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神方·桃花丸

  治肠胃虚,下赤白脓,小儿脱肛,极效。

  干姜(炒,二两) 赤石脂( ,二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米饮下五十丸。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3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四十三 卷中·消渴

      此病由心肺气虚,多食生冷,冰脱肺气,或色欲过度,重伤于肾,致津不得上荣而成消渴。盖肾脉贯咽喉,系舌本,若肾水枯涸,不能上荣于口,令人多饮而小便反少,方书作热治之,损其肾元,误人…

  • 卷十六 神方·荜澄茄散

      治脾胃虚满,寒气上攻于心,心腹刺痛,两胁作胀,头昏,四肢困倦,吐逆发热,泄泻饱闷等证。   荜澄茄 高良姜 肉桂 丁香 浓朴(姜汁炒) 桔梗(去芦) 陈皮 三棱(炮,醋炒) 甘…

  • 卷二十二 卷下·气瘿

    若山居人,溪涧中,有姜理石,饮其水,令人生瘿瘤,服消风散。(当是消瘿散。)初者服姜附汤。若血瘿、血瘤则不可治,妄治害人。

  • 卷二十 卷中·喉痹

      此病由肺肾气虚,风寒客之,令人颐颔粗肿,咽喉闭塞,汤药不下,死在须臾者,急灌黄药子散,吐出恶涎而愈。此病轻者治肺,服姜附汤,灸天突穴五十壮亦好;重者服钟乳粉,灸关元穴,亦服姜附…

  • 卷三 神方·大丹

      此丹补肾气,驻颜色,活血脉,壮筋骨,轻步履,明耳目,延年益寿。治虚劳,发热,咳嗽,咯血,骨蒸盗汗,怔忡,惊悸,一切阴疽冷漏,小儿斑痘缩陷,水肿,臌胀,黄黑疸,一切虚羸大病,功同…

  • 卷六十九 卷中·肠癖下血

      此由饮食失节,或大醉大饱,致肠胃横解,久之冷积于大肠之间,致血不流通,随大便而出,病虽寻常,然有终身不愈者。庸医皆用凉药止血,故连绵不已。盖血愈止愈凝,非草木所能治也。正法∶先…

  • 卷十八 卷下·手颤病

      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盛则四肢实,实则四体轻便。若手足颤摇不能持物者,乃真元虚损也。常服金液丹五两,姜附汤自愈。若灸关元三百壮则病根永去矣。(手足颤摇,终身痼疾,若伤寒初起如是者…

  • 卷十三 卷下·眼病

      肝经壅热上攻,致目生昏翳,先服洗肝散数剂,后服拨云散,其翳自去。若老年人肾水枯涸,不能上荣于目,致双目昏花,渐至昏暗,变为黄色,名曰内障,服还睛丹,半月目热上攻,勿惧。此乃肾气…

  • 卷三 卷中·太阳见证

      太阳寒水,内属膀胱,故脉来浮紧,外证头疼发热,腰脊强,惟服平胃散,至六七日,出汗而愈。盖胃气不虚,传遍经络自愈也。仲景以为阳证,乃与凉药随经而解,反攻出他病,甚者变为阴证,六脉…

  • 卷十四 卷中·伤寒衄血

      凡鼻衄不过一二盏者,气欲和也,不汗而愈。若衄至升斗者,乃真气脱也,针关元入三寸,留二十呼,血立止;再灸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不然恐成虚劳中满。(当解、当清、当温、当补,审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