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果部·龙眼

释名
龙目、圆眼、益智、亚荔枝、荔枝奴、骊珠、燕卵、蜜脾、鲛泪、川弹子。

气味
(实)甘、平、无毒。

主治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用龙眼肉、酸枣仁(炒)、黄芪(炙)、白术(焙)、茯神各一两,木香半两、炙甘草二钱半,切细。各药配齐后,每服五钱,加姜三惩、枣一枚、水二盅煎成一盅,温服。此方名“归脾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39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 火部·针火

    释名亦名燔针、淬针、烧针、煨针。 主治火针,用的是钢针,是烧过的钢针。方法是:在灯盏里,放二十七茎灯草,注满麻油,把灯草点燃。然后把针不断沾油,不断持向灯火里去烧。要烧到通红才能用…

  • 卷八十二 草部·补骨脂

    释名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 气味(子)辛、大温、无毒。 主治元阳衰损(脚手沉重,夜多盗汗)。用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两(酒蒸),胡桃肉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二钱半…

  • 卷四十八 草部·白茅

    释名根名茹根、兰根、地筋。 气味(茅根)甘、寒、无毒。 主治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

  • 卷一百零九 草部·茵陈蒿

    气味(茎、叶)苦、平、微寒 、无毒。 主治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 浴即愈。疬疡风病(按:此…

  • 卷十九 金部·诸铜器

    释名铜钴母,一作钴母,熨斗也。 主治铜钴母主治折伤接骨,捣末研飞,和少酒服,不过二方寸匕。又盛灰火,熨脐腹冷痛。铜匙柄主治风眼赤烂,及风热赤眼翳膜,烧热烙之,频用妙。《大明本草》曰…

  • 卷四十二 木部·椿樗

    释名香者名椿,臭者名樗。山樗名栲、虎目树、大眼桐。 气味(白皮及根皮)苦、温、无毒。 主治小儿疳疾。用椿白皮晒干,取二两研末,另以粟米淘净,研成浓汁,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十岁小…

  • 卷八十四 草部·苘麻

    释名亦名白麻。 气味(果实)苦、平、无毒。 主治一切眼疾。和茼麻子一升,研为末,放入猪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细末。每服少量,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目生翳膜。用白麻子,去壳,放入猪…

  • 卷三十四 兽部·狮

    主治屎:服之,破宿血,杀百虫。

  • 卷十三 谷部·玉蜀黍

    释名玉高粱。 气味(米)甘、平、无毒。 主治(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 附方玉蜀黍,理在亦通称“玉米”,其花柱及柱头称为玉米须近年临床上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炎、…

  • 卷六十八 草部·蠡实

    释名亦名荔实、马蔺子、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豕首、三坚。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寒疝诸疾。用马蔺子一升,每日取一把,拌面煮食,食尽一升见效。喉痹。用蠡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