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鳞部·鳢鱼

释名
蠡鱼、黑鳢、玄鳢、乌鳢、鲷鱼、文鱼

气味
(肉)甘、寒、无毒。

主治
水肿。用鳢鱼一斤重者煮汁,和冬瓜、葱白作汤吃。
下一切气。用大鳢鱼一尾,破腹填入胡椒末半两和在标瓣三颗。缝合后,同小豆一升煮熟,再放入萝卜三、一颗、葱一把(都切碎),煮熟,空腹吃饱,并喝下汤汁。到夜晚有恶气排出。隔五天再服药一次。
肠痔下血用鳢鱼切成细片,拌蒜泥吃睛。忌食冷、毒物。
一切风疮(包括顽癣疥癞)。用鳢鱼一尾,去肠肚,填入苍耳叶;另以苍耳放在钠底,上面放钱倒少量的水,慢火煨熟, 去掉皮骨淡食,勿入盐酱,疗效显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20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三十六 草部·杜衡

    释名亦名杜葵、马蹄香、土卤、土细辛。 气味(根)辛、温、无毒。主治治各病,与细辛相近,而力量较弱。李时珍说本品“功虽不及细辛,而亦能散风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风寒头痛发热。用杜…

  • 卷三十二 虫部·蛤蟆

    释名惊蟆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风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极效。瘰疬溃烂,用黑色蛤蟆一个,去肠,火焙,研为末,调油敷涂。头上软疖。用…

  • 卷三十八 菜部·蕨

    气味(萁、根)甘、寒、滑、无毒。 主治去暴热,利水道。用根烧灰油调,可治蛇虫伤。

  • 卷八 兽部·猕猴

    释名沐猴、胡孙、王孙、马留、狙。 气味肉:酸、平、无毒。 主治肉:治风劳、久疟、避瘴疫。屎: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用猴屎烧为末,和生蜜少许灌下)。 附方李时珍在《本草纳目》中的猕猴…

  • 卷十三 虫部·蚕

    释名自死乾名白僵蚕。 气味咸、辛、平、无毒。 主治小儿惊风。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炮为末。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甚效。风痰喘嗽,夜不能卧。用白僵蚕(炒过…

  • 卷一百二十九 草部·灯心草

    释名亦名虎须草、碧玉草。 气味(茎、根)甘、寒、无毒。 主治伤口流血。用灯心草嚼烂敷患处。鼻血不止。用灯心草一两为末,加丹砂一钱。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喉痹。用灯心草一把,瓦上烧存性…

  • 卷九十九 草部·薄荷

    释名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 、金钱薄荷 。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风热)。用薄荷 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噙含一丸。用白沙糖调丸亦可…

  • 卷二十三 水部·齑水

    释名此乃作黄齑菜水也。 气味酸,咸,无毒。 主治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药。 考释李时珍在该药集解项下曰:“此乃作黄齑菜水也。”考齑字,《辞源》释义为切碎后用盐腌制的咸…

  • 卷二 禽部·鹈鹕

    释名犁鹕、乌泽、逃河、淘鹅。 气味(脂油)咸、温、滑、无毒。 主治涂痈肿,治风痹,透经络,通耳聋。

  • 卷十 禽部·鸽

    释名鹁鸽、飞奴。 气味白鸽肉:咸、平、无毒。鸽屎:辛、温、微毒。 主治鸽屎:(左盘龙)带下排脓。用野鸽屎一两,炒至微焦。白术、麝香各一分,赤芍药、青木香各半两,延胡索(炒赤)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