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_蒲公英治什么病_蒲公英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凫公英、蒲公草、耩褥草、仆公英、仆公罂、地丁、金簪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鹁鸪英、婆婆丁、白鼓丁、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奶汁草、残飞坠、黄狗头、卜地蜈蚣、鬼灯笼、羊奶奶草、双英卜地

性味:味苦;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火;肠炎;痢疾;肝炎;胆吓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异苞蒲公英、亚洲蒲公英、红梗蒲公英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

原形态:1.蒲公英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全株含白色乳汁,被白色疏软毛。根深长,单一分枝,直径通常3-5mm,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列成莲座状;具叶柄,柄基部两侧扩大呈鞘状;叶片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5cm,宽2-3.5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状,全缘或具疏齿,裂片间有细小锯齿,绿色或有时在边缘事淡紫以斑迹,被白色蛛丝状毛。花状花序单一,顶生,全为舌状花,两性;总苞片多层,外面数层较短,卵状披针形,内面一层线状披针形,边缘膜质,缘具蛛丝状毛,内、外苞生先端均有小角状突起;花托平坦;花冠黄色,先端平截,常裂;雄蕊5,花药合生成筒状包于花柱外,花丝分离;雌世1,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有短毛。瘦果倒披针形,长4-5mm,宽1.5mm,具纵棱,并有横纹相连,果上全部有刺状突起,果顶具长8-10mm,具纵棱,并有横纹相连,果上全部有刺状突起,果顶具长8-10mm的喙;冠毛白色,长约7mm。花期4-5月,果期6-7月。2.碱地蒲公英其主要特征在于:小叶为规则的羽状分裂。总苞片先端无角状突起;花冠黄色;瘦果披针形,长约4mm,喙长4-5.5mm。3.东北蒲公英其主要特征在于:叶片长圆倒披针形,裂片倒向,侧裂片4-5对,三角状或窄三角状,先羰的裂片较大,扁鞭形或三角形,全缘。外层总苞片宽卵形或披针状卵形,被疏柔毛。无或有不明显的短角突起,内层苞片长于外层总苞片,无短角状突起。瘦果淡褐色,上部有尖小瘤,喙长8-12mm。冠毛污白以。4.异苞蒲公英其主要特征在于:叶裂片少数,先端裂片三角状或倒梯状,侧裂片三角状或线状。瘦果倒披针形,上部有刺状突起,喙长约8mm。5.亚洲蒲公英其主要特征在于:叶片条形或狭披针形,长约9cm,叶裂片多数,先端裂片戟形,侧裂片长线状,下倾。花茎上部被疏卷毛;外层总苞片淡红色,有不明显的小角;舌状花白色或白带黄色。瘦果黄褐色,长3-4mm,喙长4-8mm,冠毛污白色。6.红梗蒲公英基主要特征在于:叶柄短,鲜红色;叶片长倒披针形或广倒披针形,表面有紫红色斑纹;花茎鲜红紫色,顶端被蛛丝状毛。瘦果窗倒披针形,长约4mm,上部有刺状罕起,喙长8-10mm。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草地、路旁、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间。2.生于稍潮湿的盐碱地或原野上。3.生于山野、山坡路旁或溪流边。4.生于田野间。5.生于草甸或河滩上。6.生于山坡路旁、沟旁或盐碱地带。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2.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先端无角状突起;花冠黄色;瘦果披针形,长约4mm,喙长4-5.5mm。3.分布于东北。4.分布于东北。5.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河北、四川等地。6.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新疆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唐本草》;1.《唐本草》:蒲公英,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2.《纲目》: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如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3.《本草新编》:蒲公英煎膏,尤胜于生用。煎冒之法,每次须百斤,石臼内捣烂,铁锅内用水煎之。一锅水煎至七分,盛于布袋之内,沥取清汁;每大锅可煮力'斤,十次煮完,俱取清计,入于大锅内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乳痈属肝经,妇人经行后,肝经主事,故主妇人乳痈肿乳毒,并宜生暖之良。2.《本草述》:蒲公英,甘而微余苦,是甘平而兼有微寒者也。希雍有曰:甘平之剂点朗肝肾。'昧此一语,则知其入胃而兼入肝肾矣,不然,安能凉血、乌须发,以合于冲任之血脏乎?即是思之,则东垣所谓肾经必用者,尤当推而广之,不当止以前所主治尽之也。3.《本草新编》: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阳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太伤胃气。盖胃中之火盛,由于胃中士衰也,泻火而土愈衰矣。故用自虎汤以泻胃火,乃一时之极宜,而不可恃之为经久也。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但其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多用,一两,少亦五、六钱,始可散邪辅正耳。或问,蒲公英泻火,止泻阳明之火,不识各经之火,亦可尽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无过阳明之焰,阳明之火降,而各经余火无不尽消。蒲公英虽非各经之药,而各经之火,见蒲公英而尽伏,即谓蒲公英能消各经之火,亦无不可也。或问,蒲公英与金银花,同是消痈化疡之物,二物毕竟孰胜?夫蒲公英止入阳明、太阴二经,而金银花则无经不入,蒲公英不可与金银花同于功用也。然金银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4.《医林纂要》:蒲公英点能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皆泻火安上之功。通乳汁,以形用也。固齿牙,去阳阴热也。人言一茎两花,高尺许,根下大如拳,旁有人形拱抱,捣汁酒和,治噎隔神效。吾所见皆一茎一花,亦鲜高及尺者,然以治噎膈。5.《本草求真》: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自英等药同治。6.《本草正义》: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疗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疗,红肿坚块,尤为捷效。鲜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此。7.《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8.《本草图经中: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9.《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白。10.《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颓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疠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11.《纲目》:乌须发,壮筋骨。12.《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13.《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14.《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15.《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16.《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痘,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17.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治疗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18.《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72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细叶铁线莲_细叶铁线莲有什么危害_细叶铁线莲有什么用药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透骨草、断肠草、狗肚子筋、驴断肠 性味:叶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痛;健胃消食;杀虫。主风湿痹痛;消化不良;呕吐;包囊虫病;阴囊湿疹;疮痈肿毒 生长采…

