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谷部·刀豆

释名
挟剑豆。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51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一百三十七 草部·大黄

    释名黄良、将军、火参、肤如。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吐血、鼻血(心气不足)。用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热服。下泻即验。伤寒痞满(心下满而不痛)。用大…

  • 卷一百七十九 草部·泽漆

    释名漆茎、猫儿眼睛草、绿叶绿花草、五凤草。 气味(茎、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咳嗽上气、脉沉。用泽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参、白前、生姜各五两,…

  • 卷二十六 水部·铜壶滴漏水

    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虞抟(生卒年为公元1438~1517年)曰:“性滑,上可至颠,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药。”据考,我国古代常用铜壶装水滴漏计时。这…

  • 卷一百二十五 草部·蓑荷

    释名亦名覆菹、 草、 苴、 苴、嘉草。 气味(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喉舌疮烂。用 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吐血、痔血。用 荷根一把,捣汁三升内服。月经不…

  • 卷四十三 谷部·烧酒

    释名火酒、阿剌吉酒。 气味辛、甘、大热、有大毒。 主治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有效。

  • 卷四十二 谷部·酒

    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五加皮酒:支闰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薏苡仁…

  • 卷二百四十九 草部·忍冬

    释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痔瘘。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晒干,加…

  • 卷一百二十一 草部·箬

    释名箬,音若。亦名辽叶。 气味(叶)甘、寒、无毒。 主治咽喉闭痛。用箬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喉部,有效。肺壅、流鼻血。用箬叶(烧灰)、白面各三钱,研匀,清水冲服二钱。月经不止。用…

  • 卷二十三 虫部·蜘蛛

    释名次蟗、蛛蝥 气味微寒、有小毒。 主治婴儿口噤,不能吮乳,用蜘蛛一枚,去足,炙焦,研为末,加猪乳一合,和匀,分三次慢慢灌服。极效。泄痢脱肛,用大蜘蛛一个,瓠叶两重,包扎定,烧存性…

  • 卷四十七 果部·盐麸子

    释名五倍、盐肤子、盐梅子、盐坏子、木盐、天盐、叛奴盐、酸桶。 气味(子)酸、咸、微寒、无毒。 主治生津、降火、化痰、润肺、滋肾,消毒、止痢、收汗,治风湿眼病。盐麸子的树白皮,以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