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白茶

促进血糖平衡、明目、保肝护肝

一般人群均适宜

哺乳期、尿路结石患者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具有促进血糖平衡、明目、保肝护肝等功效。 1、促进血糖平衡 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提高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2、明目 白茶存放时间越长,药用价值越高。白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合成视紫红质,可避免夜盲症与干眼病。 3、保肝护肝 白茶富含的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天然物质,可以保护肝脏,加速乙醇代谢产物乙醛分解,变成无毒物质,降低对肝细胞的损害。

营养价值

白茶富含的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天然物质可以保护肝脏,加速乙醇代谢产物乙醛分解,变成无毒物质,降低对肝细胞的损害。

适宜和禁忌 适宜:一般人群均适宜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哺乳期、尿路结石患者 尿路结石通常是草酸钙结石,由于茶含有草酸,会随尿液排泄的钙质而形成结石,若尿结石患者再大量饮茶,会加重病情。哺乳期避免饮浓茶,过多的咖啡碱会进入乳汁,婴幼儿吸乳后会间接的产生兴奋,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饮用。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使胎儿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咖啡碱对胎儿的过分刺激。

婴幼儿应谨慎饮用。白茶含有咖啡因、茶碱等成分,有一定的刺激性,婴幼儿应谨慎饮用。

温馨提示

喝白茶应该注意不要冲泡的太浓,冲泡白茶的水温应该控制在90℃左右。第一次冲泡的时间大概是5分钟左右,第二次冲泡的时间大概是3分钟左右,泡了以后应该喝完,过夜的白茶一定要避免饮用。

食用方法

1、冲泡 白茶一般冲泡饮用,将适量的白茶放入茶壶中,加入一定量的热水浸泡,待茶水水温适宜时即可饮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918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15/2025

相关推荐

  • 玫瑰菊花柠檬茶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玫瑰菊花柠檬茶 功 舒肝明目、生津止渴 宜 肝热郁积者 忌 无特殊禁忌人群 营养功效 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玫瑰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气味芳香;菊花味辛、甘、苦,性…

  • 肝腹水能吃面条吗

    肝腹水患者可以适量吃面条。面条的制作原料是小麦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营养物质,易消化吸收。肝腹水患者适量食用面条可补充能量,为合成肝糖原提供原料…

    06/17/2025
  • 荨麻疹能不能吃猪肝

    荨麻疹能不能吃猪肝 宜吃 猪肝 猪肝营养指标(100克含量) 热量 129kcal 蛋白质 19.3g 维生素C 20mg 维生素B 2.08mg 钙 6mg 脂肪 3.5g 宜吃…

  • 颅内出血能吃三七粉吗

    颅内出血是不能吃三七粉的。首先要搞清楚三七粉的成分和功效,三七粉含多种皂甙,具有活血化瘀和消肿止痛的作用。特别是颅内出血的急性期患者是绝对禁忌吃三七粉的,因为它会加重颅内出血,导致…

  • 吃西瓜拉红色大便吗

    吃西瓜可能会拉红色大便。西瓜主要能够起到清热解暑的功效,并且还具有生津止渴和预防便秘的作用,能够有效的缓解肝火旺盛所引起的大便结块和肛门出血的现象,西瓜当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对于糖尿…

  • 通花根和通草有区别吗?

    通花根和通草是有区别的,通花根一般指的是通脱木也就是大通草,通草主要包括小通草。通花根和通草同时具有清热利水以及通乳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女性分娩后奶水不足,同时还可以用于治疗上火引…

  • 吃银耳有什么好处

    吃银耳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还可以滋润皮肤。中医认为银耳是一种具有滋补、润肺养胃的功效的食材,经常吃银耳对于皮肤来说可以起到滋润的作用,时刻保持皮肤的水润。由于银耳里面含有蛋白质氨基…

  • 流行性腮腺炎能不能吃烤鸭

    流行性腮腺炎能不能吃烤鸭 慎吃 烤鸭 慎吃 原因 流行性腮腺炎应谨慎食用烤鸭。烤鸭为烘烤食用,高脂肪,不易消化,对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而言,由于其腮腺本身有疼痛、发热的症状,辛辣、刺…

  • 脂肪肝能不能吃毛豆

    脂肪肝能不能吃毛豆 宜吃 毛豆 毛豆营养指标(100克含量) 热量 131kcal 脂肪 5g 胆固醇 – 碳水化合物 10.5g 蛋白质 13.1g 膳食纤维 0.004g 宜吃…

  • 一副中药多少味药正常

    正常一副中药应该控制在十二味左右,总量大概在100克左右。中医讲,“药过十三,其性不沾”,也就是说如果一副药里边药味过多,有可能会因为药物药性的相互冲突,而影响药性,影响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