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治疗咳喘的临床经验

五味子治咳喘,由来久矣。远自仲景,近迄天士,历代大家鲜有不用之者.然五味子虽为咳喘妙药,并非适用于所有病人。宜者用之,效可立见;不宜者服之,害亦匪浅。故于宜与不宜之间,须究心焉。清代叶天士为一代宗师,每因虚劳喘咳方中用五味子,屡遭徐灵胎之评责,可见五味子虽为治病良药,若要投遣得当,亦非易事。

五味子秉酸收之性,有敛肺保肾之功。因其酸敛,则有凝痰、滞邪、聚火之弊。是故五味子所治之咳,乃肺肾不足、元气耗散之咳,取其固守金水则喘咳自止。若夫外因客邪、内缘停痰火热之类所致之喘哮咳嗽,则五味子避之犹恐不及,是为大忌者也。如若虚实相兼之证,必用五味子时,可与泻实之药同用,相辅而成功。仲景用五味子,每与干姜为伍者,职是之故也。如小青龙汤为风寒束表、饮停于中之喘咳,射干麻黄汤之治痰饮喘咳等皆是。关于五味子之适用宜忌,徐灵胎于《临证指南》之批语中言之甚详:“此老(指叶天士)于补剂中用五味子极多,以其能收摄元气归于下焦;或收敛肺气不使上逆。皆历代医书相传之法,其实皆谬也。五味子专于收敛,倘有一毫风寒痰火内外之邪,用之则永远不出而成痼疾。故仲景治虚方宁用牡蛎、龙骨,从无五味者。其咳证之用五味,必与干姜同用,从无独用者,历考自知,乃千余年竟无知者,而杀人无数矣。”东垣亦曰:五味子“治咳以之为君,但有外邪者,不可聚用,恐闭其邪气,必先发散尔后用之乃良。有痰者,以半夏为伍;喘者阿胶为伍,但分量少不同耳”。两位先贤之论,言简意赅,于五味子疗咳之宜忌,已得其要领矣。

邹老临证间,亦恒用五味子以治慢性咳嗽,于肺金气阴伤损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则加用于辨证处方中,收效之良,非他药可比拟。邹老于十四五年前治一女同事,自幼得气管炎,经年咳嗽不已。春夏咳稀,秋冬咳甚,30余年历治不愈。

详察四诊,知其内外无邪,纯属虚证,适与中药西制之五味子糖浆,服一瓶后咳嗽大减,连进五大瓶(每瓶500mL),30余年之痼疾,竟得根治。

又曾治一八旬老妪,子孙孝顺,经济宽裕。橘子苹果,日啖不辍。人参蜂王浆之类温补之品,相继迭进。渐至口干、内热、咳嗽频仍,数月不瘳,邹老诊其脉,弦而有力,略带涩意,舌红而干,中心剥苔。显属肺肾燥热,津伤咳嗽。治当益胃生津,润肺止咳。虑高年胃气多弱,兼颐健运中焦,投以叶氏养胃汤加川贝粉。首次服药后即觉舒泰异常,为数月来所未有,三四剂后咳减过半。复诊时舌红已退,于原方中加五味子3g,服后咳又骤增,口干心烦。故速去五味,仍服原方,则日愈一日,连服2周,诸症悉愈。此例属内热伤津而不宜用五味子收敛者。由此可知五味子治咳喘有宜与不宜之别,临证时当有所斟酌,不可一概施用。夫药本无过,全在医家之驾驭得法与否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24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不孕症的偏方8

    大熟地(九蒸)30克,当归(酒洗)、白芍(酒炒)、山萸肉(蒸熟)各15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3个月有效。本方为《傅青主女科》治不孕症方。

  •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苗某,男,64岁,干部。初诊:1982年6月12日。患者于1977年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经常腹泻,便溏不爽,1981年后胃脘疼痛发作加剧,胃镜检查为胃炎,服胃炎合剂等痛势缓解…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6

    石决明12克,地骨皮10克,银柴胡6克。[制用法]将石决明研碎与其他两味共煎汤服。[适应证]低热不退。

  • 妙方推荐:单味砂糖治疗下肢慢性溃疡

    对于褥疮所致溃疡,邓老比较主张用白砂糖外敷法治之。其方法是:把白糖铺填满溃疡面,并使之稍堆隆起,然后用胶布条叠瓦式封贴好,三五天后,待砂糖溶化,封贴之胶布表面按之出现波动感即可换药…

  • 牙痛偏方

    防风荆芥细辛升麻各10克煎汤,饱后汩痛处,徐徐咽下。

  • 秋天吃藕润肺补血

    藕属睡莲科植物,它的品种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藕性温,含丰富的单宁酸,具有收敛性和收缩血管的功能。生食鲜藕或挤汁饮用,对咳血、尿血等患者能起辅助治疗作用。莲藕还含有丰富的食物纤…

  • 银翘散的临床应用

    风热袭表银翘散,疏风泄热不祛寒。透风热外势必孤,弗执死法施活变。 吴鞠通氏称银翘散为“辛凉平剂”,叶天士谓病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其“轻”其“平”有何不同?叶氏云之“轻剂”,系十…

  • 咳嗽治疗的偏方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2.红…

  • 甘草的功效:小剂量四逆汤重用甘草治疗少阴虚寒症

    万物由土而生,复归土而化,甘草至甘性平,得土气最全,故能解毒及调和百药。甘又主缓,除缓急止痛及缓和药性之峻烈外,其甘缓之性,还可使药力逗留绵长,久久作用于人体脏腑。孙老常谓:“若遇…

  • 玉屏风散加减治外阴瘙痒

    我生完孩子后,就出现外阴瘙痒,晚上和月经期明显。经检查发现:宫颈Ⅰ度糜烂,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我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后,病情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停药就复发。后来,我用防风、黄芪各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