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子本草》)

【异名】黑铅(《范子计然》),青金(《说文》),乌锡(孟诜《必效方》,黑锡(《本草拾遗》),铅精、水锡、素金、黑金(《石药尔雅》),水中金(《纲目》),青铅(《要药分剂》)。

【来源】为一种灰白色的金属,主要由方铅矿的矿石中炼出。

【矿物形态】方铅矿
等轴晶系。晶体形状常为立方体或八面体。在自然界常见的多为粒状集合体。颜色铅灰色。条痕淡黑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立方体解理完全。断口呈平坦之半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2~3。比重7.4~7.6。性脆。产于热液矿床中,常与闪锌矿共生。

【药材】为灰白色的金属物。切面有光泽,露置空气中则生氧化物的薄膜。质柔软,可以爪划伤,划于纸上则现黑色条痕,具展性,延性较小。比重11.34。熔点327.5℃。易熔融,火焰现淡蓝色。易熔于硝酸,在稀盐酸及硫酸中几不溶解。
产湖南、四川、云南、湖北、广西、福建、贵州及东北等地。

【化学成分】主要为金属铅,优良品中铅可达99%;因矿石的质量、治炼与精制方法之不同,常夹杂其他金属,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银,其次是金。

在大气中,因与氧气、水汽、二氧化碳接触,铅表面上常生氧化铅、碱式碳酸铅等的薄层,而失去其金属光泽。

【药理作用】铅在治疗上很少应用,但在工业上用途很广,慢性铅中毒系重要职业病之一。铅的吸收甚缓,主要经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吸收后绝大部分沉积于骨中。沉积骨中的铅盐并不危害身体,中毒的深浅主要决定于血液及组织中的含铅量,血中铅含量如超过0.05~0.1毫克%,即产生中毒症状。钙与铅的代谢有平行关系,凡能影响体内钙代谢的因素也能影响铅的代谢。铅主要由肠与肾排泄,肠排泄量一般较肾多。尿中铅量超过0.05~0.08毫克/升时,应考虑有铅中毒可能。慢性中毒症状极为多样化,特征也多,主要有:肠胃道的紊乱如食欲不振、便秘(有时为腹泻)、由于小肠痉挛而发生"铅绞痛",齿龈及颊粘膜上由于硫化铅的沉着而形成的灰蓝色"沿线"等。神经系统受侵犯而发生头痛、头晕、疲乏、烦躁易怒、失眠,晚期可发展为"铅脑病",引起幻觉、谵妄、惊厥等;外周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出现"铅毒性瘫痪"。中毒早期,血液中出现大量含嗜碱性物质的幼稚红细胞,如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多染色红细胞等,一般认为这是骨髓中血细胞生长障碍的表现,晚期可抑制骨髓及破坏红细胞而产生贫血。治疗的特效药为整合剂依地酸钙钠,或青霉胺。二巯基丙醇疗效常不可靠。

【炮制】《纲目》:"凡用,以铁铫镕化泻瓦上,滤去渣脚,如此数次收用。"

【性味】甘,寒,有毒。

①《本草拾遗》:"寒,小毒。"

②《日华子本草》:"甘,无毒。"

③《医学入门》:"甘,毒。"

【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汇言》:"入足厥阴经。"

②《本草通玄》:"入肾。"

【功用主治】镇逆,坠痰,杀虫,解毒。治痰气塑逆,上盛下虚,气短喘急,噎膈反胃,瘿瘤,瘰疬,疔毒,恶疮。

①《本草拾遗》:"主瘿瘤。错为末,和青木香敷风疮肿恶毒。"

②《日华子本草》:"镇心安神。治伤寒毒气,反胃,呕哕,蛇、蜴所咬,灸熨之。"

③《纲目》:"消瘰疬痈肿,明目,固牙,乌须发,杀虫,坠痰。治噎膈,消渴,风痫。"

④《医林纂要》:"作铅丸,两手时摩弄之,可去鹅掌风。"

⑤《要药分剂》:"平肝。"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煅透研末入丸、散。外用:煅末调敷。

【宜忌】不可久服。中气虚寒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凡脾胃虚寒,阳火不足,饮食不化,下部阴湿诸证,法咸忌之。"

②《本经逢原》:"如煅不透,服之令人头痛,以阴降太速,阳火无依故也。"

【选方】①治脾元久冷,上实下虚,胸中痰饮,头痛目眩,奔豚气上冲,胸腹连两胁膨胀刺痛;卒暴中风,痰潮上膈,言语艰涩,神昏气乱,喉中痰响,状似瘫痪:黑锡(去滓)、硫黄(透明者结砂子)各二两,沉香,胡芦巴(酒浸,炒)、附子(炮,去皮、脐)、阳起石(研细水飞)各一两,肉桂(去皮)半两,破故纸(酒浸,炒)、舶茴香(炒)、肉豆蔻(面裹,煨)、木香、金铃子(蒸,去皮,核)各一两。上用黑盏,或新铁铫内,如常法结黑锡、硫黄砂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极细,余药并杵罗为细末,都一处和匀入研,自朝至暮,以黑光色为度,酒糊丸如梧桐子大,阴干,入布袋擦令光莹。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盐姜汤或枣汤下,女人艾枣汤下。(《局方》黑锡丹)

