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灵枢·病传

  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爇、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
  黄帝说:我从您那里学到了九针的知识,又自己阅读了一些记载治疗方法的书籍,诸如:导引行气、按摩、灸法、温熨、针刺、火针和汤药等,治疗时是只采用一种方法呢,还是把所有的方法都使用上呢?

  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岐伯说:上述各种疗法,是为了适应不同人的不同疾病而设的,而不是在某一个病人身上同时都使用。

  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今余已闻阴阳之要,虚实之理,倾移之过,可治之属,愿闻病之变化,淫传绝败而不可治者,可得闻乎?
  黄帝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掌握了一个总的原则,并以此为指导而不相违背,就能够处理各种复杂而具体的事物”。现在我已经懂得了阴阳的要点,虚实的道理,由阴阳气血盛衰导致疾病的病理及能够治愈的疾病,我还想了解一下疾病的变化,以及其演变导致脏气衰竭而成为不能治疗的疾病的情况,我可以知道吗?

  岐伯曰:要乎哉问也。道,昭乎其如日(别本作旦,下同)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与俱成;毕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
  岐伯回答说:您所问的问题很重要啊!对于医学道理,如果明白了,就好像白天醒着一样清楚,如果不明白,就好像夜间睡觉一样昏昧。如果能按医道去做,就会得到神助、成就大业;如果始终运用它,就会得到它的神妙。达到极高水平的医学道理,应该写在竹简、帛书上广泛流传,不应该只传给自己的后代据为己有。

  黄帝曰:何谓日醒?
  黄帝问:什么是像白天醒着一样清楚呢?

  岐伯曰: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岐伯答道:明白了阴阳的道理,就好像从迷惑中解脱出来,从酒醉中清醒过来一样。

  黄帝曰:何谓夜瞑?
  黄帝又问:什么是像夜间睡觉一样昏昧呢?

  岐伯曰:瘖乎其无声,漠乎其无形,折毛发理,正气横倾,淫邪泮衍,血脉传溜(别本作留),大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岐伯回答说:外邪侵入人体,悄无声息,寂无形迹,引起毫毛皮肤发寒,腠理发泄,正气耗散,淫邪蔓延,传入并滞留血脉之中,随之亢盛的邪气侵入五脏,造成腹部疼痛,精气大量下泄,这样可以致人死命,却不可以使人生命延续下去。

  黄帝曰:大气入脏,奈何?
  黄帝问:亢盛的邪气侵入五脏的情况是怎样呢?

  岐伯曰: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岐伯答道:邪气首先侵入心而发病的,经过一天就会传到肺,再经过三天传到肝,再经过五天传到脾,如果再经过三天还不能治愈,就会死亡。发生在冬季的,半夜死亡;发生在夏季的,中午死亡。

  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邪气首先侵入肺而发病的,经过三天就会传到肝,再经过一天传到脾,再经过五天传到胃,如果再经过十天还未能治愈,就会死亡。发生在冬季的,日落时死亡;发生在夏季,日出时死亡。

  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蚤(别本作早)食。
  邪气首先侵入肝而发病的,经过三天就能传到脾,再经过五天传到胃,再经过三天传到肾,如果再经过三天还不能治愈,就会死亡。发生在冬季的,日落时死亡;发生在夏季的,早饭时死亡。

  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邪气首先侵入脾而发病的,经过一天就能传到胃,再经过二天传到肾,再经过三天传到脊背和膀胱,如果再经过十天还不能治愈,就会死亡。发生在冬季的,在人们刚入睡时(亥时)死亡;发生在夏季的,晚饭时死亡。

  病先发于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
  邪气首先侵入胃而发病的,经过五天就能传到肾,再经过三天传到脊背和膀胱,再经过五天向上传到心,如果再经过二天还不能治愈,就会死亡。发生于冬季的,半夜死亡;发生在夏季的,午后死亡。

  病先发于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邪气首先侵入肾而发病的,经过三天就会传到脊背和膀胱,再经过三天向上传到心,再经过三天传到小肠,如果再经过三天还不能治愈,就会死亡。发生在冬季的,天大亮时死亡;发生在夏季时,黄昏时死亡。

  病先发于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邪气首先侵入膀胱而发病的,经过五天就会传到肾,再经过一天传到小肠,再经过一天传到心,如果再经过二天还不能治愈,就会死亡。发生在冬季的,早晨鸡鸣时死亡;发生在夏季的,午后死亡。

  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间一脏及二、三、四脏者,乃可刺也。
  外邪侵入各脏腑发生的疾病,如果按照上述五行相克的规律传变,则都有特定的死亡时间,不能运用针刺方法治疗。如果间隔一脏,或者间隔二脏、三脏、四脏传变的,才能够运用针刺方法治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00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5/05/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卷五十二 灵枢·卫气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别本作:入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

  • 卷七十六 灵枢·卫气行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黄帝问岐伯说:我想听你谈一谈卫气在人体是如何运行的,什么时候出于体表,什么时候进入体内,又是在什么地方会合的呢?   岐伯曰:…

  • 卷七十三 灵枢·官能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正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黄帝对岐伯道:我听…

  • 卷十 灵枢·经脉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知的通假字)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  雷公向黄帝问道:《禁脉》篇曾说,针刺的道理,首先是经脉,…

  • 卷三十一 灵枢·肠胃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  黄帝问伯高道:我想要了解六腑如何输送谷物以及肠、胃的大小长短,能够容纳多少谷物,这些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

  • 卷六十五 灵枢·五音五味

      右徵与少徵,调右手太阳上。左商与左徵,调左手阳明上。少徵与大(别本作太)宫,调左手阳明上。右角与大(别本作太)角,调右手少阳下。大(别本作太)徵与少徵,调左手太阳上。众羽与少羽…

  • 卷十六 灵枢·营气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黄帝说:营气的道理,摄入谷物是最宝贵的。五谷入胃,经过…

  • 卷七十五 灵枢·刺节真邪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刺法有五节之分,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矇,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

  • 卷二十七 灵枢·周痹

      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徒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慉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

  • 卷七十八 灵枢·九针论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  黄帝说:我听先生你讲述的九针理论,内容真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但是我还有些问题不能领悟。请问九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