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的作用与功效,石菖蒲的临床应用经验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味辛微温,入心、肝、脾、胃经,气薄清香,辛开芳化。功能化痰开窍、醒神益智、化湿行气、和中开胃、辟秽泄浊,临床应用广泛。徐老60年的中医临床经验认为,本品虽属开窍药范畴,但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也常使用,兹就徐老临床使用石菖蒲经验浅述如下。

  1.纳呆、食欲不振

《本草纲目》云石菖蒲能“润五脏,裨六腑,开胃口”。《本草备要》谓其“辛苦而温,芳香而散”,“除痰消积,开胃宽中”。《药性考》称其能“除烦止吐,舒脾开胃”,一般用于脾胃湿浊壅盛而纳呆不思饮食。徐老认为本品化湿醒脾开胃作用甚好,常配以佩兰、陈皮,对药物性胃炎而脘痞纳差属湿浊中阻者投此药尤宜。此外,有些患者湿邪不著,胃脘也无明显胀痛,唯诉食欲不振,持续日久,不知饥,饮食甚少,胃纳呈呆滞状态,因而体重减轻,神倦无力,运用石菖蒲大有“醒胃”之功,若配佩兰、谷麦芽、鸡内金、石见穿等药,其效尤佳。

  2.胃脘痛

《名医别录》提出石菖蒲能“温胃肠”;《滇南本草》载其“治九种胃气,止疼痛”;缪希雍《本草经疏》曰:“其味苦辛,其气大温”,“此通利心脾二经之要药也”,“气味辛温,气厚发热,故温胃肠”。徐老认为湿浊内盛,舌苔白腻,经久难化,口中豁,可在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等方中配用本品,以增其效;寒湿中阻,舌苔白腻或薄白,胃脘胀痛而受寒加重者,一般用温中化湿药后见效尚不快者,用石菖蒲与薤白、肉桂配伍,颇有良效,为治胃痛之变法;寒湿甚者,石菖蒲还可酌配草豆蔻、草果;湿浊郁而化热者,可与黄连、黄芩配用,化湿清热而兼苦辛通降之功。有的因情志不畅而诱发胃痛,心情抑郁,气滞不解,气郁津凝,成为湿浊者,也可用石菖蒲,或配用合欢花、郁金等,每可奏效。胃炎兼有食管炎症,脘痞,胸骨后不适,胸膈胀闷,善太息,于辨证方中加用石菖蒲,颇有良效。

贲门失弛缓症,或幽门不完全梗阻,食入呕恶,或朝食暮吐,前者属噎膈,后者似反胃,可据证选方,配加石菖蒲、通草,徐老认为具有通胃窍的作用。胃下垂、慢性胃炎脘腹有如水击气之声,病人在松弛、收缩腹肌时其声甚显,旁人亦可闻之,可用石菖蒲配防风,化湿祛风相伍;如不效,则配加茯苓、泽泻、白术等加强健脾利湿。现代研究证明石菖蒲水提液对胃肠肌电活动呈抑制作用,其作用是通过阻断胆碱能M受体及迷走神经的非胆碱能受体实现的,而与肾上腺素能受体无关。此实验结果为石菖蒲在临床上对胃脘胀痛的治疗作用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3.泻痢、腹痛

《日华子本草》谓石菖蒲“除风下气……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本草备要》云其能“疗噤口毒痢”。徐老认为石菖蒲治疗久泻腹鸣,尤为适用,可选参苓白术散、升阳除湿汤、痛泻要方,配用石菖蒲;久痢则与仙鹤草配用;久泻久痢,大便有赤白黏冻,腹痛隐隐,如慢性结肠炎、慢性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等疾患,宜用本品配伍治疗,也可用石菖蒲20~30g加仙鹤草、地榆浓煎保留灌肠。肠功能紊乱,每遇进餐后辄欲大便,大便易溏者,石菖蒲亦有效。

