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介部·玳瑁

气味
(甲)甘、寒、无毒。

主治
预解痘毒。用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匀,取半合温服。一天服三次。在痘疮流行时服此,病未发则内消,病已发则减轻。
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所致)。用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俣,加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
锓风目泪(乃心肾虚热所致)用生青工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送下。一天服一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19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七 果部·栗

    气味(实)咸、温、无毒。 主治腰脚无力。取风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猪肾煮粥,必渐转健。小儿干疮。生嚼栗子敷涂。小儿口疮。每日吃煮熟大栗,甚效。鼻血不止。用大栗七枚,刺破,连皮…

  • 卷七十八 木部·枸骨

    释名猫儿刺。 气味微基、凉、无毒。 主治木皮浸酒服,补腰脚令健,会圳烧灰淋汁或煎膏,涂白癜风。

  • 卷四十一 石部·曾青

    释名曾,音层。曾青,即层青。就是成为层状的空青。李时珍说:“曾青治目,义同空青”。 气味酸、小寒、无毒。 主治风热目疾(眼红或烂,怕太阳光,眼屎多,常流泪,或痒或痛)。用曾青四两,…

  • 卷一百四十五 草部·蜀羊泉

    释名羊泉、羊饴、漆姑草。 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黄疸。用蜀羊泉的把,捣汁和酒服,三、五次之后,即可见效。漆疮。用蜀羊泉捣烂涂搽。漆姑之名,由此而来。

  • 卷四十九 木部·罂子桐

    释名虎子桐、荏桐、油桐。 气味(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主治痈肿初起。用桐油灯,放入竹筒内,烟熏患处,出黄水即消。臁疮。用胡粉煅过,研细,调桐油作成膏,摊纸上贴患处。脚肚癞疮…

  • 卷十五 果部·柿

    气味烘柿:甘、寒、涩、无毒。白柿、柿霜:甘、平、涩、无毒。乌柿:甘、温、无毒。柿蒂:涩、平、无毒。 主治烘柿:肠风下血。用白柿烧灰,水送服二钱。小便血淋。有干柿三枚,烧存性,研为末…

  • 卷一百三十九 草部·葵

    释名亦名露葵、滑菜。 气味(苗)甘、寒、滑、无毒。 主治流行性斑疮(斑疮很快传遍全身,疮中有白浆)。煮葵菜叶,与蒜齑合吃,有效。瘘疮不合。先以温热的淘米水洗净患处,再用葵叶微火烘暖…

  • 卷七 菜部·芸薹

    释名寒菜、胡菜、薹菜、薹芥、油菜。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赤火丹毒。用芸薹叶捣烂敷涂。天火热疮(初起如痱,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用芸薹叶捣滠汁。调大黄、硭硝、生铁…

  • 卷四十五 谷部·青襄

    释名梦神,巨胜苗也,生中原山谷。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益气,补脑髓,坚筋骨。久服,耳目聪明,不饥不老增寿。主伤暑热,作汤沐头,去风润发滑皮肤,益血色。治崩中…

  • 卷十五 鳞部·水蛇

    释名公蛎蛇。 气味(肉)甘、大中型、寒、无毒。 主治消渴烦热。用活水蛇一条,肃去皮,炙黄为末,蜗牛五十个,水浸五日,取涎汁加蛇肉末、天花粉末,一起煎稠,再加麝香一分,和粟饭做成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