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

淡竹叶
(《纲目》)

【异名】竹叶门冬青(《分类草药性》),迷身草(《岭南科学杂志》),山鸡米(《华南经济禾草植物》),竹叶麦冬(《中国药植志》),金竹叶(《广西中兽医药植》),长竹叶(《江苏植药志》),山冬、地竹、野麦冬(《广西中药志》),淡竹米(《药材学》),林下竹、土麦冬(《闽东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全草。

【植物形态】淡竹叶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有短缩而稍木质化的根茎,须根中部常膨大为纺锤形的块根。茎丛生,细长直立,中空,表面有微细的纵纹,基部木质化。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长5~20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渐狭缩成柄状,全缘,两面无毛或具小刺毛,脉平行,小横脉明显,中脉在背面明显突起;叶鞘光滑或一边有纤毛;叶舌截形,长0.5~1毫米,质硬,边缘有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30厘米,分枝较少,小穗疏生,长7~12毫米,宽1.5~2.5毫米,伸展或成熟时扩展,基部光滑或被刺毛,具极短的柄;颖矩圆形,具5脉,先端钝,边缘膜质,第一颖较第二颖短;外稃较颖长,披针形,具7~9脉,顶端的数枚外稃中空,先端具短芒,内稃较短,膜质透明;子房卵形,花柱2枚,柱头羽状。花期7~9月。果期10月。
野生于山坡林下及阴湿处。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及块根(碎骨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5~6月未开花时采收,切除须根,晒干。

【药材】干燥带叶的茎枝,全长30~60厘米。商品常已切断。茎枯黄色,中空,扁压状圆柱形,直径1~2毫米;有节,叶鞘抱茎,沿边缘有长而白色的柔毛。叶片披针形,皱缩卷曲,长5~20厘米,宽2~3.5厘米,青绿色或黄绿色,二面无毛或被短柔毛,脉平行,有明显的小横脉,质轻而柔弱。气微弱,味淡。以色青绿、叶大、梗少、无根及花穗者为佳。
产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广东。此外,安徽、江西、四川、福建、河南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印白茅素,蒲公英赛醇和无羁萜。另谓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药理作用】①解热作用
对人工发热的大白鼠经口给予淡竹叶1~20克/公斤有退热作用,有效成分溶于水而难溶于醇。用大肠杆菌皮下注射使猫和家兔引起人工发热,2克/公斤淡竹叶的解热效价等于33毫克/公斤非那西汀的0.83倍。

②利尿作用
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猪苓、木通等为弱,但其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排泄则比猪苓等强。

此外尚有增高血糖的作用。

【毒性】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为0.645克/10克。

【炮制】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

【性味】甘淡,寒。

①《纲目》:"甘,寒,无毒。"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甜辛淡,性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

①《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②《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③《握灵本草》:"去胃热。"

④《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⑤《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

⑥《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捕。"

⑦《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⑧《广西中药志》:"治鼻衄,"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宜忌】《品汇精要》:"孕妇勿服。"

【选方】①治尿血:淡竹叶、白茅根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②治热淋:淡竹叶四钱,灯芯草三钱,海金沙二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74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珠子参

    珠子参(《滇南本草》) 【异名】鸡腰参、大金线吊葫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珠儿参、白地瓜(《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珠子参的根。 【植物形态】珠子参多年生缠绕草…

  • 榠樝

    榠樝(《本草经集注》) 【异名】木李(《诗经》),蛮樝、瘙樝(《本草拾遗》),木梨(《埤雅》),海棠(《广州植物志》),土木瓜(《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榠樝的果实…

  • 胃友

    胃友(《云南中草药》) 【异名】叶上花、清香桂、万年青(《云南中草药》),土丹皮、大风消(江西《草药手册》),野樱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野扇花的根。 【…

  • 蓝实

    蓝实(《本经》) 【异名】蓝子(《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蓼科植物蓼蓝的果实。 【植物形态】蓼蓝(《唐本草》),又名:蓝(《本经》)。一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须根细,多数…

  • 沉香_沉香可以入药吗_沉香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蜜香、栈香、沉水香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温中降逆;纳气平喘。主脘腹冷痛;气逆员息;胃寒呕吐呃逆;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猫肉

    猫肉(《纲目》) 【来源】为猫科动物猫的肉。 【动物形态】猫(《诗经》),又名:猫狸(《肘后方》),家狸(《唐本草》),乌圆(《格古要论》)。体长约60厘米,尾有长短之别。头部及颜…

  • 大红袍

    大红袍(《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矮零子、豆瓣柴、铁打杵(《贵州民间药物》),碎米果(《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铁仔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铁仔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 黄耆

    黄耆(《本经》) 【异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芪(刘仕廉…

  • 麻秸

    麻秸(《纲目》) 【异名】脂麻秸(《摘元方》),芝麻荄(《中国医学大辞典》),油麻稿(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茎。植物形态详"黑脂麻"条。 【功用主治】…

  • 白常山_白常山的主治功能_白常山和黄常山的区别

    基础信息 别名:玉叶金花、鹅儿花 性味:寒;苦;有毒 功能主治:解热抗疟。主疟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或展枝玉叶金花的根。 原形态:1.玉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