  4.不寐、郁证

《本草汇言》谓“石菖蒲能通心气……达肝气……通透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之药也”。《重庆堂随笔》谓“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徐老认为对于不寐,据证加入石菖蒲,白昼服药,通脑醒神;睡前服药,怡心宁神,对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具有良好的作用。治郁证,尤其是状如“脏燥”证者,用石菖蒲与甘麦大枣汤相配,解郁而畅心神,可增其疗效,临床用之,屡有佳效。

 5.头面诸疾

《神农本草经》云石菖蒲能“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徐教授认为石菖蒲可用治偏头痛、瘀血头痛,后者由于痛久入络或外伤跌仆之后,脑髓受震,局部络脉疲滞,不通则痛,常用王清任通窍活血汤为主方,由于目前麝香难以取得,徐老常以石菖蒲代之,其效也良。面痛(三叉神经痛)配加石菖蒲亦具通络散风定痛之功。《名医别录》称其能"主耳聋”,《药性论》则称其能“治耳鸣”,因此,徐老认为对耳鸣重听,闭气不适,耳窍不通,随证配加石菖蒲、通草,其效尤良;对气闭耳鸣耳聋,徐教授用通气散(柴胡、川芎,香附)加石菖蒲,颇有效验。其他如头额痛,鼻不能闻香臭,善嚏易感冒,副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石菖蒲也是良药。

  6.益智

《神农本草经》云石菖蒲“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别录》谓其“聪耳目,益心智”。《本草新编》云其“能开心窍,善通气……除烦闷,能治善忘”。《本草正义》云:“菖蒲味辛气温……且清芬之气,能助人振刷精神,故使耳目聪明,九窍通利。”《医学人门》则用菖蒲丸治小儿口软语迟。徐老认为小儿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及老年记忆力减退,甚则老年痴呆症,一般属脾肾两虚者为主,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配伍石菖蒲可提高开窍益智的作用,若兼痰湿蒙蔽清窍者,则其效尤著。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石菖蒲水提纯液对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有促进作用,还能明显改善东莨菪碱、亚硝酸钠所致小鼠记忆获得和记忆巩固障碍,能明显改善亚硝酸钠、氰化钾和结扎两侧颈总动脉所致小鼠的缺氧状态,从而改善小鼠因大脑缺氧造成的记忆巩固障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05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大黄牡丹汤组成,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大黄牡丹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四两(12g) 牡丹一两(3g) 桃仁五十个(9g) 冬瓜仁半升(30g) 芒硝三合(9g) 【方歌】: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烊化芒;…

  • 荔枝干大枣治贫血

    原料:荔枝干、大枣各7枚。制法:将荔枝干与大枣水煎。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功效:补气血。主治: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 大连翘饮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血热过盛紫癜发,反复不愈退骤起。尿色暗红或尿血,尿有蛋白红血球。清热凉血兼祛风,连翘防风地柴胡。小蓟茅根败酱草,紫草车前连黄柏。紫癜痒甚起风块,地肤藓皮丹浮萍。浮肿尿少冬瓜皮,泽泻…

  • 治百日咳的中药方

    百部、桑白皮、杏仁各6克煎水,化人冰糖10克,分三次服;(2)天将壳、批把叶(去毛)各10克煎水,化入冰糖15克,分三次服。在治疗期间,应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内…

  • 香草浴液香身爽体

    用料:香草。制用法:煎水沐浴用。

  • 祛暑剂

    凡以祛暑药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方剂,统称祛暑剂。 暑邪为六淫之一。其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所以《素问·热论》云:“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凡…

  • 喉癌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热毒壅盛。【治法】清热解毒。【方名】白英清喉汤。【组成】白英30克,龙葵30克,蛇莓24克,半枝莲24克,猕猴桃根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桃红四物汤治疗偏头痛63例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 了解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63例偏头痛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病症。近年来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具有舒张血管、…

  • 颈椎痛

    羊骨头二两,砸碎,放锅内炒黄,浸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1斤,三日后可用生姜蘸酒擦颈部,一日三次,一般不过15天,可以根治。

  • 中毒性菌痢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寒冷停食,凝结于下焦,壅滞不通。【治法】消积滞,散寒邪。【方名】五消饮加减。【组成】焦楂15克,麦芽10克,建曲10克,川朴1.5克,大白6克,炮姜5克,元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