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 木部·猪苓

释名
地乌桃。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伤寒口渴。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猪苓汤”。
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用猪苓五两,研为还想,每服一匙,熟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妊娠肿渴(郐、腹皆肿,小便不利)。治方同上。

附方
猪苓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猪苓菌的菌核,常寄生于枫树、柞树、桦树、椴树等的树干或根部。李时珍说“猪苓淡渗透.....利不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27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百三十八 草部·通草

    释名木通、附支、丁翁、万年藤,子名燕覆。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上能通心清肌、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通草根:可治项下瘿瘤。通草子:厚肠胃,令人能…

  • 卷五十 草部·独活

    释名亦名羌活、羌青、独摇草、护羌使者、胡王使者、长生草。李明珍说:“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入用微有不同,后人以为二物者,非矣。” 气味苦、甘、平、…

  • 卷五 介部·蟹

    释名螃蟹、郭索、横行介士、无肠公子。雌名:博带。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毒,治疟及黄疸,捣成膏兴疥疮、癣疮。捣出汁滴耳聋。

  • 卷三十四 虫部·蜣螂

    释名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 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小儿疳疾。用土裹蜣螂煨…

  • 卷五十一 兽部·鼫鼠

    释名硕鼠。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咽喉痹痛,一切热气,研末含咽,神效。

  • 卷二十七 谷部·蚕豆

    释名胡豆。 气味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快胃,和脏腑。

  • 卷十三 金部·锡

    释名又名白鑞、贺。 气味甘、寒、微毒。 主治恶毒风疮。 附方用锡器在粗石上磨水,取水服,可解砒霜毒。用铅、锡各二钱半,加结砂和蜈蚣二要,共研为末,卷入纸内成捻子,放入油中浸一夜。点…

  • 卷六 人部·秋石

    释名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精致的称为秋冰。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虚劳冷疾,小便频数,漏精白浊。制成的方剂有秋石还元丹、阴阳二炼丹、秋冰乳粉丸、直指秋石丸、秋石交感丹、秋石四精丸…

  • 卷十四 石部·银朱

    释名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

  • 卷十 木部·沉香

    释名沉水香、蜜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为栈香,不沉者为黄熟香。南越志言交洲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梵书名阿迦卢香。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风水毒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