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灵枢·决气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黄帝说:我听说人体有精、气、津、液、血、脉的说法,我认为这些不过是一种气罢了,现在却把它分为六种,我不懂这是怎么回事。

  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岐伯说:男女交合之后,可以产生新的生命体,在形体出现以前,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就叫做精。

  何谓气?
  (黄帝问:)什么是气?

  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岐伯说:上焦把饮食精微物质宣发布散到全身,可以温煦皮肤、充实形体、滋润毛发,就像雾露灌溉各种生物一样,这就叫做气。

  何谓津?
  (黄帝问:)什么是津?

  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岐伯说:肌腠疏泄太过,汗出过多,这样的汗就叫做津。

  何谓液?
  (黄帝问:)什么是液?

  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岐伯说:饮食入胃,水谷精微充满于周身,外溢部分输注于骨髓中,使筋骨关节可以曲伸灵活,渗出的部分可以补益脑髓,散布到皮肤,保持皮肤润泽的物质,就叫做液。

  何谓血?
  (黄帝问:)什么是血?

  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岐伯说:位于中焦的脾胃接纳饮食物,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经过气化变成红色的液体,这就叫做血。

  何谓脉?
  (黄帝问:)什么是脉?

  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岐伯说:向隧道一样约束着营血的运行,不使它泛滥妄行,就叫做脉。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
  黄帝问:上述精、气、津、液、血、脉六气的有余和不足各有什么表现?如何才能了解气的多少、脑髓的虚实、血脉的清浊呢?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脉脱者,)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岐伯说:精的大量耗损,会使人耳聋;气虚的,可使人的眼睛看不清东西;津虚的,腠理开泄,使人大量汗出;液虚的,四肢关节屈伸不利,面色枯槁没有光泽,脑髓不充满,小腿酸软,经常耳鸣;血虚的,面色苍白而不润泽;脉虚的,脉管空虚下陷。从这些就可以了解六气异常的表现。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
  黄帝问:六气对人体作用的重要性有何不同呢?

  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岐伯说:六气,分别由各自的脏器主管,它们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及功能的正常与否,可以了解这些脏器的工作状态。但是,六气都是五谷精微所化生的,而这些精微物质又化生于胃,因此胃是六气化生的源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01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5/05/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卷六十九 灵枢·忧患无言

      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  黄帝问少师道:有人突然因忧愁恨怒,引起张口说话但不能发音,是人体内哪条通道被阻塞了?又是哪…

  • 卷七十一 灵枢·邪客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  黄帝问伯高道:邪气侵犯人体,有时使人不能闭目睡觉,卧不安枕,这是什么气造成的呢?   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

  • 卷十一 灵枢·经别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地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

  • 卷四十七 灵枢·本藏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

  • 卷七十四 灵枢·论疾诊尺

      黄帝问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黄帝问岐伯说:我想不经过望色、切脉,只诊察患者的尺肤部,就可以说出疾病的原因,从外表了解内里的变化,怎…

  • 卷三十五 灵枢·胀论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  黄帝说:在寸口出现什么脉象是发生了胀病呢?   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岐伯说:脉象表现出大而坚或坚而涩的,就是发生了胀病。   …

  • 卷六十七 灵枢·行针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

  • 卷四十二 灵枢·病传

      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爇、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  黄帝说:我从您那里学到了九针的知识,又自己阅读了一些记载治疗方法…

  • 卷四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  黄帝问岐伯说:外邪伤人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岐伯回答说:外邪伤人,大 会侵袭人体的上部。   黄帝曰:高下…

  • 卷三十三 灵枢·海论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臓,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先生讲过针刺之法,先生所讲的都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