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三 灵枢·论痛

  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焫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
  黄帝问少俞道:人体的筋骨有强壮与软弱的不同,肌肉有坚实与脆弱的区分,皮肤有厚薄之别,腠理有粗疏与致密之异,他们对于针石之刺和艾火灸灼所引起疼痛的忍耐能力如何呢?人体肠胃厚薄、坚实和脆弱也不相同,他们对于药物的耐受能力又怎样呢?我想知道这方面的全部情况。

  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焫亦然。
  少俞回答说:骨骼强壮、筋脉软弱、肌肉舒缓、皮肤较厚的人,能够忍耐疼痛,无论是对针刺或艾火烧灼的疼痛,其耐受程度都是同样的。

  黄帝曰:其耐火焫者,何以知之?
  黄帝问:怎么知道有些人能够耐受艾火烧灼的疼痛呢?

  少俞答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
  少俞答道:不但骨骼强壮、筋脉软弱、肌肉舒缓、皮肤较厚,还有色黑、骨骼发育完善而匀称,就能够耐受艾火烧灼的疼痛。

  黄帝曰:其不耐针石之痛者,何以知之?
  黄帝道:怎么知道有些人不能耐受针刺的疼痛呢?

  少俞曰: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于火焫亦然。
  少俞说:肌肉坚实、皮肤薄的人,不能耐受针石之刺的疼痛,对于艾火烧灼的疼痛也不能耐受。

  黄帝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如?
  黄帝问:在同一时间内患同样的病变,有的人容易治愈,有的不容易治愈,这是什么原因呢?

  少俞曰: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少俞答道:同时患同样的疾病,其中身体偏热性的就容易好;身体偏寒性的就不容易好。

  黄帝曰:人之胜毒,何以知之?
  黄帝问:如何了解人体对药物的耐受力呢?

  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骨[马1] (别本无骨字)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
  少俞说:胃厚实、色黑、骨骼粗壮、身体肥胖的人,都对药物有较强的耐受力;身体消瘦、胃薄弱者,对药物的耐受力就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99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5/05/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卷六十四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

  • 卷三十六 灵枢·五癃津液别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

  • 卷二十八 灵枢·口问

      黄帝闲居,辟左右而问于岐伯曰:余已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  黄帝在闲暇独处的时候,屏退左右之后问岐伯说:我已经学到了九针针术方面的知识,也能判断阴阳顺逆的…

  • 卷六十二 灵枢·动输

      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  黄帝问:在十二经脉中,唯独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这三条经脉搏动不止,是为什么呢?   岐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

  • 卷十二 灵枢·经水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

  • 卷三十二 灵枢·平人绝谷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  黄帝说:我想要了解人不饮食,一过七天就会死亡,这是为什么?   伯高曰:臣请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榖三斗五升…

  • 卷五十七 灵枢·水胀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  黄帝问岐伯道:水胀、肤胀、鼓胀、肠覃与石水等病症,如何进行鉴别呢?   岐伯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

  • 卷二十七 灵枢·周痹

      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徒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慉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

  • 卷十三 灵枢·经筋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

  • 卷七十九 灵枢·岁露论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  黄帝问岐伯说:《医经》中说:“夏天伤于暑邪,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疟疾的发作有一定的时间性,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