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八 灵枢·贼风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遮罩(别本作: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
  黄帝问道:你经常讲到,人体发生疾病都是因为受到四时贼风邪气侵袭人体引起的,但是有些人并没有离开居处的房屋或遮蔽得很严密的地方,没有遭受贼风邪气的侵袭,却突然发生疾病,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
  岐伯回答说:这种情况的形成,都是因为平素就受到邪气的伤害而没有察觉所造成的。或曾经被湿邪伤害,湿邪侵袭人体后,藏伏在血脉和分肉中,长期不能消散;或从高处跌落,使瘀血留滞在体内;或暴喜大怒而情志活动不能节制;或饮食不适当;或不能根据气候的寒热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导致腠理闭塞而不通畅。若腠理张开时感受风寒,使血脉凝滞不通,新感受的风寒与体内原有的邪气相互搏结,便会形成寒痹。有的人因体内有热,则会形成身体出汗,在出汗时就容易感受风邪。以上这些情况,即便不是遇到贼风邪气的侵袭,也一定是外邪与体内原有邪气相互结合,才会使人发生疾病。

  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
  黄帝问道:上述疾病发生的原因,都是病人自己能感觉到的。那些既感觉不到有邪气侵袭,又没有惊恐等情志的过度刺激,却突然发病,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鬼神作祟吗?

  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岐伯回答说:这种情况,也是有宿邪藏伏在体内而尚未发作。由于性情有所厌恶,思想有所羡慕,而引起气血逆乱,逆乱的气血与藏伏在体内的宿邪相互作用便发生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发生的原因不明显,既看不见,又听不到,所以就好像鬼神作祟一样。

  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
  黄帝问道:有些人得了病,请巫医祝祷一番便可痊愈,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
  岐伯回答说:古代的巫医,原本知道百病相克相胜的道理,他先已了解了疾病发生的根源,所以能用祝祷的方法使疾病痊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98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5/05/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卷十三 灵枢·经筋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

  • 卷六 灵枢·寿夭刚柔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黄帝问少师说:我听说人体的先天禀赋,性情有的刚、有的柔,体质有的强、有的弱,寿命有的长、有的…

  • 卷二 灵枢·本输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黄帝向岐伯问道:…

  • 卷三 灵枢·小针解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 卷三十五 灵枢·胀论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  黄帝说:在寸口出现什么脉象是发生了胀病呢?   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岐伯说:脉象表现出大而坚或坚而涩的,就是发生了胀病。   …

  • 卷二十八 灵枢·口问

      黄帝闲居,辟左右而问于岐伯曰:余已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  黄帝在闲暇独处的时候,屏退左右之后问岐伯说:我已经学到了九针针术方面的知识,也能判断阴阳顺逆的…

  • 卷三十四 灵枢·五乱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  黄帝说:人体的十二经脉,其属性分别与五行相合,又与四时相应,但不知因何失调而引起脉气运行的逆乱?又是什么原因能使…

  • 卷二十一 灵枢·寒热病

      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

  • 卷四十九 灵枢·五色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  雷公向黄帝问道:(《灵枢?五阅五使》篇说:)面部五种气色(青、赤、黄、白、黑)的变化,仅仅反应在明堂部位,是这样吗?弟子…

  • 卷七十三 灵枢·官能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正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黄帝对岐伯道: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