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参苓白术散组成】2 【参苓白术散方歌】3 【参苓白术散方解】4 【参苓白术散主治】5 【参苓白术散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参苓白术散的论述7.1 主证分析7.2 功用7.3 方解7.4 参苓白术散中桔梗的配伍意义7.5 临床运用7.5.1 辨证要点7.5.2 随证加减【参苓白术散组成】

莲肉9g 薏苡仁9g 砂仁(后)6g 桔梗6g 白扁豆12g 白茯苓15g 生晒参(另)15g 炙甘草9g 炒白术15g 山药15g

【参苓白术散方歌】

歌诀(一)

参苓白术四君底,山药扁豆加薏苡;桔梗砂仁莲子肉,脾虚湿盛此方理。

歌诀(二)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歌诀(三)

参苓白术薏砂仁,甘桔淮山扁豆陈;再加莲子枣汤送,脾虚湿盛此方珍。

【参苓白术散方解】

本方主治脾虚湿盛证。脾胃虚弱,受纳运化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人参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载药上行,以益肺气;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均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和胃渗湿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参苓白术散主治】

脾虚夹湿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参苓白术散医案】

李某,女,24岁,2005年2月20日就诊。带下量多、质稀薄、色黄2年余,常感身困乏力,腰腹坠痛,纳差。经西医抗炎及微波治疗数次仍反复发作。查体:精神欠佳,面色㿠白,舌淡苔白微腻,脉细弱。经诸检查后诊断为:①慢性宫颈炎;②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带下病(脾阳不足证)。治当健脾除湿,升阳止带,佐益肾。方药:人参10g,炒白术12g,白茯苓15g,苍术12 g,山药12g,莲子肉12 g,薏苡仁12g,炒扁豆12g,砂仁6g,桔梗10g,菟丝子12g,仙灵脾12g,甘草6g。以上药水煎约450ml,早晚分服,每日药渣在非经期煎水坐浴1次,每次30分钟,经期则加用当归12g,赤芍12g。治疗35天后复查治愈,随访90天未复发。 (摘自《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医案分析】

“带下量多、质稀薄、色黄”,若无明显气味,多是脾虚水谷精微下注所致,多按脾虚生内湿来治。“常感身困乏....纳差...面色㿠白,舌淡苔白微腻,脉细弱”,正是脾气虚之象,因其“㿠白”,还有向脾阳虚发展的趋势。“腰腹坠痛”,肾、子宫有下垂之象,多因脾虚中气下陷所致。综合起来,脾虚气陷、内湿下注是毫无疑问了。既是肾、子宫下垂,也许同时要考虑肾亏的问题。脾虚内湿用参苓白术散,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此二方相合加减,可再略加温肾固涩的药(肾亏与带下不固)和温脾的药(阳虚趋势)。

作者用人参、炒白术、白茯苓、苍术、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炒扁豆、甘草健脾胃,白术、苍术、砂仁燥湿,茯苓、薏苡仁、扁豆渗湿,桔梗稍助升提,山药补肾固涩,菟丝子、仙灵脾(即淫羊藿)温补肾阳(此二药兼可止泻,不知止带如何,若山茱萸、芡实则较好)。全方升举方面力量较薄弱,但诸病机都兼顾到了一些,又配合了局部外洗(这是阴道疾病的妇科常用方法)。2年多脾虚重证,35天彻底治愈,效果满意。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证分析

脾虚湿盛证。

脾气虚:四肢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湿盛:肠鸣注泻,胸脘痞闷,饮食不化左证:舌苔白腻,脉虚缓

参苓白术散是个常用方。也就是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常用方。它发展的方向是脾虚湿盛。一般来说,脾虚时间,都有段时间了,所以才形体消瘦,就脾虚程度,比起益气健脾那个四君子汤证来讲,脾虚要重,脾湿要盛。也就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积聚较盛,而以脾湿造成的一些泄泻。妇科带下这类为主要。当然有些也可以又下肢轻微的浮肿,主证第一个是泄泻,湿盛泄泻。原因是脾虚以后,脾湿不化,造成失较重,这是参苓白术散的特点。表现上除泄泻,妇科也常用这个。那一组基础的脾气虚见证,应该照样存在,而且较重。舌像上,因为湿重,苔白腻,脉或者软弱,虚,或者缓脉,缓脉也可以,虚而挟湿了。

功用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它的化湿和利湿力量较大,补气健脾也比在四君子汤基础上,经过加味,增加了这个力量。所以这个方临床用得较多。

方解君人参补脾白朮补脾茯苓补脾臣山药补脾润肺固肾莲肉补脾补脾白扁豆强补脾除湿作用,化湿利湿苡仁强补脾除湿作用,补脾利湿佐砂仁化湿和胃陈皮化湿和胃佐使桔梗开宣肺气助化湿,补脾养肺甘草帮助益气,调和药性

从组成结构来看,人参白术茯苓,就是四君子汤基本结构,加甘草,所以分析以四君子汤这组基本结构,可以做为君药。也有的方义分析把四君子汤加山药,包括莲肉,都看成一组,都有补脾作用。而且山药、莲米本身还有固肾作用。特别是山药固肾。它这个湿很重,带下量多,清稀,有这个特点,包括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气以后,有水湿下流,要有一个固摄。所以它既健脾益气,也有固肾的特点。把山药、莲米当做臣药也可以,和扁豆、苡仁(臣药)相结合,增强补脾除湿作用。扁豆既能化湿也能利湿,苡仁除了补脾以外,利湿为主。这君臣药相合,应该说补气除湿力量大得多。而且像山药这一类,上可以润肺,中可以补脾,下可以固肾,照顾比较全面。

