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草_蓍草有什么功效_蓍草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蓍、蜈蚣草、飞天蜈蚣、乱头发、土一支蒿、羽衣草、千条蜈蚣、锯草、一枝蒿蒿

性味:味辛;苦;性平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活血;解毒。主感冒发热;头风痛;牙痛;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腹部痞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高山着的全草。

原形态:高山蓍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具短根状茎。茎直立,有棱条,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无柄;叶片长线状披针形,长6-10cm,宽7-15mm,栉齿状羽状深裂或浅裂,裂片线形,排裂稀疏,半抱茎,两面生长柔毛,下面毛密生,有腺点或几无腺点,下部叶花期常枯萎,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花径5-6mm,集生成伞房状;总苞钟状,总苞片卵形,3层,覆瓦状排列,绿色,草质,有中肋,边缘膜质,疏生长柔毛;边缘舌状花,雌性,5-11朵,白色,花冠长圆形,先端3浅裂;中心管状花,两性,白色,花药黄色,伸出花冠外面。瘦果扁平,宽倒披针形,有淡色边肋。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草地、林缘、路旁及灌丛间。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宁夏、甘肃、河南等地。各地广泛栽培。

文献

出处:《本经》上品载有蓍实。《别录》谓:"生少室(今河南登封县境内,嵩山也),八月九月采实,日干。"《新修本草》谓:"此草所在有之。"《本草图经》谓:"生少室山谷,今蔡州(今河南汝南县)上蔡县白龟祠旁,其生如蒿作丛,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茎,至多者五十茎,生便条直,所以异于众蒿也。秋后有花,出于枝端,红紫色,形如菊。"经考其他诸家本草,未见有新说。从《本草图经》所附蓍实、蔡州蓍实图及《纲目》、《植物名实图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新修本草》:"此草所在有之,以其茎可为筮。陶误用楮实为之。《本经》云:味苦。楮实味甘,其楮实移在木部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50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仙人杖

    仙人杖(《本草拾遗》) 【异名】退秧竹(《岭南采药录》),瘪竹(《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及苦竹等枯死的幼竹茎秆。植物形态详"竹茹"及"苦竹叶"条。 【性味】咸…

  • 挖耳草2

    挖耳草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一支箭。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背黄芩的全草。 【植物形态】紫背黄芩多年生草本。茎四棱形。叶对生;有柄;卵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红色。总状花…

  • 粟芽

    粟芽(《纲目》) 【异名】蘖米(《别录》),粟蘖(《本草衍义》)。 【来源】为粟的发芽颖果。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制法】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

  • 贯叶连翘_贯叶连翘与连翘有什么区别_贯叶连翘的药效有什么

    基础信息 别名:过路黄、小种黄、赶山鞭、千层楼、上天梯、小对月草、小对叶草、小癀药、大对叶草、小刘寄奴、小叶金丝桃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调经通乳;清热解毒;…

  • 阿里红

    阿里红(《新疆中草药手册》) 【异名】落叶松茸(《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苦白蹄的干燥菌瘤。 【植物形态】苦白蹄,又名:药用层孔。菌盖马蹄形,通常拳头大或更大,…

  • 花木通

    花木通(《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 【植物形态】假须蕊铁线莲木质藤本。叶对生;2回3出复叶;小叶卵形,边缘有少数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被…

  • 青蒿根

    青蒿根(《滇南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根,植物形态详"青蒿","黄花蒿"条。 【功用主治】治劳热骨蒸,关节酸疼,大便下血。 【选方】①治虚痨发热:青蒿根一钱,地骨…

  • 猫花

    猫花(《四川中药志》) 【异名】蜂糖罐(《贵州民间药物》),蜂糖花、来江藤(《四川中药志》),猫眯花(《贵州草药》),蜜桶花、蜂蜜果、铁林杆、小白叶(《云南中草药》),叶上花(《昆…

  • 芝麻壳

    芝麻壳(《纲目拾遗》)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果壳。植物形态详"黑脂麻"条。 【功用主治】治半身不遂,烫伤。 【选方】①治半身不遂:芝麻壳五钱,酒煎服,出汗。(《纲目拾遗》千金…

  • 桐根

    桐根(《重庆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嫩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桐皮"条。 【采集】9~10月采挖。 【性味】《河南中草药手册》:"性寒,味苦。" 【功用主治】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