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肉_蚌肉的功效与作用_哪些人不能吃蚌肉

基础信息

别名:含浆、河歪、河蛤蜊

性味:味甘;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明目;解毒。主烦热;消渴;血崩;带下;痔瘘;目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蚌科动物褐纹冠蚌、三角帆蚌和背角无齿蚌等蚌类的肉。

原形态:1.合渍珠母贝,贝壳为斜四方形,壳质较脆,壳长50-90mm,宽18-32mm,高与长相近,较大个体高可达100mm以上。壳顶位于前方,两侧有耳,前耳较后耳稍小。两壳不等,右壳较平,左壳稍凸,右壳前耳下方有一明显的足丝凹陷。背缘平直;腹缘圆,壳面淡黄褐色,同心生长轮脉极细密,成片状,薄脆易脱落,壳中部常呈磨损状近腹缘的排列紧密,延伸成小舌末端稍翘起,足丝孔大,足丝呈毛发状。壳内面中部珍珠层厚而发达,具极强的珍珠光泽。有的外套膜受刺激后,上皮组织急剧裂殖,形成珍珠囊,且不断分泌珍珠质,才逐渐形成珍珠。壳内面边缘淡黄色,无珍珠层。铰合线直,有一突起主齿,沿铰合线下方有一长齿片。韧带紫褐色,前上掣肌痕明显,位于壳顶下方,闭壳肌痕大,长圆形,前端稍尖,位于壳中央稍近后方。2.珠母贝,贝壳呈不规则圆形,壳质坚厚,一般壳长110-150mm,大者可达200mm左右,高与长近等,左壳稍凸略大于右壳,壳顶位于背缘前端并向前弯,右壳顶前方有一凹陷,为足丝出孔,两壳耳不明显,壳表面棕褐色或绿褐色,壳顶光滑,暗绿色,其余部分被有同心形鳞片,鳞片延伸至壳的边缘呈棘状或锯齿状,中部鳞片常脱落,多数留有淡白色放射状。壳内面珍珠层厚,有虹彩光泽,铰合线直,无齿,韧带强壮,紫褐色,前上掣肌痕较小,闭壳肌痕宽大,长圆形,略呈葫芦状,外套缘黑色,肛门膜具黑色素,肥厚宽大,顶端有一小突起。3.大珠母贝,贝壳近五边形,略圆,壳质坚实厚重,成体壳长超过200mm,大者可达300mm以上,重大4-5kg,是珍珠贝中最大的一种,壳稍平,壳顶位于背缘前端,前耳小,无后耳。壳表面鳞片排列不规则,呈灰黄褐色,放射肋淡褐色,老贝壳体鳞片常脱落,显露珍珠层,放射肋不明显。壳内面具很厚的银白色珍珠层,边缘部黄褐色。铰合部后端稍突出。韧带宽厚,脱落后有一凹痕。闭壳肌痕宽大,的肾形,痕面不平滑,有许多横纹。肛门膜舌形,末端宽圆。4.长耳珠母贝,贝壳近方形,壳长100mm左右,个体比合浦珠母稍大,壳顶位于前方,无前耳,后耳较长,成翼状突起,右壳较平,左壳稍凸。壳表边缘鳞片层薄,成片翘起。壳内面具银白色珍珠层,闭壳肌痕细长。5.三角帆蚌,贝壳大而扁平,壳质坚硬,外形略呈三角形。左右两壳顶紧接在一起,后背缘长,并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前背缘短小,呈尖角状。腹缘近直线,略呈弧形。壳面不平滑,壳顶部刻有粗大的肋脉。生长线同心环状排列,距离宽。贝壳内面平滑,珍珠层乳白色。6.褶纹冠蚌,贝壳较大,略呈不等边三角形。前背缘冠突不明显,后部长高,后背缘向上斜出伸展成为大形的冠。壳的后背部自过错顶起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渐粗大的纵肋。腹级长近直线。壳面深黄绿色至黑褐色,壳顶常受侵蚀而丢失表层颜色。珍珠层有光泽。7.背角无齿蚌,贝壳外形呈有角突的卵圆形,前端稍圆,后端呈斜切状,腹缘呈弧形。后背部有自壳顶射出的三条粗肋脉。壳面绿褐色。闭壳肌痕长椭圆形。壳内面珍珠层乳白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风浪较平静的海湾中,泥沙、岩礁或砾较多的海底,以足丝固着生活于岩礁或石块上,以潮流通畅、水质较肥的海区生长较好。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10m左右均有生长,通常在5m的深处较多。以硅藻为主食,适且生长温度在15-30℃之间,产卵期5-10月,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壳高即可达70mm左右。2.栖息于潮间带低潮线附近,以足丝固着于岩礁缝际或珊瑚礁内,且多固着于背风浪的岩石基部。3.多栖息于水深20m左右的海区,在60m的深处也能采到。4.生境和分布同合浦珠母贝。5.生活于淡水泥底稍带沙质的河湖中。6.生活于江河、湖泊的泥底,行动迟缓。7.生活于江河湖沼泥底。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东、广西沿海,尤以北部湾较为常见,广西合浦产量最高。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及西沙群岛等沿海为育珠的良种之一。3.分布于海南及西沙群岛为热带亚热带种。4.生境与分布同合浦珠母贝。5.分布于河北、江苏、安徽、浙江等地。6.分布于全国各地。7.分布于全国各地。

