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方治疗早期肝硬化

主治:早期肝硬化。

处方:益母草、丹参、当归、黄芪、茯苓、白术、败酱草、泽兰、鸡内金、生地、黄精、鹿角胶、香附、郁金。

用法:水煎服,日1剂,脾虚湿盛见证明显者加苍术、薏苡仁等;气血虚见证明显者加人参、阿胶等;肝湿热明显者减鹿角胶、加茵陈、蒲公英等;脾肾阳虚明显者减黄精,加附子、淫羊藿等:肝肾阴虚明显者减鹿角胶,加沙参、丹皮、鳖甲等;肝血瘀积明显者加鳖甲、三七等。

疗效:本组26例,治愈(症状消失,肝脾回缩正常,或在1厘米以内,质软,肝功能正常者)7例,占26.9%;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肝脾回缩明显,质变软,肝功能接近正常者)15例,占57.7%;好转(症状好转,肝牌回缩变软,肝功能有恢复)3例,占11.5%;无效(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无改善)1例,占3.9%。总有效率为96.1%。

按语:笔者认为,湿热毒邪蕴结,肝经瘀血症积,脾肾阳虚水泛,肝肾阴血亏损,是导致本病的病理基础。治疗则以健脾益气,化瘀消积,补肾养血,清热渗湿为其要旨,故拟定“益气化瘀方”随证加减。

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有改善结缔组织代谢,改善微循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等作用;益气健脾补肾药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物质代谢等作用。这就为本方的配伍与运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方中重用益母草,以提高本方改善肝脏血流量,缓解门脉压力,增强肝脏氧气供给能量,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疗效。

经临床观察:本方即能治疗主观症状,又能改善客观指标,既能供局部祛瘀生新,又能供整体免疫功能得以调整。具有使瘀潜移默化,水湿之邪自然消退的功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9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食欲不佳并不等于厌食

    宝宝的饮食问题是父母最为关心的,只要宝宝稍微有点吃得不好,父母立即就会担心他长得不好或是生什么病了。但宝宝饮食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并不是宝宝,而是父母自己,父母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

  • 脐痈的中医治疗验方

    湿热火毒入小肠,结于脐中而成痈。脐痈生于肚脐中,急性化脓病非轻。初起微肿微胀痛,渐肿如瓜高若铃。伴有寒热势酿脓,色白色红触痛疼。溃出脓水无臭味,脓稠脓厚易敛轻。溃出臭脓夹粪块,成为…

  • 桑菊饮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桑叶二钱五分(7.5g)菊花一钱(3g)杏仁二钱(6g)连翘一钱五分(5g)薄荷八分(2.5g)苦桔梗二钱(6g)生甘草八分(2.5g)苇根二钱(6g) 【方歌】桑菊饮中桔…

  • 急、慢性肾炎

    4两重黑鱼一条,去鳞、肠等,绿茶叶2钱,包入鱼肚内用线捆好,加一碗水煮熟吃鱼喝汤,一日一剂。连吃10~15天。忌酒、盐、房事。

  • 月经病方十一

    女贞于15克,枸杞子、早莲草克12克,制首乌15克,覆盆子、当归身、杭白芍各10克,细生地24克,牡丹皮10克,生地榆15克,阿胶(烊冲)10克,侧柏炭12克。水煎服,1日1剂,分…

  • 八正散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尿频尿急尿道痛

    泌尿感染现代名,中医“淋症”“癃闭”属。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均属泌尿系感染,腰痛尿频尿急痛。病因多为肾气虚,下焦湿热蕴结成。 注:泌尿系感染是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

  • 车前子的药理作用与药用价值

    高血压为常见病,而较理想的降压药尚缺少。颜老早年受双氢克尿塞利尿降压作用的启发,遂选择茯苓、泽泻、车前子做实验研究,动物实验和25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验证结果表明,茯苓、泽泻基本无效…

  • 马兰头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做法,马兰头图片

    马兰头别名马兰、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紫菊、螃蜞头草等,属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基本类分两种,野生和人工种植。植株丛生,株高30~60厘米,茎直立,茎粗0.5~0.7厘米。原…

  • 中医经方在荨麻疹治疗上的应用

    摘要:《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本文整理了《金匮要略》中大青龙汤、桂枝汤、升麻鳖甲汤、葛根汤、黄…

  •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为主方治疗低热

    脾不化湿痰饮停,三焦阻塞发热寒。夜热早凉胸痞闷,饮水则呕肠水鸣。喘促气急苔滑腻,脉象弦滑痰饮蓄。健脾渗湿化痰饮,苓桂术甘小半宜。茯苓桂枝姜半夏,白术甘草生姜食。 方药: 苓桂术甘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