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_川贝母的用药禁忌_川贝母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虻、黄虻、莔、贝母、勤母、药实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主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肺痈;瘰疬;痈肿;乳痈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卷叶贝母、棱砂贝母、甘肃贝母、康定贝母等的鳞茎。

原形态:1.暗紫贝母多年生草本,高15-25cm。鳞茎球形或圆锥形,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6-8mm。茎直立,单一,无毛。叶在下面的1-2对为对生,上面的1-2枚散生或对生,无柄,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6-6.5cm;宽3-7mm,先端急尖,不卷曲。花单生于茎顶,深黄色,有黄褐色小方格;叶状苞片1枚,先端不卷曲;花被片6,2轮,长2.5-2.7cm,内3片倒卵状长圆形,宽约1cm,外3片近长圆形,宽约6mm;蜜腺窝稍凸出或不很明显;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生,花丝具或不具小乳突;柱头3裂,裂片短而外展,长0.5-1mm。蒴果长圆形,长1-1.5cm,宽1-1.2cm,具6棱,棱上的翅很窄,宽约1mm。花期6月,果期8月。2.卷叶贝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变化较大。鳞茎卵圆形,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1.5cm叶通常对生,少数在中部兼有散生或轮生;叶片条形至条状披针形,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单生茎顶,紫色至黄绿色,通常有小方格,少数仅有斑点或条纹;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狭长,宽2-4mm;花被片6,长3-4cm,外轮3片,宽1-1.4cm,内轮3片近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宽可达1.8cm;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3/5,花药近基着生,花丝多少具小乳突;柱头裂片长3-5mm。蒴果棱上具宽1-1.5mm的窄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3.棱砂贝母多年生草本,高17-35cm。鳞茎长卵圆形,由2(-3)枚鳞片组成,直径1-2cm。叶互生,3-5枚(包括叶状苞片)较紧密地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叶片狭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7cm,宽1-3cm,先端不卷曲。单花顶生,宽钟状,略俯垂,浅黄色,具红褐色斑点或小方格;花被片长3.2-4.5cm,宽1.2-1.5cm,内三片比外三片稍长而宽;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丝不具小乳突;柱头裂片长约1mm。蒴果棱上的翅宽约1mm,宿存花被常多少包住蒴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4.甘肃贝母多年生草本,高20-40cm。鳞茎圆锥形,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6-13mm。叶通常最下面的2枚对生,上面的2-3枚散生;叶片条形,长3-7cm,宽3-4mm,先端通常不卷曲。单花顶生,稀为2朵,浅黄色,有黑紫色斑点;叶状苞片1枚,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被片长2-3cm,内3片宽6-7mm,蜜腺窝不很明显;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丝具小乳突;柱头裂片长不及1mm。蒴果棱上具宽约1mm的窄翅。花期6-7月,果期8月。5.康定贝母与卷叶贝母相似,但植株和鳞茎常较大。叶除最下面的1-2对为对生外,余多为散生,先端不卷曲。叶状苞片通常1枚,极少为3枚。花具明显的紫色方格斑。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暗紫贝母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2.卷叶贝母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3.棱砂贝母生于海拔3800-4700m的流沙滩上的岩石缝隙中。4.甘肃贝母生于海拔2800-4400m的灌丛中或草地上。5.康定贝母生于海拓3500-4100的河边林下或草地上。资源分布:1.暗紫贝母分布于四川、青海。2.卷叶贝母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3.棱砂贝母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4.甘肃贝母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5.康定贝母分布于四川康定一带。

