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人部·人尿

释名
溲、小便、轮回酒、还元汤。

气味
咸、寒、无毒。(入药以用童便为好)

主治
久嗽涕唾,肺痿,时发寒热,颊赤气急。用童便(去头尾少许)五合,浸泡破开的大粉甘草一寸,露一夜,去掉甘草,清晨一次服下。或加甘草末一钱同服亦可。一天服一剂。儿童须忌食五辛热物。
吐血、鼻血。用人悄少姜汁调交服一升。
绞肠沙痛。用童便饮即止。
休息痢。用杏仁去皮、面炒,研为末;另以猪肝一具,切片,洗净。在锅中放一层肝,一层杏仁,铺尽,加童便二升同煎干。放冷后任意取食。
跌打损伤。用童便加酒少许饮服。
痔疮肿痛。用热童便加矾三分服下。一天服二、三次,有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10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 介部·蜗螺

    释名螺蛳。烂壳名鬼眼睛。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黄疸、酒疸。用不螺蛳养去泥土。每天煮食饮汁,有效。黄疸吐血(病后,身、面皆黄,吐血很我,诸药不效)。用螺蛳十个,水漂去泥,捣烂,露…

  • 卷四十九 菜部·百合

    释名藩、强瞿、蒜脑薯。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两,加水二程式…

  • 卷十三 虫部·蚕

    释名自死乾名白僵蚕。 气味咸、辛、平、无毒。 主治小儿惊风。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炮为末。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甚效。风痰喘嗽,夜不能卧。用白僵蚕(炒过…

  • 卷一百二十七 草部·木贼

    气味(茎)甘、微苦、无毒。 主治目昏多泪。用木贼(去节)、苍术(淘米水泡过)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或加蜜做成丸子吞服亦可。急喉痹塞。用木贼在牛粪火上烧存性,每服一钱,…

  • 卷二十六 木部·骐竭

    释名血竭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白虎风(两膝热肿)。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新久脚气。用骐竭、乳香,等分为还想,取木瓜一个,挖一孔,放入药末,再用面包瓜,在…

  • 卷四十四 木部·肥筇荚

    气味(荚)辛、温、微毒。 主治肠风下血。用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研为末,加糊调成丸子,陈米汤送下。下痢噤口。用肥皂荚一枚,以盐填实,烧存性,研为末。取少许放入白米稀饭内吃下,有效…

  • 卷二百零三 草部·鬼臼

    释名九说、天说、鬼药、解毒、爵犀、马目毒公、害母草、羞天花、术律草、枸田草、独脚莲、独荷草、山荷叶、旱荷、八角盘、唐婆镜。 气味(根)辛、温、有毒。 主治子死腹中(胞破不生)。用鬼…

  • 卷十一 兽部·牛黄

    释名丑宝。 气味苦、平、有小毒。 主治初生胎热,或身体发黄。用牛黄中豆大一块,加蜜调成膏,乳汁化开,频频滴儿口中。小儿热惊。用牛黄如杏仁大一块,加竹沥、姜汁各一合,调匀与儿服。惊 …

  • 卷四十七 草部·前胡

    释名《唐韵》作湔胡。 气味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李明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

  • 卷三十 草部·玄参

    释名亦名黑参、玄台、重台、鹿肠、正马、逐马、馥草、野脂麻、鬼藏。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诸毒鼠瘘(颈部淋巴结核)。用玄参泡酒,每天饮食少许。年久瘰疬。用生玄参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