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羌活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羌活一两半(9g)防风一两半(9g)苍术一两半(9g)细辛五分(3g)川芎一两(6g)香白芷一两(6g)生地黄一两(6g)黄芩一两(6g)甘草一两(6g)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用法】上九味㕮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方解】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风寒湿邪侵犯肌表,郁遏卫阳,闭塞腠理,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里有蕴热,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是表证兼里热之佐证。治当发散风寒湿邪为主,兼清里热为辅。

方中羌活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故为君药。防风辛甘性温,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为风药中之润剂;苍术辛苦而温,功可发汗祛湿,为祛寒湿的主要药物。两药相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是为臣药。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生地、黄芩清泻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以上五药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九味配伍,共成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

  【九味羌活汤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是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里热证之剂。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为用方要点。

2.临床加减 本方常用于治疗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偏头痛、腰肌劳损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

感冒伴有呕吐、胃脘不适者,去生地、黄芩,加生姜、半夏;咽干口燥明显者,去苍术,加牛蒡子、薄荷以清热利咽;肢体酸痛者,去滋腻之生地黄,加枳壳、厚朴行气化湿宽胸;咳嗽痰稠者,加杏仁、桔梗、牛蒡子、前胡;脘闷不适者,加陈皮、砂仁;小便短赤者,加滑石、车前子、泽泻。风湿性关节炎见肢体关节痛剧者,加独活、威灵仙、姜黄等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肢体沉重有晨僵感者,加薏苡仁、木瓜,化湿通络;关节肿胀者,加石膏、忍冬藤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关节畸形者,加三七、全蝎;上肢痛明显者,加桂枝、桑枝;下肢痛明显者,加杜仲、牛膝;腰痛明显者,加杜仲、续断。荨麻疹加当归、蝉蜕以养血祛风止痒,反复发作者加浮萍、地肤子以增强祛风之力。

3.典型案例 续某某,男,21岁。2015年1月2日初诊:感冒1周,经本村卫生室输液和口服抗感冒药(用药不详)治疗5天后,热退好转,但患者出现干咳少痰、鼻流清涕、全身无力、头晕头痛,自感身体非常难受不适,故求中医诊治。刻诊:体温37.2℃,咳嗽频作,痰少难咳,全身酸痛,食欲不振,大小便正常,苔薄白,脉浮紧。辅助检查:X线胸部透视示肺纹理增粗,血常规检查示中性粒细胞偏低。其他如常。患者既往健康,否认有传染病史等。辨证为风寒郁表、湿热内蕴,治以祛湿解表、化痰止咳,兼清里热之法。处方:羌活15g,防风15 g,细辛3g,苍术12g,白芷15g,川芎15g,黄芩12g,生地15g,甘草9g,柴胡12g,葛根15g,白芍12g,桔梗12g,石膏15g,苦杏仁12g,大枣9g,生姜9g。3剂,中药用颗粒剂,早、晚分次冲服。1个月后患者母亲来诊时告知,其子服药2剂即愈,早已外出干活,未再复发。[戴美友,九味羌活汤治疗难治性感冒[N].上海中医药报,2017-03-31(004).]

【使用注意】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方中细辛古有“细辛不过钱”之说,入汤剂用量1~3g,散剂每次0.5~1g,不宜大量或长期服。川芎古代方书曾名为芎,现写作川芎。

【附方】大美活汤(《此事难知》卷上)羌活 独活 防风 细辛 防己 黄连 黄芩 苍术 甘草炙 白术各三钱(各9g)知母 川芎 生地各一两(各30g)㕮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得清药一大盏,热饮之;不解,再服三四盏解之亦可,病愈则止。若有余证,并依仲景随经法治之。功用:发散风寒,祛湿清热。主治:表里两感,外寒里热,症见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者。

本方较九味羌活汤去白芷而加黄连、知母、防己、白术,其清热祛湿之力较强。九味羌活汤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而里热较轻者,本方则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而热较重者。

相关文章:

九味羌活汤组成,方歌方解,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九味羌活汤组成,功效与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3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呕吐方二

    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人药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本方适用于伤食之呕吐。

  • 能够补脾益气的食物

    由于体力主要是指四肢的活动能力,因此,能够补脾,健脾,养胃的食物皆可增力;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脾主四肢”,五脏六腑皆赖以养,人的脾胃有“后天之本”之称,它是人体体力产生的直…

  • 鼻咽癌方十一

    人参3克,金银花、白花蛇舌草(或夏枯草)各20-30克。水煎服,人参单煎服,服人参当天不服其它3种中药,另3种中药水煎服,每周2次。本方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5期,功…

  •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 内科卷》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内科卷》,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 《本草用法研究》

    本书按药物功用分为22类,共收药物800余种。对各种药物分别记述其品状、成分、性味、归经、功效、配合、研究等项,既引录古人学说,又阐发作者的见解。是一部较有新意而又切合实用的药学参…

  • 民间补血方法8

    大猪蹄1个,松子仁、核桃仁各30克。猪蹄去净毛,人锅煮至半熟,去骨取皮,皮内装上核桃仁、松子仁及零星碎肉皮筋,卷好,外用线扎紧,再煮至烂熟时取出,待冷切片,装入盘中,佐餐食用。据古…

  • 颤证的病因病机,颤证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闫咏梅教授辨证治疗颤证的临床经验。方法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闫咏梅老师认为本病的病机是肝肾不足,风邪内扰,筋脉失养,并多兼痰瘀之邪,且日久积毒。本病病程偏长,病程初期本虚…

  • 半夏泻心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寒,脾胃不和,寒热兼夹之症

    主治:脾胃虚寒,脾胃不和,升降失司所致的痞满、肠鸣、呕吐、泄泻,舌质淡白或白腻或舌质略红,苔黄,脉微弦等寒热兼夹之症。 处方:半夏12克,黄芩10克,炮姜9克,泡参15克,甘草6克…

  • 治疗鼻咽癌的偏方6

    银花30克、连翘12克、蒲公英24克、花粉15克、当归15克、白芍6克、乳香15克、黄芩12克、桃仁12克、大黄12克、知母6克、薄荷6克。水煎服,每天一剂。

  • 子宫癌秘方

    病因:此病中年妇人占多数,因为妇人多劳苦,劳苦之身又无营养之补充,或因常堕胎,房欲过度,损害子宫1也会成癌症。以下5种秘方,任由选用。药方:(1)马铃薯半斤,不可削皮,洗净压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