②治反胃呕吐哕逆:黑铅化汁入纸灰,以柳木椎同研成粉,罗过一两。上二味同研极细,用米醋一升,同入砂石器内,熬为膏,入干蒸饼少许,捣令熟,丸如赤小豆大。每服十丸,生姜汤或米饮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铅丹丸)

③治小便不通:黑铅半两(锉为末),灯心二束,生姜半两。上药用井华水一大盏,煎取五分,去滓,以葱一枝,慢火烧令热,拍破,先安在脐内,后顿服。(《圣惠方》)

④治水肿:乌锡五两,皂荚一挺(去皮子,炙)。以酒二升,煮取六沸,绞去渣,顿服之。(孟诜《必效方》)

⑤治发背:黑铅一斤,甘草(炙,锉)三两。上二味,用酒一斗,置一空瓶在旁,先以甘草入酒中,然后镕铅投之,却滤出酒在空瓶内,取铅依前镕投,如此九度,并甘草去之,留酒.恣饮醉寝。(《圣济总录》铅酒方)

⑥治冷疔生于脚上,初起紫白泡,疼痛彻骨,渐至腐烂,深孔紫黑,血水气秽,经久不差:黑铅四两,铁杓化开,倾入水中,取起再化,如此百遍,以铅尽为度,去水,澄下者三钱;松脂一钱,黄丹(飞,炒)五分,麝香一分,轻粉五分。共研,先用葱汤洗净,麻油调涂疮口,油纸盖外。(《外科正宗》铅粉散)

⑦治中砒霜毒,烦躁如狂,心腹搅痛,头旋,欲吐不吐,面口青黑,四肢逆冷,命在须臾:黑铅四两,磨水灌之。(《华佗危病方》)

【名家论述】《纲目》:"铅体重实,共性濡滑,内通于肾,故《局方》黑锡丹、《宣明》补真丹皆用之。治一切阴阳混淆.上盛下虚,气升不降,发为呕吐眩晕,噎膈反胃,危笃诸疾。所谓镇坠之剂,有反正之功,但性带阴毒,不可多服,恐伤人心胃耳。铅变化为胡粉、黄丹、密陀僧、铅白霜,其功皆与铅同;但胡粉入气分,黄丹入血分,密陀僧镇坠下行,铅白霜专治上焦胸膈,此为异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06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半边钱_半边钱的功效和作用_半边钱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罗藟草、钱凿草、土豆草、纱帽草、蝴蝶草、马蹄金、马蹄香 性味:苦辛;寒;无毒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散瘀止血,清热解毒。主小便不利,石淋,水肿,白带,跌打损伤,吐血,…

  • 金剪刀

    金剪刀(《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河边威灵仙。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湖州铁线莲的全草。 【植物形态】湖州铁线莲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6棱,疏被弯曲的短柔毛,后变无毛。单数羽状复…

  • 蜣螂

    蜣螂(《本经》) 【异名】蛣蜣(《尔雅》),天社(《广雅》),转丸、弄丸(崔豹《古今注》),推丸(陶弘景),胡蜣螂(《蜀本草》),推车客(《本事方》),推屎虫(《孙天仁集效方》),…

  • 金银忍冬_金银忍冬是中药吗_金银忍冬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金银木、树金银、木银花、金银藤、王作骨头、千层皮、鸡骨头、北金银花 性味: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肺痈;乳痈;…

  • 鸡翮羽_鸡翮羽的功效与作用_鸡翮羽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鸡翅、鸡翮翎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破瘀消肿;祛风。主血闭;痈疽;阴痜;骨哽;产后小便不禁;小儿遗尿;过敏性皮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翅羽。…

  • 骆驼蓬子_骆驼蓬子治什么病_骆驼蓬子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风湿;解郁。主咳嗽气喘;小便不利;关节酸痛;四肢麻木;精神郁闷;癔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蓬Peganumh…

  • 茺蔚子_茺蔚子的功效与作用_茺蔚子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益母子、冲玉子、益母草子、小胡麻 性味:味甘;辛;性微寒;上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清肝明目。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肝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目生翳…

  • 五香血藤

    五香血藤(《贵州草药》) 【异名】大活血(《天目山药植志》),紫金藤、钻骨风(《贵州草药》),血藤(《中草药资料》)。 【来源】为木兰植物长梗五味子的茎藤。植物形态详"红木香"条。…

  • 水皂角

    水皂角(《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关门草、山梅豆(《东北药植志》),金豆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水通(《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扁豆(《贵阳民间药草》),山茶叶(《东北常用中…

  • 白毛草

    白毛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伏地蜈蚣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紫筒草多年生草本,高达80厘米。根细,稍带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