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大麦
(《本草经集注》)

【别名】麰(《广雅》),倮麦,麰麦(陶弘景),牟麦(《纲目》),饭麦、赤膊麦(《医林纂要》)。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实。

【植物形态】大麦
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直立,光滑无毛。叶鞘无毛,有时基生叶的叶鞘疏生柔毛,叶鞘先瑞两侧具弯曲沟状的叶耳;叶舌小,长仪l~2毫米,膜质;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8~18厘米,宽6~1B毫米,上面粗糙,下面较平滑。穗状花序,长4~10厘米,分为若干节,每节着生3枚完全发育的小穗,小穗长约2厘米,通常无柄,每小穗有花1朵,内外颖均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微被短柔毛,先瑞延长成短芒,长仅8~14毫米;外稃长圆状披针形,光滑,具5条纵脉,中脉延长成长芒,极粗糙,长8~13厘米,外稃与内稃等长;雄蕊3枚;子房1枚,花柱分为2枚。颖果与内外稃愈合,罕有分离者,颖果背有沟。花期3~4月。果期4~5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枯黄茎秆(大麦秸)、发芽的颖果(麦芽)、幼苗(大麦苗)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甘咸,凉。

①《别录》:"味咸,微寒,无毒。"

②《本草衍义》:"性平,凉。"

【归经】《要药分剂》:"入脾、胃二经。"

【功用主治】和胃,宽肠,利水。治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伤。

①《别录》:"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

②《唐本草》:"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

③《崔禹锡食经》:"主水痮。"

④《本草拾遗》:"调中止泄。"

⑤《纲目》:"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研末。外用:炒研调敷或煎水洗。

【宜忌】《本草经集注》:"蜜为之使。"

【选方】①治卒小便淋涩痛:大麦三两,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入生姜汁半合,蜜半合,相和。食前分为三服服之。(《圣惠方》)

②治麦芒入目:煮大麦汁洗之。(孙思邈)

③治蠼螋尿疮:大麦研末调敷,日三上。(《伤寒类要》)

④治汤火灼伤:大麦炒黑,研末,油调搽之。(《纲目》)大麦面作稀糊。令咽之,既滑腻,容易下咽,以助胃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9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荠苨

    荠苨(《别录》) 【异名】苨、菧苨(《尔雅》),杏参(《本草图经》),杏叶沙参、白面根(《救荒本草》),甜桔梗(《纲目》),土桔梗(《本草原始》),空沙参(《本草从新》),梅参、长…

  • 鹅血

    鹅血(《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血,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性味】《纲目》:"咸,平,微毒。" 【功用主治】治噎膈反胃,解毒。 ①陶弘景:"中射工毒者饮血,又以涂身…

  • 山乌桕根

    山乌桕根(《陆川本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 【植物形态】山乌桕,又名:红乌桕。乔木或灌木,高3~5米。枝条灰黑色,具小点状皮孔。单叶互生;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

  • 甘蔗滓

    甘蔗滓(《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杆经榨去蔗浆后的渣滓。植物形态详"甘蔗"条。 【功用主治】治秃疮,痈疽,疔肿。 【用法与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调敷。 【选方】①…

  • 山橙_山橙有什么医用价值_山橙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冬荣子、屈头鸡、山大哥、猢狲果、猴子果、铜锣锤、马骝藤、马骝橙藤、犸镏果、檎那 性味:苦;微甘;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行气;消积;杀虫。主胃气痛;膈症胸满;小儿疳积…

  • 山黄豆藤

    山黄豆藤(《四川中药志》) 【异名】螃蟹眼睛(《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菱叶鹿藿的茎叶或根。 【植物形态】菱叶鹿藿缠绕草本。茎细长,密被黄色长硬毛与短柔毛。3出羽状复叶…

  • 麻叶_麻叶是中药材吗_麻叶的食用注意事项

    基础信息 别名:火麻叶、火麻头 性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平喘截疟;解毒杀虫。主疟疾;气喘;蛔虫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l-3m。…

  • 草本威灵仙_草本威灵仙的功效_草本威灵仙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九盖草、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玉梅、九轮草、斩龙剑、秆杆升麻、草龙胆、山红花、二郎箭 性味:味辛;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感冒风热;咽喉肿…

  • 针砂

    针砂(《本草拾遗》) 【异名】钢砂(《本草拾遗》),铁砂(《医学入门》)。 【来源】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 【采集】现多从各制针厂中收集。 【药材】为黑色或灰褐色的细粉,并夹有少量…

  • 通肠香_通肠香有什么副作用_通肠香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萩、籁箫、九里香、白四棱风、大叶蓬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宣肺止咳。主感冒;气管炎;肠炎;痢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香青或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