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井荥俞原经合歌(医经小学)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井荥俞原经合图:

  项氏曰:“所出为井,井象水之泉。所溜为荥,荥象水之陂。所注为俞,俞象水之窬。所行为经,经象水之流。所入为合,合象水之归。皆取水义也。”又曰:“春刺井,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故言井。冬刺合,合者北方冬也,阳气入藏,故言合。举始终而言,荥、俞、经在其中矣。”又曰:“诸井肌肉浅薄,泻井当泻荥。”滑氏曰:“补井当补合。”

  歧伯曰:“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故也。”

  帝曰:“五脏而系于四时,何以知之?”

  歧伯曰:“五脏一病,辄有五验,假如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象多,不可尽言也。四脏有验,并系于四时者也。针之要妙,在于秋毫。”

  四明陈氏曰:“春气在毛,夏气在皮,秋气在分肉,冬气在骨髓,是浅深之应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3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7/03/2024
下一篇 09/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三·针内障要歌

      内障金针针了时,医师治法要精微。绵包黑豆如球子,眼上安排慢熨之。   头边镇枕须平稳,仰卧三朝莫厌迟。封后或然微有痛,脑风摔动莫狐疑。   或针或熨依前法,痛极仍将火熨宜。盐白…

  • 卷五·八法歌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按灵龟飞腾图有二,人莫适从,今取其效验者录之耳。

  • 卷五·流注时日

      阳日阳时阳穴,阴日阴时阴穴,阳以阴为阖,阴以阳为阖,阖者闭也。闭则以本时天干,与某穴相合者针之。阳日遇阴时,阴日遇阳时,则前穴已闭,取其合穴针之。合者,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

  • 卷十·阳掌图各穴手法仙诀

      掐心经,二掐劳宫,推上三关,发热出汗用之。如汗不来,再将二扇门揉之,掐之,手心微汗出,乃止。   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之为泻,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用…

  • 卷四·太乙歌

      其法:从冬至、立春数起,至立冬、中宫止,复从冬至起。   立春艮上起天留,戊寅巳丑左足求,春分左胁仓门震,乙卯日见定为仇。立夏戊辰已巳巽,阴洛宫中左手愁,夏至上天丙午日,正直膺…

  • 卷七·十二经筋(节要)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侠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

  • 卷十·六筋

      手六筋,从大指边,向里数也。   第一、赤筋:乃浮阳属火,以应心与小肠。主霍乱,外通舌;反则燥热,却向干位掐之,则阳自然即散也。又于横门下本筋掐之,下五筋仿此。   第二、青筋…

  • 卷八·肠痔大便门

      肠鸣:三里陷谷公孙太白章门三阴交水分神阙胃俞三焦俞。   肠鸣而泻:神阙水分三间。   食泄:上廉下廉。   暴泄:隐白。   洞泄:肾俞。   溏泄:太冲神阙三阴交。   泄…

  • 卷九·取膏肓穴法(医学入门)

      主治阳气亏弱,诸风痼冷,梦遗上气,呃逆膈噎,狂惑妄误百症。取穴须令患人就床平坐,曲膝齐胸,以两手围其足膝,使胛骨开离,勿令动摇,以指按四椎微下一分,五椎微上二分,点墨记之,即以…

  • 卷二·灵光赋(针灸大全)

      黄帝歧伯针灸诀,依他经里分明说。三阴三阳十二经,更有两经分八脉。   灵光典注极幽深,偏正头疼泻列缺。睛明治眼努肉攀,耳聋气闭听会间。   两鼻鼽衄针禾髎,鼻窒不闻迎香间。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