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橙

山橙
(《本草求原》)

【异名】屈头鸡(《本草求原》),山大哥(《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山橙的果实。

【植物形态】山橙,又名:马骝藤。
高大木质藤本,除花序稍被毛外,全部秃净。叶对生,革质,卵形、矩圆形或略带披针形,长5~8厘米,两端均渐尖;叶柄长6~12毫米。花白色,芳香,为顶生聚伞花序;花柄短;萼长约3毫米,被微毛,裂片圆形,钝头,边膜质;花冠管长10~12毫米,外被粉状微毛,裂片长约为管的1/2或1/3,基部狭,上部向一边扩大而成镰状,内面或扩大的边缘有2个不规则的齿;喉部鳞片长约2毫米,中部以下合生成一个5~10裂的杯状体;雄蕊短,不超出花冠外;子房2室。浆果圆球形,直径5~6厘米,熟时橙红色。花期5月。

生于丘陵地、山谷林中,攀援石壁上。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药材】干燥浆果呈圆球形,直径3.5~6厘米,外表橙红色,可见深棕色的斑纹,有光泽,常有花萼宿存。果皮坚韧,果肉干缩呈海绵状,白色与棕色相杂,2室,有多数种子镶嵌于果肉内。种子扁圆形,长约5毫米,棕褐色至黑褐色,表面密布斜细孔;种仁黄色,富油质。以个大、橙红色、干燥者为佳。

产广东。

【性味】苦,平,有小毒。

①《本草求原》:"苦甘,平。"

②《广东中药》:"苦,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行气,止痛,除湿,杀虫。治胃气痛,膈症,疝气,瘰疬,皮肤热事,湿癣疥癞。

①《本草求原》:"滋阴,消热积气痛,功同罗汉果。其壳,洗皮肤血热毒,搽湿癣疥癞。"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膈症,煎其皮作饮服之。"

③《岭南采药录》:"理小肠疝气,以之和猪精肉煎汤服。"

④《广东中药》:"行气,止痛。治胃气痛,胸膈饱胀,淋巴结核。"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个。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36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马羟膏

    马羟膏(《本草经集注》) 【异名】马膏(《灵枢》),马羟头膏(《别录》),马脂(《丹房鉴源》)。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项上的皮下脂肪。原动物详"马肉"条。 【性味】①《别录》:"平…

  • 山茴芹

    山茴芹(《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异名】拉拉柏(藏名)。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山茴香的根(藏医用全草或种子)。 【植物形态】山茴香多年生草本,高10~17厘米,除花序外无毛。根粗…

  • 猕猴骨

    猕猴骨(《证类本草》) 【异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 【动物形态】猕猴(陆玑《诗疏》),又名:狙(《庄子》),沐猴(…

  • 除虫菊_除虫菊的功效和作用_除虫菊有毒吗

    基础信息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杀虫。主疥癣;并用于灭蚊;蝇;蚤;虱;臭虫;又为农用杀虫剂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除虫菊的头状花序和全草。 原形态:除虫菊多年生…

  • 赶风柴

    赶风柴(《岭南采药录》) 【异名】节节红(《南宁市药物志》),饭汤叶、亚寨凡、大班鸠米(《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的带有嫩枝的叶。 【植物形态】裸花紫珠灌…

  • 鸬鹚肉

    鸬鹚肉(《雷公炮炙论》) 【异名】水老鸦(《本草衍义》),摸鱼公(《纲目拾遗》),鱼鹰(《中国动物图谱·鸟类》))。 【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肉。 【动物形态】鸬鹚体长约80厘米…

  • 泽兰

    【中文名】泽兰(《本经》) 【类别】全草类 【异名】虎兰、龙枣(《本经》),虎蒲(《别录》),小泽兰(《雷公炮炙论》),地瓜儿苗(《教荒本草》),红梗草(《滇南本草》),风药(《纲…

  • 山海棠_山海棠有副作用吗_山海棠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一口血、大麻酸汤杆、野海棠、白棉胡老鸦枕头、水八角、金蝉脱壳、红耗儿、酸苹果、腰包花、化血丹 性味:味微苦;酸;涩;性微温 功能主治:活箅调经;行气止痛。主月经不调…

  • 野芋叶

    野芋叶(《纲目》)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叶片,植物形态详"野芋"条。 【性味】《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寒,味辛涩,有毒。" 【功用主治】治疔疮;无名肿毒。 《纲目》:"捣…

  • 苧麻根

    苧麻根(《药性论》) 【异名】苧根(《别录》),苧麻头(《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苧麻的根。 【植物形态】苧麻(《药性论》),又名:紵(《诗经》),天青地白草、川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