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草

鸡眼草
(《救荒本草》)

【异名】掐不齐(《救荒本草》),人字草(《本草求原》),斑珠科、公母草(《植物名实图考》),牛黄黄、炸古基(《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小蓄片(《南京民间药草》),妹子草、红花草、地兰花(《中医药实验研究》),土文花、满路金鸡、细花草(《贵州民间药物》),白斑鸠窝(《四川中药志》),鸳鸯草、夜关门、老鸦须、铺地龙(《湖南药物志》),蚂蚁草(《上海常用中草药》),莲子草、花花草、夏闭草、小延边草、花生草、白萹蓄、小关门、瞎眼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小号苍蝇翼、红骨丹(《福建中草药》),蚂蚁骨头草(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鸡眼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鸡眼草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多分枝。小枝上有向下倒挂的白色细毛。3出羽状复叶,互生;有短柄;小叶细长,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2~8厘米,宽3~7毫米,先端圆形,其中脉延伸呈小刺尖,基部楔形;沿中脉及边缘有白色鬃毛。托叶较大,长卵形,急尖,初时淡绿色,于时为淡褐色。花蝶形,1~2朵,腋生;小苞片4,卵状披针形;花萼深紫色,钟状,长2.5~3毫米,5裂,裂片阔卵形;花冠浅玫瑰色,较萼长2~3倍,旗瓣近圆形,顶端微凹,具爪,基部有小耳,翼瓣长圆形,基部有耳,龙骨瓣半卵形,有短爪和耳,旗瓣和翼瓣近等长,翼瓣和龙骨瓣的末端有深红色斑点;雄蕊2体。荚果卵状圆形,顶部稍急尖,有小喙,萼宿存。种子1粒,黑色,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点。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向阳山坡的路旁、田中、林中及水边。分布东北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同属植物长萼鸡眼草形态与鸡眼草相似,但茎较粗壮直立;小叶倒卵形,密生长毛;萼片稍长。有些地区亦作鸡眼草使用。

【采集】7~8月采取,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鸡眼草叶含黄酮类、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鸡眼草水浸剂在体外对四种痢疾杆菌(弗氏、宋氏、志贺氏、舒氏)和大肠杆菌无抗菌作用,仅醇浸液对弗氏痢疾杆菌显示微弱作用。长萼鸡眼草水浸液在体外对弗氏、舒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平板法)。

【性味】甘、辛,平。

①《本草求原》:"甘辛,平。"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辛,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疟疾,痢疾,传染性肝炎,热淋,白浊。

①《本草求原》:"治跌打扑肿,解毒。"

②《植物名实图考》:"除火毒。中暑捣取汁,(和)凉水饮之。"

③《南京民间药草》:"利小便。"

④《福州草药》:"治蛇咬伤。"

⑤《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妇人白带,湿热黄疸,暑泻,肠风便血,红白痢疾。"

⑥《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泻痢及小儿疳疾。"

⑦《贵州民间药物》:"止血。治腹痛。"

⑧《四川中药志》:"解热、散痧。治腰痛腹泻,发痧,白痢。"

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利湿健脾,解热止痢。"

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感冒发热,咳嗽胸痛,尿路感染,肠炎,痢疾。"

⑾《福建中草药》:"利水消积。治消化不良腹泻。"

⑿《陕西中草药》:"收敛,固脱。治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选方】①治突然吐泻腹痛:土文花嫩尖叶,口中嚼之,其汁咽下。(《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中暑发痧:鲜鸡眼草三至四两。捣烂冲开水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湿热黄疸,暑泻,肠风便血:公母草七钱至一两。水煎服。年久肠风,须久服有效。(《中医药实验研究》)

④治赤白久痢:鲜鸡眼草二两,凤尾蕨五钱。水煎,饭前服。(《浙扛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红白痢疾:公母草五钱,六月霜二钱。水煎,去渣,红痢加红糖,白痢加白糖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⑥治疟疾:鸡眼草一至三两。水煎,分二、三次服。一日一剂,连服三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⑦治小儿疳积:鸡眼草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胃痛:鸡眼草一两。水煎温服。(《福建中草药》)

⑨治小便不利:鲜鸡眼草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⑩治热淋:公母草七钱至一两。米酒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⑾治妇人白带:公母草七钱至一两,用精猪肉二、三两炖汤,以汤煎药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⑿治跌打损伤:鸡眼草捣烂外敷。(《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治疗传染性肝炎
每日用新鲜人字草6两(小儿减半),洗净加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分3次服,连服10天。据23例观察,对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治程中亦未发现毒性反应和副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53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紫荆皮_紫荆皮多吃有影响吗_紫荆皮可以多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肉红、内消、紫荆木皮、白林皮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淋,解毒。主妇女月经不调,瘀滞腹痛,风湿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痈肿,疥癣,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生长采收…

  • 假韶果穗

    假韶果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假韶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假韶的果穗,植物形态详"假韶"条。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羊脂_羊脂的副作用_羊脂的功效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虚;润燥;祛风;解毒。主虚劳赢瘦;久痢;口干便秘;肌肤皲皱;痿痹;赤丹肿毒;疮癣疮疡;烧烫伤;冻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

  • 棕榈_棕榈有什么副作用_棕榈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生长采收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 f…

  • 仙鹤草

    【中文名】仙鹤草(《伪药条辨》) 【类别】全草类 【异名】龙牙草、施州龙牙草(《本草图经》),瓜香草(《救荒本草》),黄龙尾(《滇南本草》),铁胡蜂、金顶龙芽(《百草镜》),老鹳嘴…

  • 土香薷

    土香薷(《贵州民间药物》) 【别名】小叶薄荷(《植物名实图考》),满坡香、野荆芥(《贵州民间药物》),白花茵陈、香草(《江西中药》),五香草、山薄荷、暑草、对叶接骨丹(《陕西植药调…

  • 山茶花_山茶花怎么入药_山茶花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曼阳罗树、宝珠山茶、红茶花、宝珠花、一捻红、耐冬 性味:甘;苦;辛;涩;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消瘀肿。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赤血痢;血淋;血崩;带…

  • 瓦楞子

    瓦楞子(《本草备要》) 【异名】蚶壳(《本草拾遗》),瓦垄子(《丹溪心法》),蚶子壳(《本草蒙筌》),魁蛤壳(《品汇精要》),花蚬壳(《浙江中药手册》),瓦垄蛤皮(《中药志》),血…

  • 山苦荬

    山苦荬(《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七托莲、小苦麦菜(《广西药植名录》),苦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隐血丹、小苦荬(《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 【植物…

  • 金丝藤仲

    金丝藤仲(《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银丝杜仲(《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嘿当杜(傣名)。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长节珠的茎或茎皮。 【植物形态】长节珠常绿攀援状灌木。茎黄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