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_山茶花怎么入药_山茶花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曼阳罗树、宝珠山茶、红茶花、宝珠花、一捻红、耐冬

性味:甘;苦;辛;涩;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消瘀肿。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赤血痢;血淋;血崩;带下;烫伤;跌扑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山茶的花。

原形态:红山茶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树皮灰褐色,幼枝棕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8-15mm;叶片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0cm,宽2.5-6cm,光瑞渐尖而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叶干后带黄色。花两性,单生或对生于叶腋或枝顶,大红色,径5-8cm;萼片5,宽卵圆形,外被白色柔毛;花瓣5-7,栽培品种多重辩,有白、淡红等色,花瓣近圆形,先端有凹缺,基部稍连合;雄蕊多数,外侧花丝基部连合,附着于花瓣基部,内侧离生;子房上位,无毛,花柱先端3裂。葫果近球形,径2.2-3.2cm,果皮厚,光滑无毛,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有角棱,长l.88-2.5cm,暗褐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分布:原产我国东部,现全国各地常有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百草镜》:山茶多种,惟宝珠入药。其花大红四瓣,大瓣之中,又生碎瓣极多,味涩,二三月采,阴干用之。若俱是大瓣千叶者,名洋茶,不入药,单瓣者,亦不入药。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山茶,吐血、衄血、下血为要药。生用能破宿生新,入童便炒黑则能止血。朱震亨:吐血、衄血、肠风下血,并用红者为末,入童溺、姜汁及酒调服,可代郁金。2.《纲目》:汤火伤灼,研末麻油调涂。3.《医林纂要》:补肝缓肝,破血去热。4.《百草镜》:凉血、破血、止血。消痈肿跌扑,断久痢、肠风下血,崩带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疮。5.《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肠风,清肝火,润肺养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29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苘麻根

    苘麻根(《蜀本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根,植物形态详"苘麻"条。 【采集】立冬后拔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含粘液质,其中有戊糖1.41%、戊聚糖1.25…

  • 乱角莲

    乱角莲(《文山中草药》) 【异名】六棱椎。 【来源】为兰科植物滇石仙桃的块根。 【植物形态】滇石仙桃多年生草本。假鳞茎长10~15厘米,粗约1~2厘米,六棱形,下大上小,似锥。茎高…

  • 野黄麻_野黄麻有毒吗_野黄麻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假麻区、水丁香、假黄麻、野木槿、雨伞草、长果山油麻、山黄麻、铁茵陈、藤连皂、土巨肾、野麻、络麻、针筒草 性味: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消肿解毒。主中暑发热;咽喉…

  • 浮石_浮石的功效与作用_浮石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水花、白浮石、海浮石、海石、水泡石、浮水石、大海浮石 性味:咸;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软坚散结。主痰热壅肺;咳喘痰稠难咯;小便淋沥涩痛;瘿瘤…

  • 翅卫矛

    翅卫矛(《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异名】约哦(藏名)。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栓翅卫矛的枝皮。 【植物形态】栓翅卫矛落叶灌木,高约4米。枝近四棱,硬直,有2~4个软木质翅,灰褐色;…

  • 山驴骨

    山驴骨(《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骨胳。 【动物形态】鬣羚,又名:驴羊(《广志》),山驴(《唐本草》),苏门羚、山羊、明鬃羊。 身长1.4~1.7米,尾长9~11厘…

  • 紫草茸_紫草茸可以入药吗_紫草茸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赤胶、紫铆、紫矿、紫梗、紫胶、虫胶、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麻疹、斑疹不透;月经过多;崩漏;疮疡;湿疹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胶…

  • 刺瓜米草

    刺瓜米草(《贵州草药》) 【异名】刺梭罗。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刺瓜米草的根。 【植物形态】刺瓜米草灌木,茎枝均具针刺。叶互生,硬革质,有柄,叶片长椭圆形,长1.2~2.8厘米,宽…

  • 针砂

    针砂(《本草拾遗》) 【异名】钢砂(《本草拾遗》),铁砂(《医学入门》)。 【来源】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 【采集】现多从各制针厂中收集。 【药材】为黑色或灰褐色的细粉,并夹有少量…

  • 樝子

    樝子(《本草经集注》) 【异名】和圆子(《雷公炮炙论》),西南木瓜(《中药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实。 【植物形态】木桃(《埤雅》),又名:狭叶木瓜。灌木,高达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