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_蚕沙的功效和作用_蚕沙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原蚕屎、晚蚕沙、蚕砂、原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蚕屎

性味:味甘;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

原形态:家蚕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翅展3.9-4.3cm。体翅黄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切,各横线色稍暗,不甚明显,端线与翅脉灰褐色,后翅较前翅色淡,边缘有鳞毛稍长。雌蛾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蛾腹部狭窄,末端稍尖。幼虫即家蚕,体色灰白至白色,胸部第2、第3节稍见膨大,有皱纹。腹部第8节背面有一尾角。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大部地区,均有饲养。资源分布:分布很广。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别录》:主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2.《本草拾遗》:炒黄,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随,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疯血,腰脚疼冷;炒令热,袋盛热熨之,主偏风筋骨瘫缓,手足不随,及腰脚软,皮肤顽痹。3.《纲目》:治消渴,症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湿。4.《本草再新》:治风湿遏伏于脾家,筋骨疼痛,皮肤发肿,腰腿疼痛,血瘀血少,痘科浆黡不起,亦宜用之。5.《泉州本草》:治风寒感冒,偏头痛。6.《纲目》:蚕性燥,燥能胜风去湿,故蚕沙主疗风湿之病,有人病风痹用此熨法得效。按《陈氏经验方》一抹膏治烂弦风眼,其功亦在去风收湿也。又同桑柴灰淋汁,煮鳖肉作丸,治腹中症结。7.《本草求原》:原蚕沙,为风湿之专药,凡风湿瘫缓固宜,即血虚不能养经络者,亦宜加入滋补药中。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45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眼镜蛇

    眼镜蛇(《广西中药志》) 【异名】膨颈蛇(薛德焴《系统动物学》),蝙蝠蛇、五毒蛇、扁头风、琵琶蛇(《脊椎动物分类学》),吹风蛇、吹风鳖、饭铲头、饭匙头、万蛇(《广西中药志》)。 【…

  • 大树跌打

    大树跌打(《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大批科植物黄桐的树皮及叶。 【植物形态】黄桐落叶乔木,高6~20米。树皮茶褐色;嫩枝、花轴、苞片及托叶均被黄色星状茸毛。叶常聚生于枝顶,…

  • 竹叶兰

    竹叶兰(《贵州药植目录》) 【异名】黄竹参(《贵州药植目录》),竹叶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鸭跖草种植物紫背鹿衔草的根或全株。 【植物形态】紫背鹿衔草多年生草本,高…

  • 三块瓦_三块瓦治什么病_三块瓦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地海椒、老鸦酸、麦穗七、钻地蜈蚣、断脚蜈蚣、大酸梅草 性味:性平,味酸微辛,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散瘀消肿。治肾炎血尿,疖肿,鹅口疮,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

  • 脉果漆_脉果漆是中药吗_脉果漆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泌脂藤、大飞天蜈蚣、退黄藤、肥力漆、红根叶、追风藤 性味:酸;平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主湿热黄疸;风湿热痹;痈疡;湿疹;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

  • 丛枝蓼

    丛枝蓼(《全展选编·内科》) 【异名】水红辣蓼、辣蓼(《全展选编·传染病》)。 【来源】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丛枝蓼,又名:簇蓼。平卧或斜生草本,高30~60厘米。…

  • 椿皮

      椿皮  CortexAilanthi  (英)Tree-of-heavenAilanthusBark  【别名】 椿根皮、椿白皮。   【来源】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樗树)Ail…

  • 丹参—南丹参

    【中文名】:丹参—南丹参【类别】:根类【英文名】:BowleySageRoot【别名】:赤参、红根、奔马草、七里麻。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南丹参SalviabowleyanaDu…

  • 地?

    地?(《岭南采药录》) 【异名】山地?(《生草药性备要》),地茄(《植物名实图考》),铺地锦(《岭南采药录》),地吉桃、地葡萄、地红花(《广西中兽医药植》),古柑、苦含(《闽南民间…

  • 威灵仙_威灵仙是中药吗_威灵仙有什么危害

    基础信息 别名:能消、铁脚威灵仙、灵仙、黑脚威灵仙、黑骨头 性味:味辛;咸;微苦;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