  • 青鱼枕

    青鱼枕(《食疗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青鱼头中的枕骨。动物形态详"青鱼"条。 【功用主治】①《食疗本草》:"疗卒心痛,平水气,以水研服之。" ②《日华子本草》:"用醋磨,治水气…

  • 巴掌草_巴掌草的功效和作用_巴掌草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红草鞋、狮子利、狮子尾、狗舌草 性味:味苦;酸;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脾肿大;肺结核咳血;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水丁香

    水丁香(《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中国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间草药》),水苴仔、水黄麻(《闽南民间草药》),水杨柳(《四川中药志》),田蓼草、红麻…

  • 乌蛇膏_乌蛇膏是中药吗 _乌蛇膏哪些人不可以使用

    基础信息 别名:乌梢蛇 性味:辛;咸;平;无毒 功能主治:补肾聪耳。主耳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脂肪。 原形态:乌梢蛇,形体较粗大,头颈区分不明显,全长可…

  • 平地木_平地木多吃有影响吗_平地木有哪些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叶下红、叶底红、矮脚樟、雪里珠、矮脚草、地茶、小青、矮茶、短脚三郎、矮茶荷、矮茶风、矮茶子、地青杠、老勿大、金牛草、千年不大、叶下珍珠、老不大、铺地凉伞、阴山红、野…

  • 天花粉_天花粉的功效与作用_天花粉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栝楼根、白药、瑞雪、天瓜粉、花粉、屎瓜根、栝蒌粉、萎粉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消肿排浓。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 …

  • 聚藻_聚藻吃了中毒了怎么办_聚藻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水藻、水蕴、鳃草、午尾蕴、藻、金鱼草、草纱、小二仙草、狗尾巴草、狐尾草 性味: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热病烦渴;赤白痢;丹毒;疮疖;烫伤 生长…

  • 绣线菊根

    绣线菊根(《贵州草药》) 【异名】火烧尖、土黄连(《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或光叶绣线菊的根。 【植物形态】①粉花绣线菊落叶灌木,高达1.5米。小枝嫩时或…

  • 墨七_墨七可以入药吗_墨七有什么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活血连、凉水渣子、血散七、龙胡子、土莎莲、一口血、独儿七、笋尖七 性味:味辛;苦;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主月经不调;跌打损作;骨折疼痛;风湿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