脊骨熬取汤汁,用汁调鸡头粉,再加入姜汁、食盐等佐料调味,煮熟食之。每日1次。配方中的鸡头实即人们熟知的芡实,善补…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

    彭某某,男,24岁,四川雅安县风鸣乡农民。1977年3月26 日初诊。自诉:自1973年开始,右边脸痛已五年,初不甚剧,一日之内只发作1-2次,后渐频繁,日发十数次至数十次。开始痛…

  • 全羊丸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食管癌,中医叫噎膈证。噎为吞咽梗噎不顺,膈是胸膈阻塞,统称噎膈。余在数十年治疗噎膈证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剧毒药品马钱子独味,经过加工炮制,制成全羊丸,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全羊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