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治疗咳喘的临床经验

五味子治咳喘,由来久矣。远自仲景,近迄天士,历代大家鲜有不用之者.然五味子虽为咳喘妙药,并非适用于所有病人。宜者用之,效可立见;不宜者服之,害亦匪浅。故于宜与不宜之间,须究心焉。清代叶天士为一代宗师,每因虚劳喘咳方中用五味子,屡遭徐灵胎之评责,可见五味子虽为治病良药,若要投遣得当,亦非易事。

五味子秉酸收之性,有敛肺保肾之功。因其酸敛,则有凝痰、滞邪、聚火之弊。是故五味子所治之咳,乃肺肾不足、元气耗散之咳,取其固守金水则喘咳自止。若夫外因客邪、内缘停痰火热之类所致之喘哮咳嗽,则五味子避之犹恐不及,是为大忌者也。如若虚实相兼之证,必用五味子时,可与泻实之药同用,相辅而成功。仲景用五味子,每与干姜为伍者,职是之故也。如小青龙汤为风寒束表、饮停于中之喘咳,射干麻黄汤之治痰饮喘咳等皆是。关于五味子之适用宜忌,徐灵胎于《临证指南》之批语中言之甚详:“此老(指叶天士)于补剂中用五味子极多,以其能收摄元气归于下焦;或收敛肺气不使上逆。皆历代医书相传之法,其实皆谬也。五味子专于收敛,倘有一毫风寒痰火内外之邪,用之则永远不出而成痼疾。故仲景治虚方宁用牡蛎、龙骨,从无五味者。其咳证之用五味,必与干姜同用,从无独用者,历考自知,乃千余年竟无知者,而杀人无数矣。”东垣亦曰:五味子“治咳以之为君,但有外邪者,不可聚用,恐闭其邪气,必先发散尔后用之乃良。有痰者,以半夏为伍;喘者阿胶为伍,但分量少不同耳”。两位先贤之论,言简意赅,于五味子疗咳之宜忌,已得其要领矣。

邹老临证间,亦恒用五味子以治慢性咳嗽,于肺金气阴伤损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则加用于辨证处方中,收效之良,非他药可比拟。邹老于十四五年前治一女同事,自幼得气管炎,经年咳嗽不已。春夏咳稀,秋冬咳甚,30余年历治不愈。

详察四诊,知其内外无邪,纯属虚证,适与中药西制之五味子糖浆,服一瓶后咳嗽大减,连进五大瓶(每瓶500mL),30余年之痼疾,竟得根治。

又曾治一八旬老妪,子孙孝顺,经济宽裕。橘子苹果,日啖不辍。人参蜂王浆之类温补之品,相继迭进。渐至口干、内热、咳嗽频仍,数月不瘳,邹老诊其脉,弦而有力,略带涩意,舌红而干,中心剥苔。显属肺肾燥热,津伤咳嗽。治当益胃生津,润肺止咳。虑高年胃气多弱,兼颐健运中焦,投以叶氏养胃汤加川贝粉。首次服药后即觉舒泰异常,为数月来所未有,三四剂后咳减过半。复诊时舌红已退,于原方中加五味子3g,服后咳又骤增,口干心烦。故速去五味,仍服原方,则日愈一日,连服2周,诸症悉愈。此例属内热伤津而不宜用五味子收敛者。由此可知五味子治咳喘有宜与不宜之别,临证时当有所斟酌,不可一概施用。夫药本无过,全在医家之驾驭得法与否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24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大定风珠方歌,组成与功效

    方剂名称:大定风珠 药物组成:生白芍6钱,阿胶3钱,生龟版4钱,干地黄6钱,麻仁2钱,五味子2钱,生牡蛎4钱,麦冬(连心)6钱,炙甘草4钱,鸡子黄(生)2枚,鳖甲(生)4钱。 加减…

  • 中医验方精选:高血压方,失眠方,牙痛方等

      高血压方(方名黄连解毒汤) 方药:黄连3~9克,黄芩、黄柏各6克,栀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 功效:泻火解毒降压。 主治:高血压病。 疗效:治疗1期高…

  • 治疗荨麻疹偏方6

    处方:当归15g、丹皮9g、赤芍9g、生地20g、荆芥6g、防风6g、薄荷3g、蝉衣4.5g、红花9g、麻仁15g、生甘草3g。(二)风寒型荨麻疹方

  • 骨质增生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肾不足,血脉瘀阻。【治法】补肝益肾,填精益髓,活血止痛。【方名】骨刺丸。【组成】熟地黄60克,骨碎补60克,炙马钱子60克,鸡血藤60克,肉苁蓉60克,汉三…

  • 常用的明目益睑方4

    松脂、附子(去皮、脐、生用)各60克,蔓荆子250克。上药为末,以乌鸡脂和,盛于瓷器中,密封,于屋北阴干,百日药成。细研,以马髭音和,薄涂于眉发髭不生处,勿令近面,治眉发髭不生。

  • 百日咳小偏方

    大蒜头两至三瓣去皮切碎,加食糖,用砂锅煎煮,两岁以下早晚各一次,两天服完,3岁以下一天服完,疗程5~7天;板栗壳、玉米须各16克,加冬瓜、冰糖适量,加水煎服;浮萍草晒干,用3克蜂蜜…

  •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三辑:大承气汤》

    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研究系统介绍了大承气汤的来源、组成及用法、功效与主治、临床应用及衍生方、古今医家的论述;中篇临床应用详细介绍了国内公开出版期刊有关大承所汤在临…

  • 热淋的症状及代表方,湿热下注的中医治疗方法

    热淋的症状 肾气不足,膀胱有热,小便赤涩,淋沥不畅,尿时刺痛,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舌红苔腻,脉濡数或滑数。治以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治疗热淋的代表方 十味导赤汤方源 《医…

  • 《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 传染病》

    内容简介《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传染病》为《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之一的《传染病》,共收录了22种常见传染病的526首成方。选方以现代临床效验方为主,兼收历代名方;成方取材方便,实…

  • 慢性前列腺炎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中医治疗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所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论来源于《内经》,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慢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