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上·针灸禁忌法第三

  针禁忌法∶

  大寒无刺。(《素问》云∶天寒无刺,天温无疑。) 月生无泻。 月满无补。 月郭空无治。 新内无刺。 已刺无内。 大怒无刺。 已刺无怒。 大劳无刺。 已刺无劳。 大醉无刺。 已刺无醉。 大饱无刺。 已刺无饱。 大饥无刺。 已刺无饥。 大渴无刺。 已刺无渴。 乘车来者,卧以休息如食顷,乃刺之。 步行来者,坐以休息如行十里顷,乃刺之。 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 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 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 刺中脾十五日死,其动为吞。 刺中肾三日死,其动为嚏。 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呕吐。刺中膈为伤中,不过一岁死。 刺趺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刺面中流脉,不幸为盲。 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刺膝膑出液,为跛。 刺头中脑户,入脑即死。 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 刺臂太阴脉,血出多者即死。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刺足少阳脉,重虚出血,舌难以言。 刺 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 刺气冲中脉,血不出为肿鼠鼷。 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 刺脊间中髓,为伛。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 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 刺缺

  刺肠内陷,为肿。 刺目眶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 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神庭,禁不可刺。上关,刺不可深。 缺盆,刺不可深。 颅息,刺不可多出血。 脐中,禁不可刺。 左角,刺不可久留。 云门∶刺不可深。(今云门多忌不刺,宜详悉之。) 五里,禁不可刺。 伏兔,禁不可刺。(按《甲乙经》伏兔刺入五分。) 三阳络,禁不可刺。 复溜,刺无多见血。承筋,禁不可刺。 然谷,刺无多见血。 乳中,禁不可刺。 鸠尾,禁不可刺。

  头维,禁不可灸。 承光,禁不可灸。

  脑户,禁不可灸。 暗门,禁不可灸。

  风府,禁不可灸。 阴市,禁不可灸。

  下关,耳中有干适低,无灸。耳门,耳中有脓乃适低,无灸。 人迎,禁不可灸。 阳关,禁不可灸。 丝竹空,灸之,不幸使人目小及盲。 承泣,禁不可灸。 脊中,禁不可灸。 乳中,禁不可灸。 螈脉,禁不可灸。 石门女子,禁不可灸。 白环俞,禁不可灸。

  气冲灸之,不幸不得息。 渊腋灸之,不幸生脓蚀。 天府,禁不可灸。 经渠,禁不可灸。

  伏兔,禁不可灸。 地五会,禁不可灸。 鸠尾,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6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3/03/2025
下一篇 05/05/2025

相关推荐

  • 养性·房中补益第八

      论曰∶人生四十以下,多有放恣,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所以彭祖曰∶以人疗人,真得其真。故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   夫房中术者,…

    千金方 04/03/2025
  • 伤寒方下·温疟第十五

      (论一首 方三十一首 灸刺法十九首 禳疟法一首 符二首)   论曰∶夫疟者皆生于风,夏伤于暑,秋为 疟也。问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对曰∶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

    千金方 04/03/2025
  • 针灸上·用针略例第五

      夫用针刺者,先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濡,以急随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夫为针者,不离乎心,口如衔索,目欲内视,消息气血,不得妄行。针入一分,知天地之气。   针入二分,知呼…

    千金方 04/03/2025
  • 脾脏方·脾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脾主意,脾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为谏论大夫,并四脏之所受。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

    千金方 04/03/2025
  • 膀胱腑方·霍乱第六

      (论二首 证四条)   论曰∶原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饮食,非关鬼神。夫饱食肫脍,复餐奶酪;海陆百品,无所不啖;眠卧冷席,多饮寒浆;胃中诸食结而不消,阴阳二气,壅而反戾。阳气欲升,…

    千金方 04/03/2025
  • 治诸风方·角弓反张第七

      (方六首)   治卒半身不遂,手足拘急不得屈伸,身体冷,或智或痴,或身强直不语,或生或死,狂言不可名状,角弓反张,或欲得食,或不用食,或大小便不利皆疗之方∶(《古今录验》名八风…

    千金方 04/03/2025
  • 小肠腑方·小肠虚实第二

      (脉二首 方三首 灸法二首)   小肠实热##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实者,手太阳经也,病苦身热,来去汗不出。心中烦满,身重,口中生疮,名曰小肠实热也。   柴胡泽泻汤  治小…

    千金方 04/03/2025
  • 伤寒方上·伤寒例第一

      (论三首)   论曰∶《易》称天地变化,各正性命,然则变化之迹无方,性命之功难测,故有炎凉寒懊风雨晦冥,水旱妖灾虫蝗怪异,四时八节种种施化不同,七十二候日月营运各别,终其晷度,…

    千金方 04/03/2025
  • 针灸下·杂病第七

      论曰∶膏肓俞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取穴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摇动,从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头,…

    千金方 04/03/2025
  • 胃腑方·噎塞第六

      (论一首 方三十五首)   五噎丸  治胸中久寒呕逆逆气,饮食不下,结气不消方(《古今录验》云∶五噎者,气噎、忧噎、劳噎、食噎、思噎。气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胁苦痛…

    千金方 04/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