文献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1.《雷公炮炙论》:贝母有独颗团不作两片无皱者,号曰丹龙精,不入用。若误服,令人筋脉永不收。用黄精、小蓝汁合服立愈。2.《唐本草》:贝母,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3.《本草图经》:贝母,今河中、江陵府、郢、寿、随、郑、莱、润、滁州皆有之。根有瓣子,黄白色;二月生苗,茎细青色;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本草别说》:能散心胸郁结之气贝母,治心中气不快多愁郁者殊有功。王好古:贝母,乃肺经气分药也,仲景治寒实结胸,外无热证者,三物小陷胸汤主之,白散亦可,以其内有贝母也。成无己云:辛散而苦泄,桔梗、贝母之苦辛,用以下气。《本草会编》:俗以半夏有毒,用贝母代之,夫贝母乃大阴肺经之药,半夏乃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之药,何可以代?若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半夏乃禁忌,皆贝母为向导,犹可代也。至于脾胃湿热,涎化为痰,久则生火,痰火上攻,香愦、僵仆、蹇涩诸证,生死旦夕,亦岂贝母可代乎?《本草经疏》:贝母,肺有热,因而生痰,或为热邪所干,喘嗽烦闷,必此主之,其主伤寒烦热者,辛寒兼苦,能解除烦热故也。淋沥者,小肠有热也,心与小肠为表里,清心家之烦热,则小肠之热亦解矣。邪气者、邪热也,辛以散结,苦以泄邪,寒以折热,故主邪气也。《经》曰:一阴一阳结为喉痹,一阴者少阴君火也,一阳者少阳相火也,解少阴少阳之热,除胸中烦热,则喉痹自愈矣。乳难者,足厥阴、足阳明之气结滞而不通,辛能散结气,通其结滞,则乳难自瘳。热解则血凉,血凉则不痛,故主金疮。热则生风,故主风痉。《别录》又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者,肺主皮毛也。目眩者,热上攻也。项直,即风痉也。咳嗽上气,气上逆也。烦热渴邪不解,汗不出者,邪热盛也。其性专能散结除热,则上来诸证,皆自愈矣。病去则五脏自安。骨髓自利也。《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药性论》: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本草汇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故配知母,可以清气滋阴;配芩、连可以清痰降火;配耆参可以行补不聚;配归、芍可以调气和营;又配连翘可解郁毒,治项下瘿核;配二陈代半夏用,可以补肺消痰、和中降火者也。以上修用,必以川者为妙。若解痈毒,破症结,消实痰,敷恶疮,又以土者为佳。然川者味淡性优,土者味苦性劣,二者以分别用。《本草正》:半夏、贝母,俱治痰嗽。但半夏兼治脾肺,贝母独善清金。半夏用其辛,贝母用其苦;半夏用其温,贝母用其凉;半夏性速,贝母性缓;半夏散寒,贝母清热;性味阴阳,大有不同。俗有代用者,其谬孰甚。......降胸中因热结胸及乳痈流痰结核。《药品化义》:贝母,味苦能下降,微辛能散郁,气味俱清,故用入心肺,主治郁痰、虚痰、热痰及痰中带血,虚劳咳嗽,胸膈逆气,烦渴热甚,此导热下行,痰气自利也。取其下利则毒去,散气则毒解,用疗肺痿、肺痈、瘿瘤痰核、痈疽疮毒,此皆开郁散结,血脉流通之功也。又取其性凉能降,善调脾气,治胃火上炎,冲逼肺金,致痰嗽不止,此清气滋阴,肺部自宁也。《长沙药解》:贝母苦寒之性,泄热凉金,降浊消痰,其力非小,然清金而不败胃气,甚可嘉焉。《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日华子本草》:消痰,润心肺。末,和砂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敷人畜恶疮。《本草述》:疗肿瘤疡,可以托里护心,收敛解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36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醉鱼草花

    醉鱼草花(《纲目》)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花,植物形态详"醉鱼草"条。 【采集】4~7月采收,晒干。 【性味】《纲目》:"辛苦,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痰饮齁喘,久疟…

  • 远志

    【中文名】远志(《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葽绕、蕀蒬(《尔雅》),棘菀(《本经》),苦远志(《滇南本草》)。 【来源】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的根。 【植物形态】细叶远志,又…

  • 蒺藜苗

    蒺藜苗(《纲目》) 【异名】蒺藜蔓(《千金翼方》)。 【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茎叶。植物形态详"刺蒺藜"条。 【化学成分】详"蒺藜根"条。 【药理作用】全草或果实在印度用作利尿剂…

  • 百合花

    百合花(《滇南本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植物形态详"百合"条。 【化学成分】参见"百合"条。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平,味甘微苦。" 【归经】《滇南本草》…

  • 蜀羊泉_蜀羊泉的功效_蜀羊泉有医用价值吗

    基础信息 别名:羊泉、羊饴、漆姑、青杞、野茄、小孩拳、红葵、野茄子、野枸杞、野辣子、药人豆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目昏赤;乳腺炎;肋腺炎;疥癣;疥…

  • 紫金莲_紫金莲可以解毒吗_紫金莲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转子莲、紫金标、搬倒甑、蓝花草、蓝花丹、蓝花过节、蓝花矮陀、蓝花对节兰、蓝花狗骨节、牛癞子棵、九节莲、舒筋、月月花、大吉力、花格草、假玉竹、铁狮岩陀、对节兰、普普红…

  • 构皮麻_构皮麻的功效与作用_构皮麻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九得藤、狗额藤、谷沙藤、斑沙藤、藤葡蟠、黄皮藤、剥皮藤、杉皮藤、乳藤草、皮藤、植皮、纸皮、细叶构皮柴、谷皮藤、藤钩、野构树、野构桃、山树藤、皮树花、野桑叶、棉花藤、…

  • 紫燕草

    紫燕草(《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紫燕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紫燕草多年生草本,高约40厘米,全体有短毛。茎直立,细圆柱形,光滑,紫色。茎自基部多分枝,常15枝以上。单…

  • 花鱼_花鱼的功能主治_花鱼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青脖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肺肾;益精;止嗽。主补肺肾;益精;止嗽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黑斑条鳅的肉。 原形态:黑斑条鳅,为小型鱼类,体稍侧…

  • 棘刺花_棘刺花可以入药吗_棘刺花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刺原、马朐、棘花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敛疮;明目。主金刃创伤;瘘管;目昏不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Mil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