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五 木部·枸橘

释名
臭橘。

气味
(叶)辛、温、无毒。

主治
下痢脓血后重(同萆 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瘘,消肿导毒。

附方
近年亦用枸橘叶治反胃、呕吐、乳部结核等症。枸橘的果实,洗净、晒干,切成片,可治胃脘胀满,消化不良、便秘、乳部结核和疝气等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30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六十一 草部·蘼无

    释名亦名薇芜、蕲 、江蓠。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头中久风、风眩、泄泻、咳逆等。

  • 卷六十七 草部·牡丹

    释名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气味(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

  • 卷五十六 石部·蜜栗子

    集解蜜栗子生川、广、江、浙金坑中,状如蛇黄而有刺,上有金线缠之,色紫褐,亦无名异之类也。丹炉家采作五金匮药,制三黄。

  • 卷九十四 木部·桑上寄生

    释名寄屑、寓木、宛童、鸢。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膈气。用生桑寄生捣汁一碗服胎动腹痛。用桑寄生一两半、阿胶(炒)半两、艾叶半两,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去渣温服。去艾叶亦可。毒痢脓…

  • 卷四十四 兽部·貉

    释名貉与獾同穴处,故字从各。 气味肉:甘,温,无毒。 主治元脏虚劳及女子虚备。

  • 卷一百七十七 草部·黄药子

    释名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项瘿。用黄药子一斤,洗净,锉细,泡酒一斗,每日早晚饮酒一杯。忌一切毒物,并须戒怒。咯血、吐血。用蒲黄、黄药子,等分为…

  • 卷三十七 果部·椰子

    释名越王头、胥余。 气味椰子瓤:甘、平、无毒。椰子浆:甘、温、无毒。 主治椰子瓤:益气,治风。椰子浆:止消渴,治吐血水肿,去风热。

  • 卷二十二 水部·车辙中水

    释名辙,乃车行迹也。 气味甘、、平、寒、无毒。 主治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 考释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辙,乃车行迹也。”又曰:“主治疬疡风,五月五日取洗之,甚良。”…

  • 卷六十八 草部·蠡实

    释名亦名荔实、马蔺子、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豕首、三坚。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寒疝诸疾。用马蔺子一升,每日取一把,拌面煮食,食尽一升见效。喉痹。用蠡实一…

  • 卷二百三十五 草部·茜草

    释名茅搜、茹芦、地血、染绯草、血见悉、风车草、过山龙、牛蔓。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吐血。用茜根一两,捣成末。每服二钱,水煎,冷眼,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