文献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食疗本草》:主大热,解酒毒,止渴,去眼赤。2.《本草拾遗》:主妇人劳损下血,明目,除湿,止消渴。3.《日华子本草》:明目,止消渴,除烦解热毒,补妇人虚劳、下血,并痔瘘、血崩、带下。4.《本草再新》:治肝热,肾衰,托斑疹,解痘毒,清凉止渴。5.《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滋阴,养肝凉血,熄风解酒,明目定狂。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68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黄花倒水莲_黄花倒水莲哪些人不能吃_黄花倒水莲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黄花用水莲、观音串、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倒吊黄、黄花金盔、观音坠、黄花鸡骨草、黄金印、念健、牛耳音、白马胎、一身保暖 性味…

  • 乌贼鱼肉

    乌贼鱼肉(《别录》) 【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肉。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 【性味】咸,平 ①《别录》:"味酸,平。" ②《医林纂要》:"咸,平。" 【归经】《本草求…

  • 风轮菜

    风轮菜(《救荒本草》) 【异名】蜂窝草、节节草(《贵州民间药物》),苦地胆、熊胆草、九层塔(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落地梅花、九塔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

  • 月季花

    月季花(《纲目》) 【异名】四季花(《益部方物略记》),月月红、胜春、斗雪红(《纲目》),月贵花、月记(《南越笔记》),月月开(《分类草药性》),长春花(《现代实用中药》),月月花…

  • 北风草_北风草的功效和作用_北风草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毛绣球防风、银针七、灯笼草、楼台夏枯草、白风轮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鸡草、野芝麻、猫耳朵草、节节花、老虎花、白骨九苏、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金线薄荷、白花草、鼠尾…

  • 胎生铁角蕨_胎生铁角蕨的服用禁忌_胎生铁角蕨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凤尾草 性味:淡;微涩;凉 功能主治: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主腰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印度铁角蕨的全草。 原形态:植株高20-40cm。根茎短粗…

  • 木棉根

    木棉根(《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木棉花"条。 【化学成分】根含蛋白质、脂类、鞣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淀粉、胶质等。 【性味】广州部队…

  • 百合花

    百合花(《滇南本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植物形态详"百合"条。 【化学成分】参见"百合"条。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平,味甘微苦。" 【归经】《滇南本草》…

  • 五瓣寄生_五瓣寄生是中药吗_五瓣寄生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杂寄生、树上茶、桑寄生、寄生 性味:苦;甘;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咳;止痢。主风湿痹痛;咳嗽;痢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离瓣寄生的带叶茎枝。…

  • 罗汉松根皮

    罗汉松根皮(《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根皮。植物形态详"罗汉松实"条。 【采集】全年可采。 【功用主治】治跌打损伤,鲜罗汉松根皮与苦参根等量,加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