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兽部·狗宝

气味
甘、咸、平,有小毒。

主治
噎食病(数月不愈)。用狗宝研为末,每取一争,加威灵仙二两、盐二钱,共捣如泥,再加浆水一杯搅匀,去渣饮服。一天服二次。 不过三日可愈。愈后服补剂。
痈疽发背,壮热烦渴。用狗宝一两,腊月黑狗胆、腊月鲤鱼胆各一枚,蟾酥二钱,蜈蚣(炙)七条,硇砂、乳香、没药、轻粉、雄黄、乌金石一钱,粉霜三钱,麝香一分,共研为末,以人乳一合,黄蜡三钱,和各药熬膏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至三丸,用白丁香七枚研调,水送服。暖卧,汗出为工。三服见效。后吃白粥补身体。此方名“狗宝丸”。
反胃膈气。用硫磺、水银各一钱,同炒成金色,加狗宝末三钱、鸡蛋白一份,一起搅匀,纸封泥固煨半日,取出研细,每取五分,烧酒调服。不过三服,见效。

考释
狗宝为犬科动物犬胃、胆囊、肾脏及膀胱中的结石,可入药。狗宝多呈圆球状或椭圆球状,一般直径1一5厘米,表面呈灰白色或灰黑色,略有光泽,并有多个类圆形突起。质地坚重细腻,指甲一划可见划痕。断面为白色或牙白色,呈同心环状层纹,近中心部较疏松,但多不能分离,气微腥,味微苦,嚼之有粉性而无沙性感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15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十四 禽部·寒号虫

    释名独舂。屎名五灵脂。 气味(五灵脂)甘、温、无毒。 主治心腹痛及小肠疝气(包括妇女妊娠期间及产后心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症)。用五灵脂、蒲黄,等分研末,以醋二杯调末成膏,加水一碗,…

  • 卷一百七十七 草部·黄药子

    释名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项瘿。用黄药子一斤,洗净,锉细,泡酒一斗,每日早晚饮酒一杯。忌一切毒物,并须戒怒。咯血、吐血。用蒲黄、黄药子,等分为…

  • 卷九 菜部·菘

    释名白菜。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谓之白菜,其色表白也。 气味(茎、叶)甘、温、无毒。(子)甘、平、无毒。 主治(茎叶)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 卷十一 金部·钢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金疮,烦满热中,胸膈气塞,食不化。

  • 卷六 虫部·露蜂房

    释名蜂肠、蜂窠、百穿、紫金沙。 气味甘、平、有毒。 主治小儿 疾。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一天洗三、四次。手足风痹。用黄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个、或小者三、四个,烧成灰…

  • 卷十八 菜部·胡荽

    释名香荽、胡菜、 荽。 气味(根、叶)辛、温、微毒。(子)辛、酸、平、无毒。 主治痘疹不快。和胡荽二两,切碎,放入两碗酒中煎沸,盖严勿令漏气。待冷定后,去渣,含酒轻喷病孩颈背直至两…

  • 卷四十 虫部·蜚虻

    释名虻虫 气味苦、微寒、有毒。 主治蛇螫血出。取虻虫初食牛马血腹满者二十个,烧过,研为末,开水送服。因病去胎。用虻虫十个,炙过,研为末,酒送服,胎即下。跌坠瘀血。用虻虫二十个、牡丹…

  • 卷五十五 谷部·黎豆

    释名狸豆、虎豆、狗爪豆、八升豆 气味甘微苦,温,有小毒。 主治治脾胃虚寒、胃脘痛、风寒咳嗽。 附方狸豆野主,山人亦有种之者,三月下种生蔓,其叶如豇豆叶,但文理偏斜。六、七月开花成簇…

  • 卷六十八 木部·白棘

    释名棘刺、棘针、赤龙爪。花名刺原。 气味(白棘)辛、寒、无毒。 主治小便尿血。用白棘三升,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三次服。明脏虚冷,腹胁刺痛。用白棘一合(焙过)、槟榔二钱半,加水一…

  • 卷一百五十九 草部·蛇含

    释名蛇衔、威蛇、小龙牙、紫背龙牙。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产后泻痢用蛇含极一反,浓煎服下。刀伤出血。用蛇含草捣烂敷伤处。身面恶癣。用蛇含草加生矾研敷。蜈蚣、蝎伤用蛇含划揉碎敷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