佐药,砂仁和陈皮,都有化湿作用,能够化湿和胃,湿邪重,通过淡渗之外,理气芳香化湿,而且合胃降逆,防止气机升降失常。

桔梗在这里有两个意义,一个开宣肺气,本身有助于化湿,一个它可以补脾养肺,使全方补脾养肺,培土生金,既是佐药,又是使药。有引经这种作用,载药上行。这也就是后来参苓白朮散常用于小儿脾胃虚弱,造成脾肺气虚,不能防御外邪,经常反复外感,这是个治本之方。这桔梗就起到载药上行,体现这方可以脾肺同治。培土生金。这是方义分析当中重点之一。

甘草既是佐药,帮助益气,又是使药,调和药性。

参苓白朮散可以用汤剂,从传统来看,长期用丸剂比较多,服用时间较久,疗效才能好,才能巩固。

我们除了用于泄泻以外,还经常用于妇科的带下,量多,病程较长,用这个方做为缓治,也是常用的。特别小儿的反复发作,像慢性气管炎发作,它特点,平时一发作,痰量很多。咳喘,反复感冒。感冒引动,一般开始,发作期吃点汤药控制,比如说华盖散,有时候结合苓甘五味姜辛汤,这类配起来,表里同治。控制了以后,马上配丸药,一般最少吃三个月,长则半年。因为我们在八十年代,观察了不少这样的小孩子,其实这种治法是根本的,很重要的。吃一两个月丸药以后,他的再感冒,再诱发,这种逐渐减少。这类小孩往往是小学,读到一二年级,他前头没读书,前一两年幼儿园,这就开始又发,观察小学在一二年级这个时候,用这类丸药给他,如果稳定了,不大发了,后来在一直读到中学,甚至于到大学的,他的老毛病就很少了。有这个现象。很小的小孩子,比如一岁多,这些经常咳喘这种,这个也化水(服),家长也会用参苓白朮丸。效果没有这个,没有大概六七岁,七八岁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坚持吃要好。断根以后,自身这个小孩生理规律在长的过程,好像过了这个阶段以后,给控制了,将来发作就很少。就是表虚容易感冒,这个容易控制。

这个方,也有在配丸药的时候,结合黄耆、升麻这类,结合一点升的。因为它本身湿盛以后,这种脾湿都是反应在下部,带下、泄泻,结合一点升,更好一点。

参苓白术散中桔梗的配伍意义开宣肺气,除湿,以通利水道。

肺气通畅,肺主肃降,水道得通,有助于除湿。

载药上行,培土生金,增强保肺之功。
临床运用
辨证要点

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泄泻为主,有基础的气虚见证,加上湿重,苔腻,脉虚缓)

随证加减

久泻兼里虚腹痛,加干姜、肉桂。

泄泻为主,如果久泻,一般来说,可以由气虚涉及到阳虚,所以表现在久泻,特别儿童,消化不好,他可以手足发冷。加干姜、肉桂,适当配伍温阳。而且配了以后,实际上和理中结合并用了。

相关文章: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肝阴不足,湿困脾土,胁下隐痛,腹胀便溏

参苓白术散配方,加减和功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0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3

    赤小豆30克,怀山药40克,猪胰脏1具。[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以血糖降低为度。[适应证]糖尿病。

  • 神经性耳聋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外伤所致气血瘀滞。【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方名】血腑逐瘀汤加减。【组成】生地9克,枳壳9克,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9克,桔梗6克,柴胡6克,甘草6克,…

  • 治疗遗精的偏方21

    山药30克,枸杞子20克,瘦肉50克。[制用法]文火炖汤。食之。[适应证]阴虚火旺证。

  • 枸杞滑溜里脊片

    猪里脊肉250克,枸杞子50克,水发木耳、水友笋片、豌豆各25克,蛋清1个,调料适量。枸杞子之一半用水煮提取法,取浓缩汁25毫升,另-半上屉蒸熟备用;将里脊肉抽去白筋,切片,用蛋清…

  • 乌头赤石脂丸临床新用

    乌头赤石脂丸功用:温通心阳,峻逐阴寒。 《乌头赤石脂丸》来源《金匮要略》卷上,由蜀椒14克 乌头7.5克(炮) 附子7克(炮) 干姜14克 赤石脂14克组成,主治:心痛彻背,背痛彻…

  •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陈老谙熟药性,他认为: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各医学流派均有自己的用药特点及长处。经方简捷,时方轻刃,均可借鉴。但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执其法不可拘其方泥其药,人云亦云,要大胆创新。陈老…

  • 咳嗽不一定都是气管炎

    感冒后,不少人咳嗽迁延较久,除了少数人是因为继发感染导致咳嗽之外,另有不少人是因病毒感染后气道对外界刺激敏感所引起的,冷风、异味、粉尘等诱因均可引起咳嗽。后者对抗生素和止咳药无效,…

  • 三甲复脉汤加减治疗手脚颤抖

    董某,女,41岁,工人。初诊:1975年12月。患热性病,高热、呕吐、昏迷、抽搐。经该厂医院住院治疗半月后,已热退、呕止、神清,能少量进食,但手脚颤抖始终未解。就诊时形体消瘦、精神…

  • 猪肚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遗精

    湿热下注扰精室,遗精频作口苦渴。精液随尿外流出,溲赤苔黄脉濡数。加减猪肚清湿热,猪肚苦参车白术。猪苓泽泻生牡蛎,萆薢黄柏收大功。 方药: 猪肚汤加减: 猪肚一付(可分次用)苦参10…

  • 红花椒治腰酸腿软

    取红花椒50粒,小茴香30克,煨熟后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3-6克,1日2次,连服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