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七 草部·蜀漆

释名
蜀漆是常山的苗,功用是相同。

气味
辛、平、有毒。

主治
截疟:
截疟诸汤:用常山三两、浆水三升,泡一夜,煎取一升。发病前一次服完,能吐为好。又方:用常山一两秫米一百粒,加水六升,煮成三升,分三次服(先一夜、未发时、临发时各一次)。又方:常山(酒煮后晒干)、知母、贝母草果各一钱半,加水一杯,煎半熟,五更时热服。药渣泡酒,发病前取饮。
截疟诸酒:用常山一两,酒一升,泡二、三日后,分三次服完:清早一服,过一会再服,发病前第三次服。又方:治间日疟:常山一钱二分、大黄二钱半、炙甘草一钱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叫做“醇”,发病日蝗五更温服;原药再加水一碗,煎至五成,叫做“ ”,未发病之日温服。此方名“醇 汤”,甚验。又方:治久疟不止:常山一钱半、槟榔一钱、丁香五分、乌梅一个,酒一盏,泡药一夜,五更时饮下。一服便止,永不发病。
截疟诸丸:常山三两,研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在。瓦器内煮熟,取出晒干收存。每服二十丸,竹叶汤送上,五更一服,天明后一服,发病前一服,此方名“恒山丸”。数年不愈的疟疾,服两剂即愈;一月左右者,只须一剂。又方;常山捣成末,取三两,黄丹一两,加白蜜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病发前服三丸,过一会再服三丸,临归病时又服三丸,酒送下。此方名“丹砂丸”。又方:常山二两、黄丹半两、乌梅(连核瓦焙)一两,共研为末,加糯米粉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凉酒送下。先一夜一服,天明时一服,午后才进食,此方名“黄丹丸”。又方:用常山三两、知母一两、甘划昱两,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发病前服十丸,稍后服七丸,再后服五、六丸。又方:治一切疟,用常山四两,炒存性,草果二两,炒存性,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卧时服五十丸,冷酒送下。五更时再服一次。忌鹅羊热物。此方名“瞻仰丸”。又方:常山八两,酒浸后先蒸后焙,加要槟榔二两,生研末,拦糊作丸,如梧子大。如上方服法服丸子,此方名“胜金丸”。又方:常山、槟榔各一两,生研,加穿山甲的甲片(煨焦)一两半,共三工业区末。以糯米粉和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黄丹为衣。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服法同上此方名“二圣丸”。
牝疟(只寒不热)。用蜀漆(去母煅三日暗伤)龙骨各二钱,共研为末。每服半钱,临发病之昌早晨一服,发病前再一服,浆水调下。如系温疟(热多于寒)又加蜀漆一钱,此方名“蜀漆散”。
牡疟(只热不寒)。用蟓漆一钱半、甘草一钱、麻黄二钱、牡蛎粉二钱,先以水二杯,煎麻黄、蜀漆,去沫,再将其余各药倒入同煎至一杯,未发病前温服,得吐则疟止。
妊娠疟疾。用常山(酒蒸)、石膏(煅)各残,乌梅(炒)五分,甘草四分,加水一碗、酒一碗泡一夜,天明时温服。
小儿惊风暴死。用蜀漆(炒)二钱、牡蛎一钱二分,浆米煎服。吐出痰涎即愈。此方名“千金汤”。

附方
根据现代的临床实践,蜀漆的抗疟作有比常山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3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 火部·艾火

    主治艾火可灸治许多病。先点好麻油灯,取艾茎一条,沾油烧燃,在疮肿上方徐徐照射,有效。如治风湿痛,则取艾叶加少许硫磺,用纸包成捻子,沾油点燃,在患处照射。

  • 卷二百五十九 草部·水萍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伤寒。用紫背浮萍一钱、犀角悄半钱、钩藤钩几个,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以出汗为度。消渴。喝水甚多,用浮萍捣汁服。又方:用干浮萍、栝楼根,等分为末,加入…

  • 卷二十二 兽部·麝

    释名射父,香獐。 气味麝脐香:辛、温、无毒。 主治中风不省。用麝香二钱,研为末,加清油二两,和匀灌下,自苏。瓜果食积(脾胀气急)。用麝香一钱,生桂朱一两,加饭和成丸子,如绿豆大。大…

  • 卷六十二 石部·水精

    释名水晶。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熨目,除热泪。

  • 卷十 果部·木瓜

    释名茂 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项强筋急,不可转侧。用木瓜二个,取盖去瓤,填入温柔药二两、乳香二钱半,盖严,捆好,蒸烂,捣成膏。每用三钱,以生地黄汁半碗、酒二碗暖化温服。脚筋挛痛。…

  • 卷八十六 草部·蓬莪术

    释名莪述。 气味(根)苦、辛、温、无毒。 主治心腹冷 痛。用蓬莪期茂二两(醋煮)、木香一两(煨),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淡醋汤送下。妇女血气游走作痛及腰痛。用蓬莪茂、干漆各二两,共研…

  • 卷二百三十九 草部·通脱木

    释名通草、活夺、离南。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水肿癃闭,明目退退热,泻肺,利小便。

  • 卷六 菜部·葫

    释名大蒜、茆蒜、荤菜。今人谓葫为大蒜,蒜为小蒜,以其气类相似也。 气味(根)辛、温、有毒。久食损人目。 主治归五脏,散痈肿除风邪,杀毒气。下气,消谷,化肉。 附方肠毒下血。蒜连丸:…

  • 卷四十七 兽部·豺

    释名豺狗。 气味肉:酸,热,有毒。皮:热。 主治疗诸疳痢,腹中诸疮,煮汁饮。治小儿夜啼。

  • 卷一百七十三 草部·水蓼

    释名虞蓼、泽蓼。 气味(茎、叶)辛、无毒。 主治蛇咬伤。用水蓼茎、叶捣敷。脚气肿痛成疮。用水蓼汁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